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南海某海域戰艦游弋、艦炮轟鳴,南海艦隊某大隊組織的一場自主對抗演練拉開戰幕。戰斗剛打響,負責防守的紅方編隊未按預定方案行動,而是主動向藍方發起進攻。這一不按套路“出牌”的舉動,引起藍方參演指揮員的抗議。“官司”打到導演部,大隊領導回復:兵無常勢,這種貼近實戰的“不按套路”應該成為常態。
記者了解到,演練中出現的這一“意外”,實際上是導演部有意安排的。該大隊政委樊偉介紹說,以往部隊組織演練,對抗雙方走程序、背腳本的現象較為普遍,部隊行動按部就班,下一步會遇到什麼情況,參演官兵大多心裡有數,有點“左手打右手”的味道,訓練效益難以提高。為增強演練的自主對抗性和戰場態勢的突發性,這次演練採取隨機導調的方式,導演部隨機設置各種情況,在危局、險局、難局中錘煉部隊。與此同時,該大隊還秘密派出一支特混編隊,以第三方的身份殺入戰場攪局,使演練更貼近實戰。
記者在現場看到,紅方編隊為搜捕一艘藍方指揮艦,從多個方向展開圍追堵截,而藍方指揮艦左沖右突,一次次虎口脫險,牽著紅方編隊在大海上兜圈子。紅藍雙方為了爭奪有利態勢,各自放開手腳,使出看家本領,將10余項戰法成果運用到演練中,通過高強度的對抗演練,有效提高了指揮員臨戰決策水平和應急處置能力。(駱以漢、特約記者仲繼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