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檔案局27日在其官網發布了《浴血奮戰——檔案裡的中國抗戰》第三集:平型關戰斗。
根據第三集說明,1937年9月中下旬,沿津浦鐵路、平漢鐵路南下的日軍,分別佔領河北滄州、保定等地。沿平綏鐵路推進的日軍進入山西北部,佔領天鎮、廣靈、大同。閻錫山指揮的晉綏軍紛紛向雁門關方向撤退。進駐五台的八路軍總部指示第120師從西面馳援雁門關﹔第115師從東面配合友軍作戰,對從靈丘增援平型關之敵實施攻擊。9月22日,日軍第5師團一部首先從靈丘向平型關方向進犯,23日和24日在平型關正面及團城口與中國守軍發生激戰。9月24日,第115師主力冒雨由冉庄向平型關東北前進后設伏。9月25日晨,日軍第5師團第21旅團一部進入八路軍的伏擊區。八路軍突然發起猛烈攻擊,並充分發揮近戰和山地戰的特長,對陷入混亂的日軍實行分割、包圍,與敵進行白刃格斗,殲敵1000余人,擊毀汽車100余輛,繳獲一批輜重和武器。9月24日至25日,擔任鉗制、阻擊任務的第115師獨立團,截斷淶源、靈丘之間的交通線,打退日軍增援部隊的多次沖擊,殲敵300余人。
平型關戰斗,是華北戰場上中國軍隊主動尋殲敵人的第一個大勝仗,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戰場的防御作戰,打破了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振奮了全國人心,提高了共產黨和八路軍的威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