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24小時滾動新聞

上門解難,打通最后一公裡

■覃海平 文方齊  向 勇

2014年07月26日04:01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上門解難,打通最后一公裡

機關干部將代購的火車票送到即將探家的戰士手中。姜雲峰攝

  “機關的服務越來越周到了!”7月初,陸軍第39集團軍某旅組織第二季度機關服務質量調查,問卷上,這樣的贊美之詞屢見不鮮。旅政委岳興國告訴記者,旅裡以“營具維修、器材發放、醫療巡診、心理咨詢、法律維權、親人來隊、服裝調號、批假購票、外訓保障、特困幫扶”等“十個上門”為抓手,通過靠前服務、對口服務、細致服務,努力打通服務基層服務官兵的“最后一公裡”,取得較好成效。

  3月底,通信連下士高天的父母來隊探親。正在該連定點幫帶的旅管理科科長黃宇得知后,不僅提前安排好了食宿,還專門協調車輛和小高一道去接站,令小高一家人感動不已。

  周到細致的服務源於一次調研。這個旅所屬部隊分散駐扎在多個營區,最近的營區距機關駐地開車得一個多小時,遠的坐火車、倒汽車得花一天時間。以往,一般性工作往往通過電話、傳真處理,機關面對面指導、服務較少。旅裡出台《領導機關服務基層公約》之后,基層到機關辦事有人接待管吃住,人好找了,事好辦了,然而機關在一次大范圍調研中卻發現,基層的滿意度仍然不高。

  三連連長伏欽修直言不諱:“被動式服務再好,畢竟離基層遠了些,建議機關多提供些靠前服務。”一名戰士在調查問卷上寫道:“批假程序繁瑣周期長,費盡周折還往往買不到票。”

  機關上門搞服務,基層少跑冤枉路。“十個上門”活動開展后,機關各部門整合力量,定期安排“流動服務車”下基層。五連上等兵劉鑫告訴記者:“雖然我們同機關相隔數十公裡,但經常看到‘機關服務隊’到營連為官兵解難,就仿佛跟機關同處一個大院。”

  “提高服務質量,僅靠上門還遠遠不夠。”岳政委提起了一件往事。

  去年,部分基層單位文化活動開展不活躍,宣傳科立刻送去了一批文體器材,可情況並沒有明顯好轉。原來,問題的主要原因“不在器材在人才”。於是,旅裡成立“戰士才藝培訓基地”,分期分批為基層培訓了近百名文體活動骨干,逐漸形成了營連有特色、班排有絕活的濃厚文化氛圍。

  岳政委告訴記者:“為基層服務,機關不能憑一廂情願,要看看官兵最需要啥,最盼著解決哪些問題,否則就會導致剃頭挑子一頭熱。”為解決好服務對口問題,在“十個上門”服務中,旅裡及時公示上門服務范疇,廣泛征求基層意見建議,力求把服務送到官兵心坎上。

  這個旅參加重大軍事演訓期間,9名官兵的妻子相繼分娩。旅黨委專門安排人員或走訪或慰問,送去組織關愛,向家屬通報官兵訓練情況表現並給每個官兵帶回一張“親子照”。當9名新爸爸看到孩子的照片時,不少人濕了眼眶。修理連上士霍家旭說:“領導機關把服務做得這麼細致周到,我們一定全力以赴完成好任務!”

(來源:解放軍報)

分享到: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