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無人機向“攻防偵打”一體化發展

2014年08月20日10:43    來源:北京日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無人機空襲編隊時代來臨?

  美軍“捕食者”無人機發射導彈。

  新聞背景

  8月8日,美軍對伊拉克北部地區的ISIS極端武裝發起空襲。截至8月12日,美國空軍和海軍的F-15E“攻擊鷹”、F?A-18“超級大黃蜂”、MQ-1“捕食者”等機型參與了空襲任務。有軍事專家認為,無人機參與首輪空襲尚屬首次,或許預示著美軍無人機空襲編隊時代的到來。

  美國《2004-2009年國防計劃指南》5年計劃規定,到2012年前,美軍應組建由12架無人機組成的空軍中隊,參與對敵方的轟炸任務,使美軍飛行員擺脫生命危險。

  據預測,10年后,美國無人機使用量將達到8000多架。美軍專家認為,到2025年,美軍90%的戰機將是無人機,甚至有人預言,到2050年,美軍將不再裝備有人駕駛飛機。

  在歷次戰爭中廣泛運用

  MQ-1“捕食者”無人機是美軍目前一種重要的遠程中高度監視偵察系統。目前該機已增加了使用精確制導武器攻擊地面或空中目標的能力。美軍這次對付ISIS這樣有很強機動性、主要以地面作戰裝備為主的武裝力量,首先就是依靠艦載機和無人機協同作戰的模式,精准地敲掉對手的主要地面進攻火力,削弱它對中心城市和美方人員的威脅。

  總體而言,無人機仍以偵察為主,攻擊為輔,主要為有人機提供情報保障和目標指示。“捕食者”機長8.27米,翼展14.87米,最大活動半徑3700公裡,最大飛行時速240公裡,在目標上空留空時間24小時,最大續航時間60小時。該機裝有光電/紅外偵察設備、GPS導航設備和具有全天候偵察能力的合成孔徑雷達,在4000米高處分辨率為0.3米,對目標定位精度0.25米。可採用軟式著陸或降落傘緊急回收。

  無人機應用於軍事偵察是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的,並在歷次戰爭中得到了廣泛運用。在越南戰爭中,美軍出動了3000多架次無人機實施偵察,其中有1000多架次沒有安全返航,不見蹤影。在海灣戰爭中,多國部隊出動了無人機在伊軍前沿陣地上空晝夜偵察,提供實時圖像,引導地面部隊摧毀了伊軍陣地。在波黑戰爭中,美軍使用了“捕食者”無人偵察機,監視塞族重武器撤出薩拉熱窩,並為參加空襲的飛機提供了大量的目標數據。在科索沃戰爭中,美軍出動了100多架無人機,用於戰場偵察與監視,為美軍78天的空襲立下了汗馬功勞。在美軍打擊塔利班作戰中,美軍首次使用無人攻擊機,攜帶武器用於實戰。

  無人機也並非無招可制

  2010年,美國國防部開始發展更具飛行靈活性和巡航能力的隱形高空無人偵察機,用於執行秘密偵察任務,以彌補衛星偵察系統之不足。

  從戰術上來說,無人機執行任務時,無法及時判斷地面真假目標,遇到空中威脅時,不能做到先機制敵或改變航線﹔雖然實施高空偵察,但有時為了拍攝准確圖像,又因無人員傷亡,通常要實施低空偵察飛行,易被地面火器擊中﹔無人機並非不需要人的控制,控制它的飛行員也不是公園裡玩遙控飛機的孩子,而是控制與非控制的結合,控制者在離前線較遠的地方為無人機提供指令。無人機飛行速度和航線一般比較固定,即使改變航線,也得進行大角度爬升,這就給敵方提供了有利戰機﹔與其他飛機機載電子偵察系統一樣,受天氣、煙霧、偽裝和電子干擾的影響較大,甚至會失去作用。

  因此,無人機並非不可抗擊。科索沃戰爭中,北約有數十架無人機,被南聯盟軍隊使用高炮、便攜式防空導彈擊落或擊傷。英國的“不死鳥”無人機在投入戰場不久就被擊落,目前存放在南聯盟博物館內。而美軍RQ-170“哨兵”無人機落入了伊朗的手中,其被擊落可能有幾種情況:各種欺騙,各種GPS干擾,使它著陸以后被俘獲。俄羅斯《觀點報》甚至認為,墜落在伊朗境內的RQ-170隱形無人機並非是被伊防空武器所擊落,而是在伊軍裝備的俄制電子戰系統的干擾下被“迫降”的。

  向“攻防偵打”一體化發展

  當今世界各國無人機研制,均向攻與防、偵與打一體化方向發展。

  按照先進空氣動力學原理,採取飛行穩定性與控制、輕型推進與動力系統、低功率輕型導航通信與處理系統,以及先進結構與專用傳感器等技術,各國積極改進隱身無人機、微型無人航空器、潛射無人機、無人干擾機、攻擊性無人機、反雷達型攻擊性無人機等的性能,以便更好地執行戰略、戰役和戰術偵察,監視戰場,為部隊的作戰行動提供情報,必要時實施攻擊等任務,必將對未來戰爭產生深刻的影響。

  與有人機相比,無人機具有價格低廉、機體小、機動靈活、起飛不受限制、無人員傷亡、空勤保障簡單、必要時可與敵同歸於盡等優點。但是,在技術上,因無飛行員,且機載系統復雜,也給其飛行帶來不便。當出現故障時,本身不能排除,無法做出瞬時調整,通常要返回基地,易發生摔機事故﹔自身攜帶的傳感器少,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賴於離機的各種傳感器來獲取信息,這就存在著一個大量信息流如何管理的問題﹔飛機與操縱人員之間的交互作用、協調和變化的程度要比有人作戰飛機復雜得多。一方面,要求機載設備的智能化程度高,且具有安全可靠冗長的數據鏈。另一方面,對操縱人員的素質要求也很高,操縱人員不僅要監控飛機的飛行狀態,適時改變航向,更重要的是必須在關鍵時刻從控制中心發送動作指令,使飛機能夠實時快速地機動或攻擊。(魏岳江)

  延伸閱讀

  GPS 無人機“軟肋”

  五角大樓的研究機構日前公開了裝有安全軟件系統的新型無人機,以防止黑客入侵該機的控制和導航系統,號稱世界最安全的無人機。據美國《防務新聞》網站報道,美軍正在研制新型導航定位設備,以替代現在廣泛使用的GPS衛星定位導航系統。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軍事專家指出,對GPS的依賴性已成為對戰場優勢的一種脆弱的幻想。“21世紀的戰場空間將充滿噪聲,而不是信息。面對以信息戰為基礎的武器體系,敵方將肯定採用電子干擾手段,並破壞脆弱的GPS。因而,以GPS為基礎的戰場信息技術可能是建立在一種不牢靠的基礎之上。”

  美軍將GPS系統作為戰場通信系統的主干。GPS網絡依賴接收在軌衛星星群發射信號的無線電設備,在戰爭中既可以是一個功能強大的武器,也可以是一個潛在的受攻擊目標。也就是說,GPS系統也並非盡善盡美,也存在一些弱點。如系統易被干擾、信號不能隨意調整、在軌衛星系統很不安全、在軌衛星很難防護等。

  許多媒體認為,在伊拉克戰爭中,美軍打擊的低效和聯軍的多次誤傷,都與伊拉克的GPS干擾儀有關。當無人機或其他軍用飛機進行實時信息共享的組網時,漏洞或安全問題將會出現。由於網絡協議、軟件漏洞、組件之間的意外交互等原因,將導致安全風險出現。而通信鏈路是無人機系統操縱的主要途徑,也是無人機的薄弱環節,因此無人機系統對電磁波干擾非常敏感,一旦受到干擾,就會導致產生錯誤的控制指令,致使無法執行任務,甚至可能失控墜機。(孫立華)

分享到:
(責編:邱越、閆嘉琪)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