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從20世紀60年代末起,為滿足打擊恐怖主義的需要,在軍隊和警察系統中誕生了一種特殊的武裝力量——反恐特種部隊。幾十年來,他們表現英勇,完成了許多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談起反恐特種部隊,人們腦海中常常會浮現這樣的形象:一群超級勇士,他們身材高大威猛,頭戴黑色頭盔,手持特種武器,行動迅捷神勇,能完成各種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按隸屬關系,反恐特種部隊可分為兩類:一類是軍隊系統的反恐特種部隊,如美國“海豹”突擊隊、“三角洲”特種部隊、英國特別空勤團等﹔另一類隸屬於警察或准軍事系統(如武警),如德國邊防警察第九大隊、葡萄牙特種警察部隊等。
起源:
世界上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特種部隊誕生於二戰期間,與英軍敦刻爾克大撤退直接相關
二戰期間,英法聯軍在德國裝甲集群的突擊下損失慘重,大部隊被迫撤回英國本土。敦刻爾克大撤退使英國蒙受恥辱,民族自尊心受到極大傷害,首相丘吉爾痛下決心,決定放棄防御作戰的戰略思想,對德國發起全面反攻,以挽回敗局,重振民族自信。丘吉爾分析,德軍的下一個目標將是英國本土,要阻止德軍,英國應轉守為攻。但當時英軍腹背受敵,節節敗退,已無力反抗德軍的進攻,更無力越過英吉利海峽大舉反攻被德軍佔領的法國西部海岸。
面對困境,英軍達托萊·克拉克中校提出了一個大膽想法:組建少數小規模的精銳部隊,通過連續偷襲挪威北部港口城市納爾維克至法國比利牛斯山脈一線的德軍陣地,逐步消滅德軍的攻擊力量。丘吉爾最終批准了這一偷襲計劃。克拉克開始組建英國特種部隊。為保証質量,他從現有的陸軍和海軍中抽調具有作戰經驗的精干力量,於1940年6月組建了世界上第一支真正意義上的特種部隊——哥曼德。
轉型:
面對恐怖主義暴力犯罪的危害,許多國家把戰爭期間的特種部隊改建為專業反恐力量
1972年,第二十屆夏季奧運會在德國慕尼黑舉辦。恐怖組織“黑九月”的8名成員闖入奧運村,殺害了兩名以色列運動員,並劫持9名人質。在隨后的營救行動中,9名人質和1名警察不幸身亡。該事件震驚了世界。
繼續沿用傳統手段打擊恐怖主義新型暴力犯罪形式已力不從心。在此背景下,許多國家開始把戰爭期間主要用於執行突襲、破壞、情報搜集等任務的特種部隊改建成主要從事反恐工作的專業武裝力量。一些執法機構,如警察等,也開始建立特種部隊,執行如人質救援、排爆、防核防生化恐怖襲擊等反恐任務。從此,在國際風雲變幻的舞台上,經常可以看見一股特殊的武裝力量——反恐特種部隊。在恩德培被劫持的航班上,在倫敦被劫持的大使館中,在莫斯科被劫持的劇院中……都可以看見他們矯健的身影,他們是反恐戰術行動的尖刀力量。
現狀:
在打擊恐怖主義的斗爭中,一些國家的反恐部隊屢建奇功
英國
第二十二特別空勤團:
僅用17分鐘從被恐怖分子佔領的伊朗駐英國大使館成功解救人質,從此聲名大振
英國第二十二特別空勤團是一支專門從事特種作戰的精銳部隊,其前身創建於二戰期間,曾在北非戰場給德軍以重創,並在二戰后期投入對日作戰。其名稱幾經變更,1952年正式更名為第二十二特別空勤團,並沿用至今。該部隊隸屬於英國皇家陸軍,歸英國本土陸軍地面部隊司令部指揮。
第二十二特別空勤團在戰時執行敵后偵察、監視、滲透、埋伏、偷襲、破壞、強佔軍事要地等任務。20世紀70年代后,任務中逐漸加入了反恐內容。長期以來,英國備受恐怖組織“愛爾蘭共和軍”的襲擾,急需一支和平時期能擔負處置劫機、劫持人質、爆炸等恐怖事件的專業力量。新的國內形勢促使第二十二特別空勤團職能多樣化。
特別空勤團自成立以來,多次出色完成反恐任務。1977年5月,應荷蘭政府請求,協助荷蘭政府成功解救一輛被恐怖分子劫持的列車。同年10月,該部隊派出兩名專家協助德國邊防警察第九大隊成功實施了人質營救計劃,解救了被恐怖分子劫持到索馬裡摩加迪沙機場的人質。但真正讓特別空勤團聲名大振的,是從被恐怖分子佔領的伊朗駐英國大使館解救人質的行動。
1980年4月30日,6名恐怖分子佔領伊朗駐英國使館,劫持26名人質。時任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授權實施營救行動。特別空勤團迅速出動,從其駐扎的赫裡福德軍事基地趕赴倫敦。在經過周密的計劃和充分的模擬演練之后,50名特戰隊員兵分三路突入使館,消滅5名、活捉1名恐怖分子,除1名人質在事前被恐怖分子殺害、1名人質在最后的槍戰中喪生外,其余人質全部獲救。整個營救行動在17分鐘內結束。由於電視全程直播了救援過程,特別空勤團的高效專業和敏捷身手令人印象深刻。
美國
“三角洲”特種部隊:
被認為是世界上規模最大、裝備最齊全、資金最雄厚的特種部隊
美國擁有多支精銳反恐特種部隊:陸軍的“三角洲”特種部隊、海軍的“海豹”突擊隊、聯邦調查局的人質救援隊、法警局的特別行動小組、紐約警察局緊急勤務小組等。其中,“三角洲”被認為是世界上規模最大、裝備最齊全、資金最雄厚的特種部隊。
慕尼黑奧運會恐怖襲擊后不久,1973年,“黑九月”襲擊美國駐蘇丹大使館,大使克利·羅威爾及使館人員遭劫持,羅威爾大使最終慘死在恐怖分子的槍口之下。1976年至1977年又先后發生了舉世震驚的法航和德航客機被恐怖分子劫持事件。為應對恐怖主義威脅,時任美國總統吉米·卡特下令組建一支反恐特種部隊,上校查爾斯·貝克韋斯受命承擔組建工作。1978年,“三角洲”部隊正式成立。
由於貝克韋斯曾在馬來西亞擔任美軍與英國第二十二特別空勤團聯絡員,深受英國特種作戰理論與方法的影響。他仿效英國第二十二特別空勤團的做法,親自擬定“三角洲”特種部隊遴選、訓練、管理等辦法。特戰隊員必須經過特殊訓練,並接受非常苛刻的心理素質測試。他們上的第一課就是觀看1972年慕尼黑恐怖事件的錄像片,從中吸取教訓,懂得特戰隊員的真正使命。
1985年,該部隊協助美國聯邦調查局抓獲了參與劫持美國環球航空公司客機的恐怖分子﹔1991年,參加打擊伊拉克的“沙漠風暴”行動﹔2001年“9·11”事件后,參與搜捕本·拉登及“基地”組織成員的任務。在執行這一系列特種作戰任務中,“三角洲”特種部隊高素質、高科技裝備、強大作戰能力和高機動性等特點給人們留下深刻印象。
俄羅斯
“阿爾法”特種部隊:
隸屬克格勃,屢建奇功,曾不費一槍一彈成功解救30多名人質
20世紀70年代初,國際恐怖主義日益猖獗,並向蘇聯蔓延。1973年,一架客機在蘇聯伏努科沃機場被4名恐怖分子劫持,機上旅客全部被扣為人質。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內務部雖然成功營救出了人質,但該事件給蘇聯巨大震動。由於蘇聯正積極准備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為防止極端事件並打擊國內恐怖主義,1974年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尤裡·安德羅波夫簽署一項絕密命令,決定在克格勃系統內部組建一支專門用來執行特種任務的部隊,“阿爾法”部隊應運而生。
1979年7月28日,一名恐怖分子潛入駐莫斯科的美國大使館,要求迅速提供一架飛機以飛往國外,否則將引爆事先放置的炸彈。“阿爾法”部隊指揮官扎伊採夫奉命談判無果,狙擊手迅速出擊,最終恐怖分子雖引爆了炸彈,但沒有傷及無辜。“阿爾法”部隊經此一役,小試牛刀。在此后的一系列反恐行動中,“阿爾法”部隊屢建奇功。1988年在奧爾忠尼啟則市,4名恐怖分子劫持一名教師和31名學生。“阿爾法”隊員最終不發一顆子彈就成功解救了所有人質,4名恐怖分子全部落網。在兩次車臣戰爭中,針對實施爆炸、劫持人質、搞暗殺的恐怖分子,“阿爾法”部隊再現鋒芒,多次漂亮完成艱巨任務。
德國
邊防警察第九大隊:
首戰即遠距離奔襲索馬裡摩加迪沙機場被劫客機,成功解救人質
20世紀60年代末,以巴德爾、邁因霍夫等恐怖分子為骨干的恐怖組織“巴德爾—邁因霍夫幫”在聯邦德國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活動。他們的襲擊目標主要為軍隊、政府和商界要人以及軍事設施等。受害者中不少是當時聯邦德國政商界要人。加上慕尼黑奧運會恐怖襲擊事件,德國決定成立反恐特種部隊。1973年,德國邊防警察第九大隊正式成立,在組織上隸屬內務部,主要應對國內發生的恐怖事件,不允許參與警察職責范圍之外的軍事行動。
1977年,“巴德爾—邁因霍夫幫”劫持了聯邦德國工業聯合會主席施萊耶,並在科隆大街槍殺其4名保鏢,要求政府釋放被關押的巴德爾及其同伙。為了增加討價還價的籌碼,1977年10月,恐怖分子在地中海上空又劫持了漢莎航空公司LH181次航班。聯邦德國政府決定武力解救人質。通過外交途徑,首先取得索馬裡政府的諒解,得到了向停留在摩加迪沙機場的被劫客機使用武力的許可。邊防警察第九大隊60名隊員受命奔襲摩加迪沙,擊斃3名、重傷1名劫機犯,人質中除機長被殺害外,其余人全部獲救。獄中的恐怖分子聽說營救行動失敗,一個個絕望至極。
摩加迪沙營救行動是邊防警察第九大隊的首次實戰,它不僅為之贏得了榮譽,也為德國贏得了戰后首次國際贊譽。它使人們堅信:對恐怖分子不能手軟,對恐怖主義採取任何綏靖政策最終隻會縱容其發展。在邊防警察第九大隊的有效打擊下,瘋狂一時的“巴德爾—邁因霍夫幫”最終瓦解。
法國
國家憲兵干預隊:
隊員執行任務時總是一身黑衣,在馬賽營救被劫持的法航航班行動堪稱經典
1973年,沙特阿拉伯駐法國大使在法國遭遇恐怖襲擊。與此同時,法國本土的恐怖組織“直接行動”“柯西嘉民族解放陣線”等十分活躍,與德國、比利時等國的恐怖組織聯手制造恐怖襲擊。法國開始著手建立專業反恐特種部隊。1974年,法國國家憲兵干預隊正式成立。由於他們在執行任務時總是一身黑衣,所以人們稱其隊員為“黑衣人”。國家憲兵干預隊直接受法國國防部領導,目前共有80多名隊員,其中軍官4名,編為4個突擊分隊。
自成立以來,法國國家憲兵干預隊共執行任務600余次,解救人質450名,逮捕了550名恐怖分子。特別是1994年在馬賽營救被劫持的法航8969次航班行動堪稱經典。
1994年12月24日,阿爾及利亞首都國際機場,4名恐怖分子偽裝成工作人員,強行登上即將起飛的法航8969次航班,劫持了載有227名乘客的航班。阿爾及利亞政府在與恐怖分子談判無效的情況下,隻好答應恐怖分子允許被劫持航班飛往法國馬賽。在馬賽機場,劫機者拒不釋放人質,並要求給飛機加油,准備飛往巴黎。國家憲兵干預隊20名隊員在夜色中分三路突襲航班,擊斃4名恐怖分子,成功解救全部乘客和機組人員。事后,法國總理巴拉迪爾說,法國將毫不留情地同恐怖主義做斗爭,決不屈服於訛詐。
以色列
總參謀部偵察大隊:
恩德培機場營救人質行動震驚世界,被譽為“近代史上最勇敢的行動”
以色列總參謀部偵察大隊成立於1957年,初衷並不是反恐,而是戰術偵察和情報搜集。過去,以色列軍方主要依靠外部人員獲取阿拉伯鄰國情報,可靠性和時效性較差。要通過自己的力量獲得可靠、及時的情報,就必須有自己的專業隊伍。以色列軍方資深情報官員阿瓦拉罕·阿南少校按照英國特別空勤團的模式組建起了這支隊伍。
這支隊伍自成立以來參與了許多重大活動,但關於它的信息都是機密。不過,僅從有限的公開報道中就可以看出其輝煌的反恐戰績。1972年6月21日,該大隊實施“籃筐行動”,劫持了5名敘利亞總參謀部軍官﹔1973年實施“青春之泉行動”,全面追殺當年制造慕尼黑奧運會慘案的“黑九月”成員,給“黑九月”以致命打擊。
讓這支隊伍威名遠播的事件,是1976年6月千裡奔襲烏干達恩德培機場營救人質的突擊行動。當時,一架法航客機在雅典被恐怖分子劫持,飛到恩德培機場。機上乘客中有105名以色列人。恐怖分子要求以色列把關押的53名同伙送到烏干達交換。總參謀部偵察大隊隊員以及以色列另外一支反恐勁旅“101突擊部隊”共280人,分乘4架“C—130大力神”運輸機秘密起飛,7小時后到達恩德培機場。突擊隊員按預定方案扑向目標,10分鐘佔領候機大樓,20分鐘解救人質,12分鐘返回飛機,整個營救過程,隻用了短短53分鐘。6名劫機者被擊斃,103名人質中,僅3人死亡,參戰部隊中隻有以色列部隊地面指揮官內塔尼亞胡中校犧牲。
恩德培行動震驚全世界,許多政要對此做出評論。新西蘭總理說:“這是近代史上最勇敢的行動。”德國總理施密特說:“在短短的幾十分鐘內,連歷史也屏息不動了。”烏干達總統阿明雖然對以色列軍隊入侵領空、打死烏干達士兵、炸毀烏干達戰機的行為十分憤慨,但是,他在向以色列方面表達譴責之后,也不禁贊嘆說:“作為一名職業軍人,我認為襲擊非常成功!以色列特種部隊是好樣的!”
(本文作者分別為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反恐怖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和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博士后研究人員)
圖片說明:
圖①:2012年9月,德國邊防警察第九大隊在德國波恩演練,迎接成立40周年。
圖②:俄羅斯“阿爾法”特種部隊的一位士兵在車裡雅賓斯克進行野外訓練。
圖③:2009年6月,美國“海豹”突擊隊新兵正在加利福尼亞州聖克萊門特島進行登陸訓練。
圖④:2010年4月,美國“海豹”突擊隊在聖迭戈進行力量訓練。
圖⑤:2009年10月,法國國家憲兵干預隊在巴黎進行反恐怖主義襲擊和劫持人質救援演習。
本版照片均來自人民視覺
版式設計:劉慧
《 人民日報 》( 2014年07月31日 23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