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主席深刻洞察世界軍事發展大勢明確指出:現在戰爭形態變了、作戰方式變了,我們的戰爭思維和作戰理念必須與時俱進﹔要強化信息主導、體系支撐、精兵作戰、聯合制勝的觀念。這些重要論述,為我們開啟了研究現代戰爭的思維之門。從上世紀90年代以來發生的幾場局部戰爭不難看出,特種作戰已成為信息化戰場焦點之一,特種部隊逐漸由“幕后”走到“前台”、由“配角”變成“主角”,並對陸軍作戰方式產生極大影響。
特種作戰將成為未來陸軍作戰重要樣式。隨著新軍事革命興起與發展,戰爭目的及作戰規模有限的局部戰爭,否定了克勞塞維茨的“絕對戰爭論”,成為重要戰爭形式。為降低戰爭風險、提高作戰效費比,“點穴”式的特種作戰將備受青睞。當前,戰爭形態正在從以往那種大兵團對陣的機械化戰爭,向“發現即摧毀、首戰即決戰”的信息化戰爭加速轉變。過去“大縱深部署”“集團式作戰”“平面式推進”的作戰樣式將很難再現,信息節點毀癱、精確引導打擊、“點穴”式破襲等特種作戰,日益成為未來陸戰場的重要作戰方式。
尤其是進入新世紀以來,世界安全環境發生重大變化,恐怖活動以及民族矛盾引發的暴力沖突日益增多,特種作戰的精確性、低傷亡、快節奏,迎合了戰爭小規模、大影響、高效益要求。陸軍作為維護主權獨立、領土完整和國內穩定的中堅力量,將更多擔負應對多種安全威脅、完成多樣化任務的使命,特種作戰必將呈現常態化運用的態勢。特種作戰並非特種部隊的專利,在軍隊信息化轉型建設加速推進的大背景下,陸軍體制編制不斷優化、新型武器裝備陸續列裝,其作戰能力大幅提升。偵察引導、滲透破襲、佔領控制等具有特種作戰特性的行動,將成為未來陸軍步兵作戰的重要樣式。
未來特種作戰必須有大系統支撐。未來信息化戰爭中的特種作戰,已經不是特種分隊匹馬單槍的獨立行動,而是“信息大系統”支撐下的一體化作戰中的“巧行動”。
一是及時准確的情報支撐。特種作戰與其他作戰行動一樣,必須及時准確了解掌握與作戰有關的敵情、地形、社情等。有的特種作戰行動,還要專門調集高分辨率偵察衛星、通信衛星等戰略資源,以戰略信息保障戰術行動。二是高層次的決策和指揮。“戰略級決策、戰役級指揮、戰術級行動”,是未來特種作戰的主要特征。如美軍陸軍野戰條令規定,“特種作戰直接受到國家指揮當局的控制”“特種作戰受到國家的監督”。三是高性能的武器裝備保障。高新技術的發展,無疑為特種作戰發揮優勢提供了條件。以色列特種部隊狙擊手配備有世界上最好的“毛瑟66”型狙擊步槍、德國制造的“烏茲”沖鋒槍,槍支上還配有白天和夜間瞄准具。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各國軍隊武器裝備的科技含量不斷提高,特別是單兵數字化裝備日趨成熟,將大大提高特種作戰行動的效益。
探尋大系統支撐下特種作戰的改革路徑。明確未來特種作戰的重要性,認清它的發展變化和行動客觀規律,意在為陸軍改革轉型尋求方向,探索路徑。
抓好指揮系統建設。大系統是小系統的支撐,是小系統的綜合集成。世界新軍事變革已經走過的20多年,是個以信息系統集成為標志的信息化浪潮。我陸軍要在未來的一體化聯合作戰中完成許多不同內容、不同表現形式的特種作戰,首先要抓好信息化建設,這是基礎性、關鍵性工程。其中,指揮信息系統是陸軍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必須突出抓好,盡快實現戰場感知系統、信息傳輸系統、輔助決策系統和作戰保障系統的綜合集成。在總體處於信息劣勢下,爭得特定作戰環境、特定作戰時段的信息優勢和決策優勢,保証特種作戰的先知、快知、多知,實現作戰行動的快速、精確、高效。
注重武器裝備研發運用。在大系統支撐下的未來特種作戰,強調機動靈活、行動突然、攻取快捷,更注重創造非對稱優勢,以小的代價獲取大的利益。為此,與大系統建設相適應,需要發展特種作戰高技術裝備。從目前世界各國陸軍轉型的情況看,那種適用於大兵團對陣的重裝備放慢了發展步伐,輕便靈活的特戰裝備卻層出不窮。軍事技術的發展已經將戰爭推到了后工業時代的門檻上,戰爭的勝負主要取決於信息網絡技術而不是鋼鐵,取決於部隊的質量而不是數量。各國特種部隊歷來重視應用先進軍事技術和研發新型武器裝備,非對稱作戰要靠非對稱建設作基礎。“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隻有擁有武器裝備的不對等優勢,才能為自己創造更多的作戰優勢,爭取更大的作戰主動,也為贏得最終勝利獲取更多籌碼。
高度重視特種作戰部隊建設。隨著特種部隊的運用越來越普遍,特種作戰在軍事行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明顯,世界各國都高度重視特種部隊建設。俄軍特種部隊已增至4萬人,英、法特種部隊數量也不斷增加,專業化建設取得長足發展。以色列軍隊在全部軍費預算中,約有3%-5%為特種部隊專項裝備購置費。從軍事革命的趨勢看,特種作戰部隊的建設投入,還會進一步加大。適應未來戰爭需要,我陸軍在轉型改革中,應適當擴大現有特種作戰部隊規模,加大建設投入,進一步優化專業設置,盡快提升遂行多種任務能力。
提高陸軍部隊特種作戰能力。適應未來特種作戰,需要新的特種作戰編組。在信息化條件下作戰,呈現“戰略決策、戰役指揮、戰術行動”的新特點,整個陸軍作戰部署編組逐步向合成化、小型化、模塊化方向發展。就目前的軍隊轉型看,要結合我陸軍現行體制編制,對陸軍分隊進行系統重組,使合成營成為基本的戰術單元,營長的戰爭過渡到班長的戰爭更為順理成章。加強特種能力訓練,可在按綱施訓基礎上,確定一定數量的分隊和素質過硬的人員,拓展識圖用圖、目標引導、特種射擊、特種爆破等基礎課目訓練,強化滲透破襲、敵后襲擾、搜剿佔領、區域控制等主要戰術行動訓練,提高步兵分隊遂行特種任務能力。還應在訓練中不斷創新戰法,深化步兵特戰化理論運用,探索作戰指揮、作戰編組、作戰協同、作戰保障新模式,演練“偵、控、打、評”作戰新流程,提高步兵分隊遂行特戰化任務能力。(王華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