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專題策劃>>典型>>武警山東總隊成武縣中隊

忠誠打造“橄欖綠”傳奇——記武警山東總隊成武縣中隊官兵

2014年09月09日17:35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忠誠打造“橄欖綠”傳奇——記武警山東總隊成武縣中隊官兵

一個隻有30多名官兵的中隊,連續19年被評為“標兵中隊”,獲全軍和總隊以上獎勵160多項,16次立功……先后有23位將軍來中隊調研考察,稱其為“基層建設的一面旗幟”。

在第二批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山東省成武縣黨政班子成員及全體科局級黨員領導干部共800余人,分批走進武警成武縣中隊參觀學習,共同見証魯西南大地上廣為傳頌的武警官兵用忠誠打造的“橄欖綠”傳奇。

忠誠為軍魂

走進中隊小巧潔淨的院落中,一尊高約2米的石雕赫然矗立,正中鐫刻著“忠誠”兩個鮮紅遒勁大字,被官兵稱為“忠誠石”。

中隊成立以來的65載春秋,“忠誠”就如同基因融入每一名官兵生命。在中隊榮譽室,至今珍藏著上世紀60年代中隊舊營房門上鑲嵌的一塊“忠”字玻璃。

“忠誠於黨和人民是我軍性質和宗旨,官兵傳承的是我軍軍魂,是每一位士兵的精神高地。”武警山東總隊政委王愛國說。

每逢黨、國家和軍隊重大方針政策出台,每逢特殊敏感時期或執行重大任務,官兵都要面對“忠”字,抒發永遠做黨和人民忠誠衛士的心聲。

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提出后,中隊及時將強軍目標基本概念和要求制作成記憶卡、口袋書,讓官兵隨身攜帶﹔組織官兵列隊“忠誠石”前,重溫忠誠衛士誓詞。

忠誠,絕不止於一句口號,而是官兵用青春、熱血和生命贏得的百姓口碑。那年,原中隊長李慶在一次救火中,連續5次沖進火海,背出多名群眾,搶出兩隻滾燙的煤氣罐,自身頭發、眉毛被燒光,胳膊、前胸、后背嚴重燒傷,令在場群眾心疼落淚。

2012年元旦,成武縣城一棟舊式住宅樓騰起滾滾濃煙,時任指導員范承剛率戰友飛奔而至。

“武警叔叔,快救救我媽媽!”濃煙中一男孩哭喊著。范承剛抓起一塊濕毛巾捂在嘴上,沖進樓內,背起男孩媽媽,牽起男孩沖出火海。

在這次火災救援中,范承剛率戰友共救出被困群眾11人,搶出煤氣罐5隻,有3名官兵被燒傷。

近3年,中隊官兵擔負搶險救援50余次,救出被困群眾千余人,挽回群眾經濟損失逾3000萬元,官兵捐款幫困的69名學生中有51人考入大學。

尚武是兵本

中隊老營房牆上原有一個碩大“武”字,營房改建后,官兵將其拍照存放進中隊榮譽室,一代又一代傳承著尚武精神。

成武縣取“成就武功”之意而得名,自古崇尚武功,有“武術之鄉”之譽。官兵們響亮喊出“武藝練不精,不算成武兵”口號,汲取當地拳術精華,堅持每天完成踢沙袋、打拳靶、推啞鈴、抓沙包“四個一百次”﹔實行每周會操、每月考核、每季比武。

如今,支隊軍事比武21項紀錄中有11項為成武縣中隊官兵創造並保持。

2013年11月,一名歹徒持刀傷人並劫持人質,中隊奉命出動,“抓捕能手”朱鵬坤一馬當先沖在前。在與歹徒對峙中,朱鵬坤趁歹徒不備,一個箭步上前一招制敵,人質安然無恙。

朱鵬坤身上至今留存的3塊傷疤告訴人們:練兵場上多流汗,維穩一線才能少流血。

“成武中隊軍事訓練無‘短板’,任何崗位上的官兵都敢跟兄弟中隊訓練尖子一較高下。”中隊長錢永德扳起指頭如數家珍,“火頭軍”炊事班長張林是支隊五公裡越野紀錄保持者、“糧草官”司務長丁賀華為支隊100米跑冠軍,還有26人成為神槍手、執勤能手和訓練尖子,39名退伍戰士被當地公安機關招錄為特警。

中隊官兵軍事素質過硬威名鄉裡。一年冬日,成武縣一家棉廠廠長被一伙歹徒綁架,中隊官兵奉命前往處置,尚未趕到現場,綁匪丟下人質,倉皇逃命。直到被悉數擒獲,綁匪才道出原委:“聽說武警來了,心裡確實害怕。”

近年來,中隊按照能打仗、打勝仗要求,激勵官兵以過硬軍事素質獻身強軍目標實踐,實現連續50年執勤目標安全,制止在押犯企圖脫逃事件39起,協助公安機關抓捕犯罪分子79人,被群眾譽為“維護穩定鐵拳頭,人民群眾保護神”。

本色永不褪

中隊把日常作風養成作為建隊育人基礎環節,始終保持人民軍隊本色,以點滴促養成,在百姓心中樹立起人民子弟兵良好形象,被稱為“沒有紅軍歷史的紅軍連隊”。

中隊營區常年保持地面無紙屑、無煙頭、無痰跡、無污物,牆上無腳印、無釘眼,玻璃無人為損壞,歷年訂閱的報紙一張不少,就連營院石榴樹上挂滿枝頭的石榴,從挂果到集中採摘都一個不少。

上世紀90年代,中隊又叫響“不抽煙、不喝酒、不下館子、不向家中要錢、人人有存款”口號,這“四不一有”如今已成為中隊全體官兵自覺行動。

來自大連的新戰士劉德旭,入伍前每月向父母要5000元零花錢還嫌少。到中隊不到半年,卻給父母寄去3000元錢。父母得知真相后欣喜落淚,連說:“孩子到部隊上懂事了,出息了!”

戰士王國啟作為中隊唯一參加北京奧運火炬傳遞的火炬手,在復員離隊時有人出40萬元向他索購手中火炬,他卻毅然將那支原本屬於個人的奧運火炬永遠留在了中隊榮譽室裡。

幾十年來,從中隊走出的官兵中,有19人提升到團營職崗位,26名戰士考學升任警官,46人退伍轉業成為副科級以上干部,37人當上村支書,82人成為致富帶頭人,無一人違法違紀。(張東波、李宣良)

分享到:
(責編:邱越、閆嘉琪)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