人民網>>軍事

甲午戰爭前日本以“狡獪外交”運籌與俄英關系

杜富祥

2014年07月21日15:04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手機看新聞

資料圖:伊藤博文

國運的沉浮離不開外交的角力。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前夕,面對英俄在遠東對峙的復雜情勢,日本為實施其既定的侵略計劃,玩弄狡獪手段,極力周旋於英俄兩國之間。外務大臣陸奧宗光等人謊話連篇、左右逢源,費盡心機運籌日英俄三角關系,開展其預謀戰爭的“陸奧外交”。

借謊言穩住俄國

日俄間存在根本利益沖突,關系極為微妙。日本視俄國為最大假想敵,甚至有與之較量一番的沖動。然而,出於現實考量,日本選擇避強擊弱的策略,決定先將侵略矛頭指向中國,而對俄國採取“隱忍”態度,通過外交渠道穩住俄政府。

1894年6月,日本向朝鮮調兵遣將,俄政府對此深感不安。為掩藏真實企圖,日本外相陸奧宗光向俄駐日公使希特羅渥保証:日本派兵隻為保護在朝僑民以及日本公使館、領事館人員生命和財產安全。同時,陸奧宗光盡其誣蔑之能事,誘導俄外交人員將視線轉向中國。陸奧宗光宣稱,清軍不會滿足於對朝鮮暴動的鎮壓,而可能留駐朝鮮,控制朝鮮,因此日本要派兵監視清軍行動。

然而,隨著日本陸續增兵入朝,俄國憂慮之感有增無減,抱怨日本在做出重要決定時未預先通報俄方。對此,陸奧宗光挖空心思地轉移話題,將話鋒轉向中國。他向希特羅渥指出,清政府“背信棄義”,仍想維持對朝鮮的“宗主權”。他還言不由衷地表示,日本並不想佔有朝鮮,並准備隨時與清軍同時撤軍。希特羅渥信以為真,向國內匯報稱:即使沒有第三方面的調停,戰爭或者也可避免。於是,陸奧宗光憑借謊言在日本出兵朝鮮問題上暫時穩住了俄國。

6月底,鑒於日本一再拒絕與中國同時從朝鮮撤軍,俄國再度向日本施壓。為此,陸奧宗光和日本內閣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向俄外交人員“唱雙簧”。陸奧宗光堅稱朝鮮騷亂並未平息。伊藤博文則強調,日本旨在幫助朝鮮實際脫離中國而獨立,隻要朝鮮政府保証實施必要改革,清政府保証不再干涉朝鮮,日軍和清軍將同時撤離。此外,針對俄羅斯欲插足朝鮮的野心,日方投其所好,故意宣稱其目標旨在除去中國“宗主權”這一障礙。此招正中俄方下懷,俄方再度相信日方的彌天大謊。

在日本駐朝公使向朝鮮政府提出限期改革內政案之后,俄方對日本虛假的口頭承諾越來越懷疑,並向日本政府提出“任何讓與,如果違背獨立的朝鮮政府所簽訂的條約,均為無效”。陸奧宗光故技重施,繼續以謊言應付俄方的警告。陸奧宗光承諾“日本的要求並不違背朝鮮的獨立”。在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前夕,日本反復利用“朝鮮獨立牌”穩住了俄方。

打“俄國牌”,“將英國政府拉向我們一邊”

為維護英國在遠東地區的既得利益,英國對雄心勃勃的俄國一直格外警惕,可謂“談俄色變”。中日甲午戰爭之前,出於“防俄”的考慮,英國政府也曾盡力調停中日沖突,避免俄國南下,沖擊或挑戰英國的利益。但陸奧宗光利用打“俄國牌”的外交策略攪亂了英國的調停努力,並竭盡所能“將英國政府拉向我們一邊”。“將英國政府拉向我們一邊”反映了當時日本外交策略思想的基本觀點。實際上,日英俄三角關系並非等邊狀態,日俄存在根本利益沖突,關系相對疏遠。而日英有著共同的利益,關系相對接近。但日方認為,為發動侵略戰爭,日英關系接近還遠遠不夠,必須“將英國政府拉向我們一邊”。

6月13日,英外交大臣金伯利約見日駐英公使青木周藏,認為日軍久駐朝鮮易生糾葛。陸奧宗光透過青木回應稱:若無需駐兵,日本將立即撤軍,但目前尚未收到起義軍潰敗的確切消息。不久,紛至沓來的報告表明日本正積極備戰,陸奧宗光的謊言不攻自破。於是,金伯利通過駐日代理公使巴健特向日方提出“善意的”警告:日方固執己見的態度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后果,引起與清政府的激烈沖突,隻會讓俄國坐收漁人之利。陸奧宗光假惺惺回應稱:由於清政府拒絕日方建議,日方無法再做任何努力,但若清政府提出在“朝鮮獨立”的基礎上談判,並保証朝鮮政治安定,日本願意予以考慮。陸奧宗光的花言巧語果然奏效,英國政府反過來勸說清政府保持調和態度。

實際上,為使英國的遠東政策向日本傾斜,陸奧宗光採取釜底抽薪的策略,動作頻頻。一方面,針對英國政界的“恐俄心理”,極力渲染俄國的干涉勢頭。陸奧宗光看准了英方的“懼俄”心理,在“防俄”問題上大做文章。他指示青木周藏到英外交部勸誘,大肆渲染“阻止俄國人南犯”的問題,鼓吹隻有讓日本參加保護朝鮮,才能以軍事實力阻擋俄國的南犯。另一方面,利用“狡獪手段”爭取英國對日本的同情,甚至以賄賂之手法收買英國官員和媒體,以制造有利於日本的輿論氛圍。日本種種狡獪的行為促使英國輿論倒向日方,動搖了英政府調停中日沖突的決心。而對於英國爾后提出的中日在朝鮮劃區佔領的建議,日本政府卻找各種借口一拖再拖,不予回應。英國的遠東政策在一張張“謊言牌”的影響下最終向日本傾斜。

回顧陸奧宗光等人運籌日俄英關系的動作,我們不難發現,“陸奧外交”最大的特點就是“兩面三刀、欺哄蒙騙”。日本從外務大臣到駐外公使都是謊言家和陰謀家。他們以狡獪手段展開凌厲的外交攻勢,在日俄英三角關系中“應付自如”。當然,這種狡獪手段對我們當前的外交工作而言並不可取。但反觀中俄英三角關系,清王朝在外交政策上並沒有統一而周密的計劃,也未能從戰略的高度運籌大國外交關系,時而求英、時而求俄,搖擺不定、步履維艱,反而失去可以借重的外交支持。當然,我們也應清醒認識到,任何時候,指望外國或國際組織斡旋或充當裁判,主持公道,維護重大利益,是非常不現實的,隻有強國強軍才能有效維護自身利益,打擊侵略者的囂張氣焰。

分享到:
(責編:徐金玉(實習生)、閆嘉琪)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