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九旬戰斗英雄當義務清潔工 戰友曾用牙幫拔子彈

2014年09月01日09:38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什麼叫革命理想高於天

  任明德是通遼市多所學校的校外輔導員。和孩子們在一起,是他最開心的時光。

  金城反擊戰前,偵察排長任明德(右一)和戰友察看地形。

  人物小傳:任明德,內蒙古開魯縣人,1925年10月出生,1947年入伍。曾任排長、副連長、連長、副營長、營長、師后勤部生產科長、團后勤處長、副團長、師后勤部副部長等職。參加遼沈戰役、平津戰役、西南剿匪、抗美援朝、西藏平叛等戰役戰斗,5次榮立戰功,被授予“愛兵模范”“戰斗標兵”等榮譽稱號,1977年10月離休后回到家鄉通遼市科爾沁區東郊街道做社區志願者。

  8月的科爾沁草原,天高雲淡,牛羊成群。在這個草原最美的季節,記者慕名拜訪了居住在內蒙古通遼市科爾沁區東郊街道的軍隊離休干部任明德。

  8月12日,在去任老住處的出租車上,得知記者要採訪任明德,司機師傅脫口而出:“是個戰斗英雄。就是東郊街道那個掃垃圾的老功臣,我們通遼人都知道!”

  在任明德居住的巷子裡,記者遇到老人的隔壁鄰居宋鐵梅。她動情地說:“老人不計名利。我和他是老鄰居了。他天天早上4點多鐘起來打掃公共衛生,並且分文不取。剛開始人們並不了解,后來才知道他還是軍隊離休干部,能不感動嗎?”

  在任明德家裡,他的女兒任國英深情地說:“我最佩服的是爸爸對信仰的堅守。他經常愛說的一句話是革命理想高於天。遇到災難,我們子女才真切地感受到爸爸的堅強,他是生命強者。當時醫生診斷我爸爸最多隻能活兩年,全家人天天哭。爸爸說他不會死。他的小名叫唐僧,長生不老。他的樂觀感染了全家人,也感染了周圍的人們。3年前我得了癌症,頭發都掉光了。在爸爸那種堅韌不拔精神的鼓勵下,我戰勝了病魔。人們都說,你的英雄父親在保佑著你。”

  說話間,老人的鄰居、62歲的家庭婦女李桂清聞訊趕來,人未語,淚已流:“他是個愛心老人,慈祥可親,就像一個老爸爸。前些日子,我得了癌症,因為生活困難,曾想放棄治療。他來看我,說:‘孩子,別怕!不就是錢嗎,你盡管去看病吧!’他是要錢給錢要藥拿藥,真是天底下的大好人。我從小父親沒有了,他就是我的父親,平常我也管他叫老爹。我們社區年紀大點的人都管他叫任老爹,年齡小些的管他叫任爺爺。”

  戰斗英雄、不計名利、生命強者、愛心老人。身邊群眾講述的4個關鍵詞,清晰地描繪出老英雄任明德革命理想高於天的人生軌跡。

  九死一生打江山 傷痕累累一英雄

  1947年,任明德在自己的家鄉、如今的通遼市開魯縣麥新鎮穿上軍裝,走進了革命隊伍。

  麥新鎮原名開魯縣五區,是為紀念人民音樂家、革命烈士麥新而命名的。麥新是任明德走上革命道路的領路人。1947年,麥新任中共開魯縣委宣傳部長。他是上海人,為保護他的安全,區領導派基干民兵任明德為他站崗。他下鄉搞社會調查,進行發動群眾的宣傳時,任明德為他帶路。他和麥新形影不離,前后30多天,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一有空,麥新就給任明德講共產黨、毛主席領導人民翻身鬧解放的故事,講槍杆子裡面出政權的道理,並手把手教他識字讀書。不幸的是,1947年6月6日,麥新在執行任務途中,遭遇土匪襲擊壯烈犧牲。得知這個消息,任明德萬分悲痛,決心為麥新報仇。此后,他擦干眼淚,毅然報名參軍。

  在部隊上,任明德始終戰斗在第一線,英勇殺敵,多次和死神擦肩而過。至今,老人的身上仍留有多處傷痕。

  在四平戰役的一次巷戰中,敵軍的一顆子彈打在了任明德的胯骨上,鮮血直流,是戰友用牙將進入他身上的子彈給拔了出來。

  1948年10月,部隊攻打錦州時,任明德隨指揮員看地形,被敵人發現。他和警衛員為了保障指揮員的安全,一個往東跑,一個往西跑。任明德一連中了好幾槍,其中一槍打在了他的脊梁骨上。從戰場上下來后,人們才發現他的棉衣都被打爛了,竟然有14個槍眼。戰友們都說他是揀了一條命。

  1953年7月,在朝鮮戰場金城反擊戰中,任明德深入美軍陣地縱深偵察敵火力兵器部署情況,美軍的一塊炮彈皮將他的鼻子掀掉了一塊。老人家后來做了手術。至今,他的鼻子依然腫得老高,呼吸吃力。

  戰場上,任明德不僅膽大,而且心細。1949年初,任明德所在部隊奉命攻打天津,他率領的偵察小組在塘沽北郊一帶與一支逃竄的國民黨軍遭遇,情況萬分危急。任明德當機立斷,率偵察小組利用夜色掩護,佔領有利地形,使用長短槍一齊射擊並喊話,給敵造成被重兵包圍的錯覺,最終俘敵48名,圓滿完成偵察任務。戰后,任明德榮立大功。

  1959年,部隊參加西藏平叛戰斗,時任副連長的任明德率領20多人的偵察分隊進至諾拉溝偵察敵情,被叛匪500余人包圍,敵我力量懸殊,地形不熟,情況危急。任明德鎮定自若,沉著指揮,率小分隊拼死抵抗11個小時,一直堅持到天黑,在兄弟部隊增援下得以安全脫險。

  任明德的軍旅生涯充滿了傳奇色彩,他先后5次榮立戰功,被授予“愛兵模范”“戰斗標兵”等榮譽稱號。1960年10月1日,他作為解放軍英模代表到北京參加國慶觀禮,受到毛澤東主席的親切接見。1961年,他作為英模報告團成員到部隊作巡回報告,引起強烈反響。

  當官總怕升得快 干活生怕干得少

  在血雨腥風的戰場上,任明德是條漢子。在對待名利地位上,他更是展現出一位共產黨員的胸懷。他曾2次主動放棄提升機會,1次被降職使用,在部隊被傳為佳話。

  解放戰爭時期,任明德所在部隊南下,在河南的一個地方休整。一天,任明德正在給一個老鄉挑腳泡,指導員跑來告訴他:“你到隊部住了,領導上決定你當副指導員了。”任明德說:“我有什麼資格啊。我沒有文化,當副指導員不合適。我就想打仗,就想立功。”指導員說:“這事團裡已經定了。”任明德找到團裡的領導,坦誠地說:“我是一名共產黨員,不能隻想著當官,不考慮黨的事業。就我這個文化程度,能夠勝任嗎?這不是讓我受罪嗎?我寧可不當這個官,也不能叫黨的事業受影響。我請求組織還是選文化高的人吧。”雖然沒有提拔,但他更是處處嚴格要求自己,上下一致為他叫好。

  1953年,組織上決定偵察排長任明德到二營5連任副連長。此時,恰逢部隊入朝作戰,偵察任務十分艱巨。偵察股長找到團領導說:“要打仗了,把人調走我怎麼完成任務?”任明德得知情況后,也主動找到領導說:“大敵當前,還是要完成主要任務,當副連長的事等打完仗再說吧。”就這樣,他以大局為重,繼續當偵察排長。正是在這次金城反擊戰前,他率5人偵察小分隊深入美軍陣地,連續3天3夜,排除30余顆地雷,剪掉4道鐵絲網,摸清了美軍的兵力部署和火力火器配置情況。此次行動,1位戰友犧牲,任明德和3位戰友負重傷。戰后,他榮立大功。

  那年,任明德所在部隊從南方調到河南,他乘最后一列火車殿后。剛下火車,師后勤部長對已經當科長的任明德說:“現在,形勢緊張,國防施工任務繁重,后勤保障要跟上,你這個副團職干部還是先擔任團后勤處長吧。”任明德二話沒說,當即走馬上任,干得風風火火。后來,時任副軍長韓懷智來團裡檢查工作,得知任明德由副團職干部降為正營職干部使用,很是納悶。韓懷智問任明德有什麼意見?任明德說:“對組織上的安排,我沒有什麼想不開的。”韓懷智稱贊他有境界,不計名利。同時又說,對干部不能這樣安排。1個多月后,任明德任師后勤部副部長,算是官復原職。

  遇大難仍心系國家 掃廁所創生命奇跡

  天有不測風雲。1977年3月的一天,任明德下部隊檢查工作時遭遇車禍,腰脊椎間盤斷裂三節,雖經醫院竭力搶救保住了生命,但造成半身偏癱。醫生悄悄告訴他老伴,他頂多能活兩年。

  后來,任明德從老伴的口中得知這個消息,徹夜難眠。作為從戰爭中走來的戰士,他不懼怕死亡,反而懼怕生存。一個軍人,走路要拄拐杖,上廁所靠人攙扶,自己成了黨和國家的累贅……那才是生不如死。此時,任明德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他想到了回故鄉去度過余生,不能再給國家增加負擔了。

  一天,時任54軍軍長韓懷智到醫院看望任明德。陪同的師領導匯報說,鑒於任明德的傷勢,准備協調地方安排他到新鄉工作,給他換換環境。任明德說:“我才不去,我都是要死的人了,那不是給地方找麻煩嗎?” 幾位領導商量安排他休息。韓懷智問任明德,“你想去哪裡?”任明德說:“我想去北京,你能讓我去?那肯定不現實嗎!我還是回開魯吧,那是我老家。”韓懷智說:“那不行,開魯交通不便,風沙大,醫療條件也不行。”師領導建議說,還是到通遼好一點,不管怎麼說通鐵路,是地區所在地,條件好一點。韓懷智問任明德:“到通遼行不行?”任明德干脆地說:“行,歷來組織怎麼說,我就怎麼服從。”師領導擔心任明德后悔,請他再三斟酌。任明德說:“共產黨員什麼時候說假話了? 我已經定下來了,你們就給我安排到那裡吧!”

  不久,部隊撥出1.1萬元,由地方政府在通遼市城區東郊為任明德蓋了3間平房。那時周圍沒有人家,沒有路,也沒有自來水。房子蓋好后,牆和炕還沒有干,任明德就帶著家屬孩子搬進去了。他對老伴說:“有困難咱們自己克服,不能再給國家增加負擔了。”

  安頓下來后,任明德遇到了想象不到的困難,用他的話說:“我回來就是等死,還能活兩年,家裡人都知道。那時,老伴總是哭。我就逗她說我死不了。就算我死了,大兒子當兵了,其他幾個也都大了,你怕什麼?何況你也有工作。”過了幾天,任明德就想,我能干點啥呢?我不能這樣等死啊!冬天,他到150米外的公共廁所方便,進去一看全是冰。他站在那裡看了半天,就想自己天天在想找工作干,這不就是工作嗎?回來他就躺在炕上想:焦裕祿是一個縣團級干部,身患肝癌,用棍子頂著腹部帶領蘭考人民向風沙和飢餓宣戰。我也是一個縣團級干部,為什麼就不能學人家生命不息戰斗不止?說干就干。他拿著從部隊帶回來的小鎬去刨廁所門前的冰。彎不下腰,他就半靠著牆半跪著刨。隻刨了一鎬,就滿身是汗,渾身疼得受不了。回到家后,他躺在床上問自己,共產黨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哪去了呢?刨一鎬就打退堂鼓,讓老百姓看了多不好?不行,作為戰士,我還必須保持部隊的作風。起來后,他拿了個草墊子來到廁所,跪在地上刨冰,一口氣干了一上午。回到家后,他脫掉身上的衣服放在火爐上烤,屋裡散發出一股臭味。老伴下班回到家后,邊給他洗身子邊問他干什麼去了?得知他刨廁所的冰去了,老伴急了:“你不要命了,這事你能干得了嗎?”孩子們得知情況后也堅決反對,說你再干就把你鎖屋裡。任明德主意已定,縱是9頭牛也拉不回來。他口頭答應不干了,但第二天照樣去干,一連干了好幾天。一天,他在廁所裡刨冰,干著干著就睡著了。老伴回家不見人,趕忙到廁所一看,他躺在地下,這可嚇壞了,以為他死在那裡了,趕緊用板車把他拖回來。即便如此,任明德也還是堅持天天打掃廁所。這裡已經成了他的工作崗位。

  看到這位身子並不靈便的老人打掃廁所,有的人問他給多少錢,任明德說沒有錢。人們說不可能,任明德也不作解釋。

  有的人聽說這個老人在部隊還是個副部長,壓根不相信:都什麼年代了,當官的還會干這樣的臟活累活?

  對此,任明德淡淡一笑:“當多大的官,最后還不都是老百姓? 活一天就要多做點事。”

  1個月的時間裡,任明德天天去打掃廁所,從不間斷。勞動之余。飯量增加了,腿部的肌肉長起來了。看到他身體的變化,妻子兒女對他理解了,經常為他准備工具。一些說風涼話的人也臉紅了,有時還主動幫著一起打掃。

  蒼天恩顧。1個月后,任明德居然扔掉了拐杖。兩年后,經醫生診斷:任明德的腰脊椎斷裂處全部愈合。重獲生命的任明德沒有止步,他主動申請,成為科爾沁區東郊街道辦事處的一名編外“清潔工”,負責走街串巷,挨家挨戶收運垃圾,清掃社區街道,一干就是37年。 他靠堅強和奉獻戰勝了病魔、創造了生命的奇跡。

  鄰居們叫他任老爹 孩子們叫他任爺爺

  “為群眾多做點事,既能強健身體,還能回報社會。”任明德積極投身社會公益事業,干得更加投入了。

  那年春天,看到街道上有一個30多米長、15米寬的臭水溝,任明德又忙乎開了。他推車移土,硬是用半年多時間,把這個臭水溝給填平了,還自費購買栽種了100多株樹苗。

  任明德是功臣,又是軍隊離休干部,可他到現在還住在當年政府為他蓋的3間平房裡,自己動手劈柴生火,吃的都是粗茶淡飯,穿的也很普通,待人沒有一點架子。節省下的錢,都資助給困難群眾和學生了。

  街道有個姓白的老太太,去世2個多月了。她生前有病時,任明德天天看望,為她送錢買藥。老太太感動得情不自禁,逢人就說自己遇上了好人。

  2010年,在街道居住的一位從科左后旗來通遼打工的木匠,不幸患了白血病。因為他的戶口沒有在社區,無法享受低保,生活十分困難。任明德拿出2000元,委托居委會工作人員送給這位不知姓名的木匠。

  任明德的隔壁鄰居安樹霞今年已經60多歲了,退休也10多年了。談起老人家,她十分感慨:“一次,任老爹看到社區公共衛生區的垃圾池子壞了,就拉了一堆沙子,並弄來水泥和磚,干了好一陣子,把垃圾池子給修好了。看著他干這些粗活臟活的樣子,我們都覺得,他就是我們身邊的焦裕祿。”

  在社區,任明德愛管“閑事”也是出了名的。他擔任街道的義務網吧管理員,孩子們都聽他的。有的中小學生痴迷網吧游戲,家長管不了。任爺爺一去,他們就不玩了。有的偶爾打架,有的發生糾紛,任爺爺一出面,問題就都解決了。

  1990年,社區有個小青年,經常與人打架,夜不歸家。后來事情搞大了,就被抓到派出所去了。他的父母整天以淚洗面。任明德得知后,到派出所把這個小青年領到自己家裡,從生活細節上關心他,給他以溫暖。接著,給他講自己戰爭年代過五關斬六將的故事,使他聽得如痴如迷。一天,這個小青年來找任爺爺,正逢老人家推著小平車打掃社區的馬路。他心裡一熱,爺爺這麼大年紀了,頭發花白,身上有傷,還在干這些臟活累活。我年紀輕輕的,怎麼那麼讓人操心?心裡想著,就動手幫助任爺爺打掃衛生。任明德抓住他幫助推車這個閃光點,稱贊他本質好,有出息。從此,這個小青年像變了個人似的。任明德趁熱打鐵,四處奔走,為他聯系到附近的一家電廠上班。后來,他娶妻生子,小日子過得美滿幸福。逢年過節,他都要來看任爺爺。他說沒有任爺爺的耐心幫助,他的人生就毀了。

  2011年,街道一位姓趙的鄰居找到任明德:“任老爹,你管管我們的孩子吧,就當是自己的孫子吧。我們實在是沒有辦法啊!”原來,這家丈夫開出租車,妻子做臨時工。沒有時間也沒有能力教育孩子。任明德把這個孩子接到家裡,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耐心疏導,不僅給他講做人的道理,而且帶著他參加一些社會公益活動。漸漸地,這個孩子變得懂禮貌了,也懂得關心他人了。后來,任明德又鼓勵他到軍營去鍛煉。今年春節,他探親時,先給任爺爺報喜。他告訴老人家:“爺爺,你放心,我這回是徹底變了,不像過去那樣混日子了,在部隊還得了獎狀。我還要像爺爺那樣,爭取入黨。”

  通遼市科爾沁區東郊街道工委書記許詠梅去年來到社區任職。她的學生時代,就是聽任爺爺講故事度過的。現在來社區工作,近距離接觸老英雄,更是親身感受到老人的魅力。她告訴記者:“在我們街道,鄰居們叫他任老爹,孩子們叫他任爺爺。讀懂了他,就知道了該怎樣立身做人。” 通遼軍分區政委任通運說,通遼市是一座模范雙擁城,曾連續3次榮獲“全國雙擁模范城”稱號,老英雄是我們軍隊的驕傲。這些年來,在通遼市組織的英模巡回報告會上,在街道社區組織的國防教育活動中,人們都可以看到老人家慈祥的笑容,聽到他精彩的報告。(趙建濤 毛祖恆 本報記者 卜金寶 特約記者 趙品)

  本文圖片由毛祖恆提供

  感 言

  人生的價值

  任明德既平凡又不平凡。

  他不平凡,他經歷過血與火的考驗,戰爭年代出生入死,戰功赫赫,傷痕累累﹔他經歷了災難的考驗,不幸遭遇車禍致身體重傷,被醫生判定最多能活2年卻挺了過來,創造了生命的奇跡。

  他平凡,因為他在和平建設時期,甘居故鄉陋室,常年為社區群眾打掃廁所和馬路,調節鄰裡糾紛,資助困難學生和群眾,做了數不清的好事,堅守住了共產黨人的精神高地。

  對此,任明德的心情十分平靜。他說:戰功是大家的,我只是戰爭年代的幸存者。活著就要為鄉親們做事,我感謝鄉親們,我還要為他們做事。

  怎樣為官做人,怎樣對待名利地位,怎樣對待飛來橫禍,怎樣對待群眾?任明德在平凡與不平凡中,實現了人生的跨越。社區的群眾說,他是好人好報。街道的干部說,他的身上有共產黨人的理想信念和人格魅力。

  人生的價值是什麼?我從老英雄任明德的身上找到了答案。

  (作者系通遼軍分區司令員 陸軍)

分享到:
(責編:邱越、閆嘉琪)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