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抗日漫畫宣傳隊的烽火歲月

2014年08月08日16:23    來源:東方早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抗日漫畫宣傳隊的烽火歲月

  1937年抗戰開始后,有一支由上海漫畫家組成的抗日漫畫宣傳隊,從城市到鄉村,從沿海到內地,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可以說“抗日的炮聲到哪裡……抗日漫畫就出現在哪裡”。漫宣隊的獻詞中有:“抗日救亡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工作……我們是漫畫筆者,所以表現的,就是色彩和線條,請諸位來看我們的畫,就是我們工作的具體表現。”

  廖冰兄《他又佔領一塊地方了》

  葉淺予設計的《抗戰漫畫》封面

  梁白波《站在日軍前面的巨人——游擊隊》

  在偉大的浴血抗戰的烽火中,有一支由上海漫畫家組成的抗日漫畫宣傳隊作出了卓越的功績,回顧中國抗日戰爭史和中國現代美術史時,應當記得這一切。

  上海是中國近現代漫畫藝術的發祥地,雲集有眾多漫畫家。早在1937年“七七”爆發中華全民族抗日戰爭之前,上海的漫畫家已經以漫畫為武器,揭露日本軍國主義陰謀吞並中國的種種侵略罪惡。

  (一)

  創刊於1934年1月的上海《時代漫畫》月刊,就經常發表宣傳抗日、揭露日寇罪行的漫畫。例如《時代漫畫》第十四期封面漫畫《魔爪》(特偉作),就是揭露各帝國主義列強之間,日本軍國主義者侵略中國的欲望最強烈,呈現青面獠牙的獸性,魔爪已伸到中國的疆土上。類似這樣揭露日本侵略野心、主題鮮明的漫畫,在《時代漫畫》上先后刊載不少。

  舉辦第一屆全國漫畫展之后,於1937年春,在上海成立了全國性的“中華全國漫畫作家協會”,首批會員為入選第一屆全國漫畫展作品的作者,會址設於《時代漫畫》社,即靜安寺路(今南京西路)青海路口的同和裡,后遷北京路顧家弄78號。接著在廣州、西安、溫州、蘭溪、香港等地成立分會。此時,上海實際上成為全國漫畫創作活動的領導中心。

  抗戰爆發,上海漫畫界迅速於1937年8月14日成立“上海漫畫界救亡協會”,開展配合抗日戰爭的漫畫創作宣傳活動。

  首先於同年9月20日創刊《救亡漫畫》五日刊。該刊編委會由21名漫畫家組成:王敦慶、魯少飛、華君武、丁聰、萬籟鳴、江敉、朱金樓、江棟良、王彥存、馬夢塵、張嚴、汪子美、沈振黃、陳浩雄、宣相權、黃堯、黃嘉音、董天野、童漪珊、魯夫、蔡若虹。負責編輯工作是王敦慶(實際上是主編),發行人為魯少飛。后來,“上海市各界抗敵后援會”也成為《救亡漫畫》的主辦單位之一,編委進行充實,增補葉淺予、張樂平、胡考、特偉、陶今也、張仃、陸志庠、廖冰兄、丁深、紀業候、沈逸千、麥綠之、張文元、張光宇、張英超、陳煙橋、陳孝祚、陳涓隱、林禽、高龍生、黃苗子、黃復生等23人,共有編委44人,把當時上海有創作實力的漫畫家幾乎都囊括在內,這樣可使刊物稿源不斷,保持刊物抗日救亡內容充實和具戰斗性。

  《救亡漫畫》由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七君子”之一章乃器題寫刊名。《救亡漫畫》五日刊,每期四大開,編發大小漫畫作品50幅左右,並有少量文章和報道。漫畫家在這裡集中力量發動了抗日救亡的第一個漫畫戰役。正如王敦慶在《救亡漫畫》創刊號上發表的《漫畫戰——代發刊詞》所說:“自盧溝橋抗戰一起,中國的漫畫作家就組織‘漫畫界救亡協會’,以期統一戰線,准備與日寇作一回殊死的漫畫戰。……《救亡漫畫》的誕生,卻是我們主力的漫畫戰的發動,因為上海是中國漫畫藝術的策源地,而這小小的五日刊又是留學上海的漫畫斗士的營壘,還不說全國幾百個漫畫同志今后的增援,以爭取抗日救亡最后勝利。”

  蔡若虹所作的《救亡漫畫》創刊號封面漫畫《全民抗戰的巨浪》,表現中華民族團結一致形成奮起抗戰無可阻擋的巨大浪潮,預示日本侵略者必將被中華民族的抗戰巨浪所淹沒。作品有著強烈的激勵抗日斗志、樹立必勝信心的鼓動性。葉淺予作的刊於1937年10月20日《救亡漫畫》封面的諷刺漫畫《日本近衛首相剖腹之期不遠矣!》表現日本近衛首相(兼國防部長)深感入侵中國之后進退兩難而想用刀剖腹自殺的情景,也預示日本軍國主義者逃不出必然滅亡的歷史命運。

  張樂平在《救亡漫畫》上發表了較多的抗日救亡漫畫,顯示出一名抗戰漫畫勇將的風范。他的《不願做奴隸的同胞都起來了!》用遒勁圓潤的線條和寫實又適當夸張的人物造型,凸現出抗日軍民同仇敵愾,或舉鋼槍,或舉拳頭,振臂高呼,誓與日寇決一死戰的形象,鮮明地表達了中華民族強烈的抗日斗志。而《一顆子彈必須打死一個敵人》一畫,則又以流暢的線條和簡約的人物造型,從正面表現抗日軍隊已投入前線近距離消滅敵人的戰斗,並且作品提出了要節約子彈、一顆子彈必須打死一個敵人的要求,使作品更有深意內涵。《將來我們所看得見的結果》一畫,又以粗獷有力的筆觸,預言中華民族的全民抗戰,必將以正義之劍插入日本侵略者的胸膛,取得勝利而告慰世界。

  《救亡漫畫》還發表了不少報道抗日新聞的漫畫。例如創刊號上發表一組題為《抗敵熱情在陝北延安》的漫畫,生動地報道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陝北解放軍民積極投入抗戰的情景。

  總之,《救亡漫畫》五日刊是上海漫畫界救亡協會發動抗日漫畫戰第一戰役的一份歷史記錄和戰報。

  上海漫畫界救亡協會在創刊《救亡漫畫》發動抗日漫畫第一戰役的同時,為更深入廣泛地發動抗日漫畫第二戰役,而組建了抗日漫畫宣傳隊,全稱是“上海市各界抗敵后援會宣傳委員會、漫畫界救亡協會漫畫宣傳隊第一隊”,葉淺予為領隊,張樂平為副領隊,隊員有胡考、特偉、梁白波、席與群、陶今也,共7人。8月31日,漫宣隊在上海鐵路西站(今凱旋路長寧路口)登上列車出發,奔向各地,前后歷經五年,開展抗日漫畫戰的持久戰,在中國漫畫史上寫下了永遠為后人傳頌的功績。

  原計劃要建立抗日漫畫宣傳隊第二隊和第三隊,但因缺少人手而未能實現計劃,所以原來的“漫畫宣傳隊一隊”之稱,后來不再稱“一隊”,則習稱“抗日漫畫宣傳隊”。

  抗日漫畫宣傳隊隸屬於國共兩黨第二次合作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領導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穿軍裝亦可穿便服,葉淺予和張樂平正副領隊可穿校級軍官軍裝並由政治部三廳撥發活動經費和生活津貼。

  抗日漫畫宣傳隊第一個工作點是當時的首都南京。

  漫宣隊抵達南京,早先已在南京的張仃、陸志庠立即加入漫宣隊,從而增強了漫宣隊力量。漫宣隊員們居住在葉淺予曾經在南京購置的,一度與梁白波私密同居的國府路廊東街德鄰村2號,屋內設備簡陋,隻有一隻床鋪,於是大家隻好打地鋪艱苦就宿。而卷起鋪蓋,架起門板,連同簡單桌椅板凳,便是漫宣隊的工作場所。吃飯問題則在附近的小飯店包飯解決。大家緊張的工作間歇,不免與同在的葉淺予和女漫畫家梁白波打趣問他倆當年私密同居的艷史,他倆支支吾吾作敷衍,於是大家樂開了。隊員們經過日夜奮戰,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創作出了兩百余幅宣傳抗日的漫畫和宣傳畫,辦起了一個大型的“抗敵漫畫展覽會”(展品都是畫在布上,以便流動展覽),在南京市區大華電影院展出。抗敵漫畫展的《獻詞》即序言寫道:

  抗日救亡是一種至高無上的工作,也是每一個國民的天職。為了爭取國家民族的獨立和永存,為了保持東方古國數千年以來的正義和庄嚴,我們義無反顧地忍受著一切的艱難辛苦而工作,以喚起全國人民,激發一切救亡力量。我們是漫畫筆者,所以表現的,就是色彩和線條,請諸位來看我們的畫,就是我們工作的具體表現。

  《獻詞》朴實,發自漫畫家們以抗日救亡為天職的熾熱的愛國之心,感動著參觀抗敵漫畫展的每一位觀眾。

  抗敵漫畫展在南京大華影院開幕后,觀眾每天達二萬余人。盡管日本侵略軍的飛機不時空襲南京市,觀眾依然不顧危險地前往參觀,因為每一幅畫都代言了觀眾對日本侵略者的憤恨心情,也抒發了觀眾們抗日救亡到底的意願,而吸引著觀眾。畫展中有一幅漫畫作品,畫著一位臉上淌著血的嬰兒,斜倚著剛被日寇飛機炸死的母親的胸脯,小嘴還含著母親的奶頭,而震撼著每一位觀眾的心靈。這個抗敵漫畫展在大華影院展出后,又移至南京夫子廟和永利寧化工廠展覽,同樣強烈地感染著觀眾們。與此同時,漫宣隊積極為南京向報刊提供抗日漫畫,還為南京的一些街區繪制抗日宣傳路牌,以及為對敵宣傳部門繪制日文的傳單畫,還用漫畫宣傳車形式,配合抗敵演劇隊在南京街頭宣傳。

  (二)

  迫於戰爭形勢,抗日漫宣隊奉命於南京淪陷前撤離南京,於1937年11月21日抵達漢口。先駐在漢口的大和街,后搬到武昌水落街的武昌藝術專科學校,旋又遷到武昌的華林文化大學附近的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第三廳所在地,以此作為生活和工作場所。此時,已在武漢的廖冰兄、陶謀基、周令釗、黃茅、葉岡、麥非、宣文杰加入了漫宣隊,從而又壯大了漫宣隊的力量。

  抗日漫宣隊在武漢期間,開展了大量的抗日漫畫創作和宣傳工作。

  首先,把從南京攜來的“抗敵漫畫展覽會”的二百余幅作品,布置在武漢中山公園展出。

  配合政治部第三廳美術科工作的倪貽德、李可染、傅抱石、王式廓、丁正獻、王琦等繪制了大量的抗日宣傳畫,同時為在武漢舉行的“七七陣亡將士紀念碑”奠基典禮布置會場,繪制了不少號召抗日軍民繼承抗日陣亡將士遺志、把抗日戰爭進行到底的宣傳畫。還在武漢重要街區繪制了巨幅牆頭抗日宣傳畫,尤其是組織了三十多位畫家,以一個多月時間,在武昌的黃鶴樓頭繪制題為《抗戰到底》的巨型抗日壁畫,高三丈余,寬約十丈,表現中華民族抗日總動員后,“前方作戰”和“后方支援”的場景,畫面以數百人形象所呈現的中華民族軍民合作,抗戰到底的磅礡氣勢,有著強烈的感染力。此畫完成於1938年9月。此外,他們為武漢舉行抗日火炬大游行宣傳牌《總動員》、《還有誰沒有加進隊伍?》、《保衛家鄉》、《殺敵》、《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再上前線》、《打回老家去!》等。游行者高舉這些抗日宣傳牌,氣勢壯觀,鼓動性很強。

  抗日漫宣隊配合政治部第三廳對敵宣傳科,繪制印刷了對敵宣傳的大量宣傳品(包括漫畫與文字相結合傳單、標語和特殊設計的勸敵投降的彩色“勇行証”等,其中魯少飛設計創作的《向日軍招降的漫畫傳單》是典型的一種),並及時將這些宣傳品散發到敵軍中去,起到了瓦解敵軍的作用。1938年5月19日夜,中國空軍駕駛多架飛機從武漢起飛前往日本,飛經九州島的佐世保、佐賀、久留米、福岡、九州、熊本等地,散發了二百萬份傳單。傳單中有郭沫若編寫、日本作家鹿地亙翻譯成日文的《告日本工人書》、《告日本農民大眾書》、《告日本商者書》,日本反戰同盟寫的《反戰同盟告日本士兵書》等,還有就是由抗日漫畫宣傳隊提供的大量對日本民眾宣傳的漫畫傳單。

  1938年1月1日創刊了抗日漫畫宣傳隊隊刊《抗戰漫畫》半月刊,由漢口的上海圖書雜志公司發行,至6月16日在武漢共出十二期(后於1940年5月15日在重慶復刊,改為月刊,又出三期,仍以抗日漫畫宣傳隊名義出版)。從《抗戰漫畫》第一期發刊詞《〈救亡漫畫〉的第二個生命》一文標明,《抗戰漫畫》半月刊是原先上海漫畫界救亡協會會刊《救亡漫畫》五日刊的繼續,也就是說,抗日漫畫宣傳隊由上海漫畫界救亡協會組建,而《抗戰漫畫》半月刊又是上海漫畫界救亡協會《救亡漫畫》五日刊的延伸,顯示了這層歷史脈絡關系。這份作為“《救亡漫畫》的第二個生命”的刊物,成為當時全國抗日漫畫家相互聯系的中心,也是他們共同作戰的漫畫陣地。每期刊物設有“漫畫界消息”、“編輯室談話”、“工作通信”等欄目,報道全國各地漫畫家的抗日活動。同時,刊物除發表漫宣隊成員的漫畫作品外,也刊載全國各抗日漫畫家自行投稿漫畫作品。

  《抗戰漫畫》第一期封面,由漫宣隊領隊葉淺予設計。畫面以圖案化的特寫藝術手法,塑造一位頭戴鋼盔,肩負鋼槍,嚴陣以待,隨時准備上前線殺敵的威武戰士。實際上寓意抗日漫畫家也是抗日戰士,必須以堅定意志抗戰到底。

  廖冰兄為《抗日漫畫》第十二期作的封面漫畫《他又佔領了一塊地方了》,則暴露日本侵略軍每佔領一塊中華國土,是要付出無數日軍喪殘的沉重代價的。實際上警告日軍,若瘋狂不悟愚蠢侵略下去,必遭慘敗。

  作為漫畫隊副領隊的張樂平,在《抗戰漫畫》上發表了數十幅漫畫作品。連續的《抗戰漫畫》作了四期封面畫。《惟有軍民合作,才能消滅敵人》一畫,首先號召抗日軍民團結合作,以有力消滅敵人。他所創造的“三毛”藝術形象也賦予了抗日主題。在《抗戰漫畫》刊出的《三毛的大刀》,描繪三毛報名參軍時因年歲小、個子矮而被拒絕,於是他揮起大刀,砍倒兩棵大樹,喊道:“我不信東洋鬼子的頸子比樹干還硬。”表現了三毛決心參軍要去前線殺敵的英勇氣概,十分感人。另一幅刊出的漫畫《幻想中的無敵空軍》是一幅精心構思的,富有創意的作品。畫面上呈現五架編隊飛行的六發動機、多功能的巨型中國空軍飛機在執行軍事任務,所到之處都能把日本侵略軍打敗。作品借助想象,抒發了畫家企盼早日打敗日本侵略軍的迫切心願,是一幅令人感動的作品。據葉風在《散點碎墨》一書中回憶:“張樂平是漫畫宣傳隊的副領隊,是隊中造型第一高手。他畫的人物經得起解剖,所以隊中有大畫制作,第一起稿人總是他。”據漫畫隊其他隊員回憶,從南京到武漢,一些街區的大型抗日宣傳畫,特別是武昌黃鶴樓的巨型抗日壁畫,其中的人物塑造和構圖起稿,張樂平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見,張樂平在漫宣隊中威信很高,是大家公認的有著很高藝術素養的漫畫家。

  胡考在《抗戰漫畫》第五期上刊出一組《抗戰歌謠》漫畫,共八幅。畫家是兼長小說創作的文學家,在此借鑒民間歌謠形式,自編歌謠,以單線白描和黑白塊面相對比的形式繪制出富裝飾性的畫面,描繪了前方和后方抗戰軍民可敬又可愛可親的生活,是一組很有特色的作品。該組歌謠漫畫,當時曾被許多抗日民眾復制放大張貼街頭。

  漫宣隊中的女漫畫家,才華出挑,又是葉淺予情人的梁白波,一直為大家所關注。她在《抗戰漫畫》上發表了許多風格獨特、從女畫家視角表現抗日的漫畫作品。例如《到軍隊的廚房裡去》,表現愛國女士們到軍隊的廚房裡,為抗戰將士們烹煮出美味可口的飯菜,使將士們增強斗志。其他《婦女參戰》、《跑出廚房,走出閨房,去負殺敵的重任》等一系列表現愛國女性投入抗日戰爭的漫畫,都是具有藝術魅力而使人感動。梁白波的漫畫,藝術表現手法,或以圓潤柔和的白描筆法,或用黑白對比強烈的粗線和塊面,構圖則講求飽滿和裝飾情趣,風格清新明快為特色。尤其是她的《站在日軍前面的巨人——游擊隊》一畫,成為當時的一幅名畫。作品描繪了頂天立地,站在侵略者面前的游擊隊員,代表中華民族與日寇決一死戰的那種氣勢,是何等震撼人心,令人揚眉吐氣!這幅漫畫作品,當時為許多抗日民眾加以復制放大張貼。

  《抗戰漫畫》第八期,由漫宣隊領隊葉淺予撰寫《寫在特刊前面》一文,推出“全國美術界動員特輯”,向全國美術界宣告:“培養我們新的美術生命,漫畫界更願站在最前,負起襲擊敵人的任務。”可見,抗日漫畫宣傳隊以崇高的歷史使命感,甘願擔當起全國美術界的抗日尖兵,以漫畫為武器,站在戰斗前列,向日本侵略者沖鋒陷陣,並且號召全國美術界一起來抗戰。顯示著抗日漫畫宣傳隊有著很高的情操。

  《抗戰漫畫》第十二期轉載了新四軍《抗敵畫報》上版畫家呂蒙創作的組畫《士兵八訓最起碼的紀律》,反映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戰士在抗日斗爭中紀律嚴明、斗志高昂的精神面貌。同時刊載了許超然的一組六幅反映江西瑞金革命老根據地生活的報道漫畫,總題是《江西瑞金漫畫通訊》,六幅畫分別為《錦江橋畔趕集日》、《具有歷史意義的犁庭公園》、《牛市》、《老百姓的軍隊》、《丈夫從陝北八路軍寄來的家書》、《群眾大會中,一個農民的激昂演說》。不容置疑,這些作品的歷史價值實為彌足珍貴。

  在《抗戰漫畫》上經常發表作品的漫畫家,除上面提到的之外,還有丁聰、特偉、華君武、陶謀基、陸志庠、魯少飛、張仃、高龍生、宣文杰、張諤、陶今也、汪子美、張文元、宣相權、豐子愷、黃茅、黃苗子、劉元、周令釗、王朝聞、秦兆陽、鄒雅、陳執中、鐘靈、江棟良、黃偉強等,多數是上海的漫畫家。可見,上海漫畫家在這個《抗戰漫畫》刊物上唱著主角。其中刊出的汪子美作於1937年的《合力殲敵》、作於1938年的《瓮中捉鱉》等漫畫,也是為人注目的作品。

  漫宣隊參與政治部三廳美術科的《戰斗畫報》十日刊的編輯工作,並提供漫畫作品發表。中國共產黨的言論喉舌《新華日報》1938年1月於武漢創刊,該報十分重視抗戰題材的漫畫,每天發表一幅由漫宣隊提供的漫畫作品。同時,葉淺予主編,編輯出版了繪畫作品(包括漫畫、版畫、速寫、素描等)與攝影作品相結合的《日寇暴行錄》,由香港發行到國外,曾引起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震驚和憤怒,並在輿論上譴責日本侵略中國。此外,漫宣隊向由趙望雲主編在武漢出版的《抗戰畫刊》提供作品。此時,葉淺予奉命前往香港,負責編輯出版中英文對照,專門向海外進行抗日宣傳的畫報《今日中國》(China Today)。也在此時,在廣東的魯少飛、張諤寫信到武漢,要求漫宣隊派人去幫助編《國家總動員畫報》三日刊。因為特偉是廣東人,便由武漢赴廣東擔起此任。

  漫宣隊在武漢時,繼續與抗日演劇隊合作進行街頭抗日宣傳,起到了現場鼓動抗日軍民振奮斗志的實效。

  遵照蘇聯駐華使館的要求,政治部三廳國際宣傳處要選送一批抗日漫畫赴蘇聯展覽,漫宣隊精選提供45幅抗日題材的漫畫作品,均重新復制在新的白布上,其中有張樂平的《啊!中國孩子》、梁白波的《婦女參戰》、張仃的《欲壑難填》、廖冰兄的《游擊隊使敵人疲於奔命》等,1938年4月開始運往蘇聯,同年6月在莫斯科展出。蘇聯人民通過這些漫畫作品,形象地了解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實況。

  國民黨政府軍三戰區政治部對漫宣隊出色的抗日漫畫宣傳工作頗贊賞,要求漫宣隊協助工作。於是,由張樂平為隊長,組織了一個漫畫宣傳分隊,成員有廖冰兄、陸志庠、麥非、葉岡,於1938年6月由武漢出發,坐船到九江,再轉乘火車到南昌,然后搭汽車到安徽休寧三戰區政治部所在地開展工作。此時,武漢的《抗戰漫畫》半月刊,因缺少人手編輯而休刊。漫宣隊在休寧以布匹縫制成大幕布,繪制多幅大型抗日宣傳畫,在各個街區張挂宣傳,鼓動效果甚佳。他們還繪制了一系列抗日宣傳畫(都繪在小幅白布上),在休寧、萬安、屯溪、祁門、漁亭、岩寺等地巡回展覽,對堅定抗日軍民必勝心念甚有影響。為此,三戰區政治部又表揚了漫宣隊。1938年9月,張樂平率漫宣分隊返回武漢。同年10月,武漢淪入日軍之手。漫宣隊隨政治部三廳撤至長沙。此時,漫宣隊減少了兩位隊員:胡考到《新華日報》去工作,張仃到延安去了。

  漫畫宣傳隊抵長沙后,立即投入繪制抗日壁畫等開展抗日宣傳工作。此時,身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政治部副部長的周恩來也在長沙。他在長沙的風水操場上,召集抗日漫畫宣傳隊和抗日演劇隊等抗日團體的成員講話。周恩來表示,不管發生什麼變化,真正的愛國者必須堅持抗戰到底。國民黨軍隊准備棄守長沙時,還受命執行所謂的“焦土抗戰”而在長沙縱火將長沙城付之一炬,無數人民財產化為灰燼。與人民共命運的周恩來、郭沫若以及抗日漫畫隊、演劇隊等抗日團體,則堅持在長沙幫助人民群眾從大火中搶救財物,直至大多數人撤離長沙之后,他們才撤出。此后,漫畫隊前往廣西桂林,繼續開展抗日救亡漫畫宣傳工作。

  (三)

  漫畫隊到桂林后,在桂林中學等場所舉辦大型的抗日漫畫展覽會﹔又在桂林的廣西學生軍團裡開辦漫畫研究班,同時也常對桂林的西南地方建設干部學校漫畫小組進行輔導,以此培育和擴大抗日漫畫宣傳力量。此時,在廣東編《國家總動員畫報》的特偉已轉移到桂林。根據工作需要,抗日漫畫宣傳隊又分成兩個分隊﹔由張樂平率領麥非、葉風等為一隊,去浙贛地區開展工作﹔由特偉率領黃茅、陸志庠、廖冰兄、宣文杰等為一隊,留在桂林開展工作。

  張樂平率領的漫畫隊,首先前往江西上饒一帶戰區活動。除了舉辦街頭流動抗日漫畫展覽,還經常挑燈夜戰,刻寫編輯出版油印的《漫畫旬刊》﹔同時與駐在上饒國民黨官方的《前線日報》合作,在該報編輯《星期漫畫》副刊。這些漫畫流動展覽和漫畫刊物及時反映了戰區抗日軍民的斗爭事跡,揭露了日寇侵略暴行。然而,張樂平所率漫宣隊遭到贛南專署國民黨特務的監視,特務們常常突然闖入漫宣隊所在的上饒汪家園內,搜查所謂“可疑之物”。特務們認為,政治部三廳是中共領導的,三廳派出的漫宣隊理應被監視檢查,后來甚至發生了強迫張樂平所率漫宣隊成員加入國民黨的鬧劇,威脅說若不加入國民黨就不准活動、不發經費雲雲,結果漫宣隊隻能以集體入黨作應付。由此可見,國民黨表面與共產黨合作組成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實際上背地裡一直用小動作破壞,乃至后來的大動作、陰謀發動圍剿新四軍的“皖南事變”。

  之后,張樂平率漫宣隊赴浙江金華,又有章西?入隊。張樂平在從江西上饒到浙江金華途中,畫了許多戰地速寫,因此抵金華后除舉辦抗日漫畫展覽外,還舉辦了“戰地速寫畫展覽”,其中《浙西戰地》速寫組畫由十五幅作品組成,生動地描繪了浙西地區抗日軍民的生活﹔而另一組由十二幅作品組成的《抗日英雄故事》速寫畫,則真實地表現了浙西地區十二位抗日英雄人物全身肖像。這十二位抗日英雄人物是:許金、方以貴、劉生雲、奉劍秋、蔡得標、馮世雄、錢國梁、田春桃、蕭忠明、唐義球、王棟國、陽謙即。每位英雄人物肖像一側都附有說明文字,介紹這位英雄人物的出生籍貫和英雄事跡,甚是珍貴。這套《抗日英雄故事》速寫組畫,當時在《前線日報》上發表,在抗日軍民中傳誦一時。抗戰勝利后,浙西地區舉行抗戰勝利紀念活動時,曾將這套組畫從《前線日報》上復制下來放大,張挂於紀念活動的會場裡,使紀念活動更具歷史意義。

  張樂平所率漫宣隊在金華期間,還與在金華的文學界、學術界一些愛國的作家、學者合作,創刊了以抗日斗爭為中心內容、圖文並茂的綜合性雜志《刀與筆》月刊(1939年12月1日創刊),編委有邵荃麟、聶紺弩、張樂平、萬湜思等,共出四期。創刊號由章西?設計富有裝飾性的封面。張樂平在《刀與筆》上發表了不少戰斗鋒芒畢露的抗日漫畫。例如《刀與筆》第二期刊載的《敵寇臉譜》組畫,用諷刺妙筆,通過對四十二個日軍臉譜的描繪和兩個日寇軍官全身像的刻畫,揭示了日本軍國主義侵略者的殘暴和愚蠢。而《日寇投降》一畫,則記錄了在中國軍隊的頑強抗戰下,當時日軍已有局部慘敗舉手投降的情景。又如《刀與筆》第三至四期連載的《王八別傳》還被《前線日報》轉載。《王八別傳》發表后,有的讀者閱后主動檢舉漢奸,而有的漢奸閱后悔悟,出來自首。可見張樂平抗日漫畫的廣泛影響力。隨后,張樂平率漫宣隊又從金華轉至淳安、遂安、開化、華埠、常山、蘭溪、龍泉和江西的玉山等地開展抗日宣傳活動。

  特偉率領的漫宣隊,與在桂林的版畫家賴少其、劉建庵等合作,編輯出版《工作與學習·漫畫與木刻》等刊物,又為創刊於上海、夏衍主編、轉移來桂林的《救亡日報》編《救亡漫木》周刊,並為該刊提供抗日漫畫作品。同時,他們還在廣西各地舉辦抗日漫畫流動展覽,以及特地繪制舉辦的抗日防空常識宣傳畫展覽。

  1941年1月4日,國民黨軍隊陰謀發動突襲圍殲新四軍九千余人的“皖南事變”發生后,國民黨政府對抗日漫畫宣傳隊的限制也明顯加強,甚至停辦經費,使漫宣隊開展活動非常困難。此時,張樂平所率的漫宣隊中,麥非、章西?離隊而到三戰區政治部工作,葉岡一度回浙江桐廬老家,隻留下張樂平一人,但仍保留“抗日漫畫宣傳隊”的名稱。后來從第三戰區政治部獲得了一點經費,又有葉苗、丁深入隊,加上葉岡歸隊,漫宣隊的抗日漫畫宣傳工作重又恢復,在江西上饒等地繼續開展活動。1942年春,經費斷絕,張樂平所率漫畫宣傳分隊被迫解散,又隻留下張樂平一人,所幸得到版畫家鄭野夫、楊可揚、邵克萍等開辦的“中國木刻用品合作工廠”的支持,張樂平主編的抗戰畫刊《大同漫畫》和抗戰生活畫集《萬象集》,作為“新藝叢書”得以出版。

  特偉率領的漫宣分隊由桂林到重慶,同樣因領不到經費而遭遇困難,隻能居住在遠離重慶市區的南溫泉的一個小山村裡,不過仍然與重慶市區保持著聯系。此時,正好又有張仃等由延安到重慶,張光宇等由香港到重慶,於是,在重慶的上海漫畫家重新聚集起來,舉起“抗日漫畫宣傳隊”的旗號,由黃苗子設法籌集經費,將原在武漢休刊的《抗戰漫畫》半月刊改為月刊復刊,在重慶出了第十三、十四、十五期,同時為重慶的《時事新報》編《漫畫雙周刊》,為《國民公報》編《漫畫報》副刊,積極開展抗日漫畫宣傳活動。這時又有廖末林加入漫宣隊,而張仃本來就是漫宣隊成員,張光宇、黃苗子實際上也成為了漫宣隊員,盡管此時已到了漫宣隊的最后階段。1942年春,在重慶的漫畫宣傳分隊終因缺乏經費也告解散。

  由上海漫畫家組成的抗日漫畫宣傳隊所開展的抗日漫畫第二戰役,自1937年8月31日從上海出發,奔赴全國各地,歷時五年,戰績輝煌。這不容置疑成了中國人民浴血奮戰的抗日戰爭史上值得驕傲的組成部分,更是中國漫畫史上的一項大事,其顯示中國漫畫藝術的優良傳統永遠是中華文化的寶貴財富。(本文有刪節,作者系美術史學者)

分享到:
(責編:邱越、黃子娟)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