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專題策劃>>典型>>武警總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王奇>>新聞聚焦

大愛軍醫不負生命重托

——追記武警總醫院心血管外科原主任王奇

2014年09月19日16:19        手機看新聞

王奇實施心臟外科手術

2013年11月17日,武警總醫院心血管外科主任、主任醫師王奇,連續五天實施手術搶救患者,完成最后一台手術回家時暈倒在家門口。從昏迷中醒來,王奇預感自己情況不好,留下最后一句話:“明天把我的手術停了吧!”

12月1日清晨,王奇因腦出血經搶救無效在京逝世,永遠離開了他眷戀的醫學事業,年僅49歲。

生命之托,豈能懈怠!

從醫26年,王奇始終把“名醫名家名刀”作為自己的追求目標,苦練醫學技術,勇攀醫學高峰。

心血管外科手術強調巧、穩、准、輕、快,是所有學科中要求最高的技術活。為了嫻熟的運用持針器夾住肉眼都看不清楚的小針,王奇的辦公室抽屜裡,一直備著一個火柴盒,一隻持針器,一個握力器,他沒事兒就把手伸進抽屜做“針線活”,每天手術前都要練上半個小時。

他常說, “醫生一把刀,病人一條命,手術室裡隻有直播,沒有彩排!” 3歲的維吾爾族小姑娘凱迪爾耶,因為心臟病的緣故導致前胸變形,一層薄薄的皮膚下,都能看見那顆小小的心臟在跳動。王奇反復研究病情后, 大膽採用外科修補術,僅用不到25分鐘,就用滌綸補片修補好缺損處, 小女孩第二天就從重症監護病房回到了普通病房,獲得新生。

王奇始終以“用一輩子鑽研一件事”的精神,努力提高診治先天性心臟病、大血管疾病等疑難危重病的技術水平,將手術並發症及死亡率降到了百分之一以內,攻克了冠脈搭橋+室壁瘤切除等技術難題,完成了10公斤以下小兒外循環心臟手術300余例,開展的不停跳心臟手術技術、超濾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不負重托,打造品牌學科

2004年10月,武警部隊心臟病研究所在總醫院挂牌成立,王奇作為急需引進人才,擔任該科學科帶頭人。當時的心血管外科隻有一名醫生、一名技師、一台用了15年的體外循環機,沒有監護室,一年隻能做13台手術,多數還需外請專家。“一窮二白”的現狀,激起了王奇的斗志,立志將科室建成首都一流、國內領先的心外科。

科室籌建初期,從監護室的布局、儀器購置, 到人員培訓、充實力量,他都親歷親為。他帶隊四下山西、七上內蒙、三赴沂蒙,走村串戶為貧困老百姓義診篩查先心病,一步步擴大病源, 精心做好每台手術,向打造品牌學科發起了沖鋒。

心血管疾病病情復雜, 瞬息萬變,稍有疏忽,就會讓患者付出生命的代價。每一例手術前他都要進行充分的風險評估,力求將風險降低為零。為了最大限度地保証手術成功,他帶領團隊對每例患者進行術前討論,術中備有多套方案。在術后監護過程中,每項操作都細上加細,並要求值班醫生全天候守候, 對病情變化做到第一時間知道、第一時間處理。

12歲的琳琳,患有罕見的先天性心臟病——共同動脈干,手術風險高、難度大。為了保証手術成功,王奇詳細查看病人資料,精心制定手術方案。由於術前准備充分,整個手術過程非常順利。但術后早期,琳琳一度出現了嚴重腎功能不全、無尿,處於極度危險之中。王奇堅持吃住在病房,24 小時陪伴在患者身旁,密切觀察心腎功能變化。經過7天7夜的搶救,琳琳終於轉危為安,又一個生命在他的手中得到了延續。

經過9年的苦心經營,學科實現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強、特色鮮明。他先后帶領團隊完成心臟手術3643例, 年手術量從最初的十幾例增加到了600例,居北京地區綜合醫院前列。

扶貧救心,奉獻大愛

“我很難受,才九歲的孩子就因為貧困而失去了生命。”每次講起先心病患兒的情況,王奇的眼裡總是噙滿了淚水。

先心病患兒在我國每年新增15萬人,青海、西藏、新疆高海拔、缺氧,兒童先心病率高出低海拔地區2至3倍。由於治療復雜、費用高昂,貧困家庭無力承擔,1/3的患兒得不到有效救治,有的不到20歲就失去了生命。

2004年底,王奇在邊遠地區巡診時發現,當地老百姓甚至基層的醫生對先心病知識都不懂,常常延誤治療。王奇決心改變這一現狀:“我們要把這件事做起來”。他決心要讓少數民族同胞感受軍隊醫院的溫暖、享受黨和國家優惠的醫改政策,為黨在少數民族同胞心目中樹碑立傳。

經多方努力,2005年7月以來,武警總醫院與中國紅十字總會、中華慈善總會聯合開展了“扶貧救心”活動。王奇作為“扶貧救心” 社會公益活動的主要推動者,他一頭挑起救死扶傷的大愛,一頭挑起民族團結的大義,親自率隊赴內蒙古、新疆、青海、西藏等地的少數民族地區和山西、河北部分貧困地區開展先心病篩查、義診,累計行程10萬余公裡,篩查先心病患者8萬余例,以減免甚至全免手術費用的方式對2026名先心病患兒進行救治,成功率100%,其中年齡最小的患者出生僅75天。

1歲的小患兒馬瀾齊,由於病情較重且家境貧困, 孩子的父母幾乎要放棄,王奇主任看過孩子的病情資料后,答應給予收治,並盡量減少費用,一家人喜極而泣。術后6個小時,患兒呼吸循環逐漸穩定,意識漸漸清醒,手術圓滿成功。當患兒嘴裡喃喃地喊著媽媽時,患兒母親泣不成聲,緊緊握住王奇的手,感激地說:“謝謝你們給了孩子第二次生命。”

山西患者左美霞,患有先天性心臟病、法洛式四聯症, 走幾步路就要蹲下休息,戀愛結婚隻能是奢求。就在她即將失去生活的希望時,經過多方打聽,找到了王奇,如期進行了手術,術后愈合非常好,簡直判若兩人,回家后不久就結婚生子,過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中國紅十字會副會長郭長江說“整個扶貧救心活動取得今天的成績,王奇是聯合發起人、積極推動者和有力實踐者,他的仁心和手術刀,改變了眾多貧困先心病孩子的命運”。

恪守醫德,一身正氣

“他是我見過的最好、最負責任的醫生。”追尋王奇生前的足跡,不止一個人這樣說。

自組建心外科以來,他手裡曾經接過569面火紅錦旗,從未接過一個紅包。

王奇是知名的心血管專家,在他這裡做過手術的有身處高位的領導干部,也有家庭貧寒的農民朋友,他都一視同仁。在他的眼裡,隻有病人的病情輕重,沒有患者地位高低之分。經他治療的患者當中,不少身居高職的領導,然而,王奇卻沒有因私事而找過他們。相反,他對生活窘迫的患者卻關懷有加。

前些年,科裡一名醫生為患者開出了超標的抗生素,王奇發現后,當即掏出300多元錢將藥買回,挂在醫生辦公室作為警示。

幾百元的止血海綿和上千元的止血膠棒雖然用起來省時省力,但為給貧困患者省錢,王奇和團隊靠精湛的技術止血,一針一線仔細縫合﹔普通的一根手術線,他都要給病人截成兩段用,隻為了能給病人省35元錢,多一天的生活費﹔心臟瓣膜病患,能修復他就絕不讓病人換掉。他還經常要求醫院為病人減免費用,發動科室的醫護人員為貧困患者捐錢捐物,將自己飯提供給病人吃。

多年來,王奇沒有休過一個完整的節假日, 每次都是從病房到家再到手術室“三點一線”,早出晚歸,周而復始。人稱“拼命三郎”。

長期站立超負荷工作,使他的膝蓋積水嚴重,但每有危重病人,他都第一時間趕到搶救現場。做手術時間長了,膝蓋積水疼痛難忍,他就靠牆坐著歇會﹔高血壓頭痛,就讓護士揪揪頭發接著做。

王奇患慢性咳嗽有10 余年了,可是一上手術台,他多年的慢性咳嗽就神奇地消失了。

“手術中絕不能分神,一秒鐘都不能浪費!注意力要高度集中,不允許有任何無關聲音發出!” 這是他對學生們常提的要求。

他將手機號公布給所有病人便於咨詢,奉獻了自己幾乎全部的休息時間。

一名退休將軍深情地為王奇寫了一首詩: “急病幸遇回春手,刀下患除去隱?。技高品潔稱楷模,當之無愧新華佗。”

王奇醫治了千萬患者的心臟,自己的心臟卻過早地停止了跳動。但他醫者的仁愛之心,必將激勵全社會共同努力,治愈更多的心臟,挽救無數鮮活的生命。(閆嘉琪 程瑩 崔佳)

分享到:
(責編:繆凌雲(實習生)、閆嘉琪)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