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24小時滾動新聞

你的“真情”為何戰士不領情

■本報記者 徐葉青 特約記者 周振國 通訊員 蒲大鵬

2014年09月20日06:06    來源:解放軍報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你的“真情”為何戰士不領情

  有時候,觸動心靈、影響一生的真情未必是豪言壯語的許諾、大張旗鼓的幫助,而是在你背后一個深情的凝視,在你失敗時一個溫暖的微笑,這些就如同夜裡靜靜綻放的花、雨后悄悄升上天際的虹……

  列兵王宇,1996年出生,曾經是海軍某通信總站四大隊十一中隊有名的讓干部骨干“頭疼”的兵。9月15日接受記者採訪時,他發自心底地說了上面這段話。

  王宇的父母長年在外做生意,爺爺奶奶一手把他帶大,性格特立獨行,他對自己的評價是:情感不冷不熱,能打動我的人和事不多!

  在家人的勸說下來到部隊之后,王宇第一次聽到“思想政治教育”這個詞頗有些不以為然,干部在講台上搞教育,他左耳朵進右耳朵出。為了轉化王宇,干部骨干使盡了渾身解數,都沒啥效果。

  作為王宇的班長,士官王浩憋屈得一邊為手下有這樣一個兵感嘆“運氣不佳”,一邊還得投入真情教育幫帶。一次,王宇打籃球傷了腳,王浩背起王宇就往醫務室跑,沒想到王宇卻忍著疼痛從王浩背上跳了下來,幾句硬邦邦的話就“扔”了過來:“我還能走,不用背。你這一套太陳舊了,你不就是想讓我感謝你、聽你話嗎?”當時差點沒把王浩嗆得背過氣去。

  說理用情為何在王宇身上都不奏效?連隊干部骨干們陷入了深思:我們的苦口婆心和真情關懷,是不是准確把握住戰士心理了?我們是不是從內心裡真正把戰士當成自己的兄弟姐妹?我們一些自認為“真情”的關愛有沒有“作秀”或“表演”的成分?

  轉化戰士先從轉變自我做起。干部骨干開始靜下心來,以真誠的姿態走近王宇,堅持“粗活細做”,及時發現王宇的優點,真誠表揚和鼓勵。在此基礎上,對王宇的關愛也不再“大張旗鼓”,而是“細雨潤物”。

  一次,王浩奉命帶領王宇等8名戰士到某艱苦地區執行任務,因為條件有限,伙食保障不便,整整一個月時間,王浩都悄悄地把肉類等營養價值較高的食物讓給王宇,自己暗地裡再靠吃方便面補充。

  歸隊后,指導員朱旭光和其他戰友發現王浩又黑又瘦,王宇卻略微“發福”了。聊天調侃中,王宇順口就開玩笑說:“班長那是因為在外面想女朋友想的……”沒等他話音落下,一名與他們一起外出執行任務的士官就很生氣地對他說:“你知不知道班長每次都悄悄把有營養的食物讓給你?他總說你正在長身體的時候,委屈不得,他自己一個老同志無所謂。還不讓我們告訴你。他為此吃了一個月方便面你知道嗎?!”

  一番話讓王宇愣在了當場,仿佛被點了穴一樣……后來,王浩在枕頭下面發現一張紙條:班長,我一定當個好兵!王宇。

  上圖為指導員朱旭光與王宇在談心。蒲大鵬攝

(來源:解放軍報)

分享到: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