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解析前蘇聯核潛艇動力裝置【2】

2014年12月12日14:52        手機看新聞

675型潛艇

另類的液體金屬冷卻反應堆

上世紀50至60年代,美國全力發展彈道導彈核潛艇,一口氣建造了幾十艘“北極星”彈道導彈核潛艇。為此蘇聯開始尋求應對辦法,能在美國彈道導彈核潛艇發射彈道導彈之前使用核潛艇將其擊沉。

蘇聯海軍要求新一級攻擊核潛艇應像空軍戰斗機那樣部署與使用,即平時交給專門部門維護保養,使用時立即派出,海上執勤時,機艙設備無需維護。整個潛艇的排水量、主尺度相應減小。

在演習中不止一次表明,低航速核潛艇無法佔據有利的攻擊陣位對高航速核潛艇發起攻擊。這也使得蘇聯海軍深刻認識到,航速是極重要的性能指標。隻有保持蘇聯攻擊核潛艇在速度上對美國核潛艇的優勢,才能取得勝利。因此蘇聯海軍對新型攻擊核潛艇的速度要求也是空前的高:不低於40節!

在下潛深度方面,也達到了空前的600米常規下潛深度,極限下潛深度要求達到800米以上,因為更大的下潛深度可以躲避西方聲吶武器的搜索,並進一步避免受到攻擊。

而要達到上述兩個要求,就要求潛艇盡量小,這樣高速度與大潛深就可以比較容易實現。“孔雀石”設計局經過反復研究,最后決定對潛艇裝備小型但卻是高速大功率的反應堆,採用水下阻力小的艇型。經過復雜的挑選,最后設計師選擇了液體金屬冷卻反應堆。

1961年5月25日,蘇聯部長會議批准了“高度自動化高速攻擊型核潛艇試驗艇(705型核潛艇)”計劃。1961年12月11日,705型核潛艇的技術方案獲得批准,“孔雀石”設計局的盧薩諾夫被任命為該項目的主任設計師。另外,蘇聯國防部長烏斯季諾夫將705型核潛艇項目明確規定為“國家目標”,計劃建造多達30艘!

原計劃705型核潛艇的排水量為1500噸,水下排水量2000噸,航速40節,艇體結構為單殼體,採用鈦合金制造,裝備一台液體金屬冷卻反應堆。由於蘇聯海軍已醉心於雙殼體結構,結果“孔雀石”設計局將單殼體改成雙殼體,但還是將排水量成功控制在了3000噸左右,實現了輕型化的目標。

該級首艇從開始建造到1983年結束,共建造了兩批7艘。僅從紙面上的數據就可以看出705型的性能有多麼先進,液態金屬冷卻反應堆確保了705型有著40節以上的超高航速﹔全自動指揮控制系統使得僅需要40名艇員就可以操縱潛艇。當美國洛杉磯級企圖跟蹤705型時,705型憑借著40節以上的高航速和鈦合金殼體所具有的高強度、低磁性的特點,輕而易舉地就將洛杉磯級遠遠地拋在了后面,並在片刻之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當時是沒有一型反潛武器能對攻擊到深潛900米的705/705K型核攻擊潛艇,更沒有一型核潛艇能達到同樣潛深。這為該級隱蔽無聲攻擊提供了前提條件。在跟蹤西方航母編隊和戰略核潛艇時,705/705K型核攻擊潛艇曾遭受無數次西方海軍反潛兵力的圍追堵截,通常該級僅僅是一潛了之,西方隻能從聲吶上眼睜睜地看著對手一點點潛入海底深處,自己卻無計可施。

除了大下潛深度外,705/705K型核潛艇水下的高航速讓西方震驚不已。該級核潛艇從靜止到加速40節隻需要短短的1分鐘,從6節增至42節隻需要3分鐘。在最高航速狀態下,進行180度的大轉彎后再回轉過來,僅僅使用了42秒鐘。如此靈活的機動性可使該級核潛艇非常輕鬆地避開迎面而來的魚雷,並駛入對手的死角,迅速轉為反擊。

當發現西方當時最好的洛杉磯級核潛艇時,705/705K型核潛艇經常是故意加大航速,引起洛杉磯級的注意和跟蹤。當引誘成功后立即改為靜音潛航,洛杉磯級為了追蹤隻能選擇加速,結果很容易被探測到,雙方的關系馬上發生換位,洛杉磯級則成為被跟蹤者。這時洛杉磯級無論是加速還是下潛或是機動都無法擺脫705/705K型核潛艇。

705/705K型核潛艇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被稱為是“超越時代的核潛艇”。其能達到上述超時代的性能與其採用的大量新技術是分不開的,而最為核心的是,它採用了超時代的液態金屬載熱劑反應堆。液態金屬載熱劑反應堆的採用使得該級核潛艇水面航速達20節,而水下航速高達36節,最高達到了石破天驚的49節。

但事物總有兩面性,705/705K型核潛艇在大洋上狠狠羞辱了西方海軍,但背后則是一大堆根本無法解決的技術問題,主要原因是它那超時代的液態金屬冷卻反應堆!其缺點是核燃料的初裝量相對較多,金屬鈉吸收中子后仍有輻射,所以一回路的設備和管道都要屏蔽。為防止金屬鈉在管道和設備內凝結,反應堆停堆后還需保溫和加熱。此外,金屬鈉具有強烈的腐蝕性,與水會發生劇烈反應,可能會引起爆炸和火災。

另外,705/705K型核潛艇的可維護性也不好,可靠性不高,導致該級艇問題不斷。先是該級首艇 K-377 號1972年就發生了嚴重反應堆事故,被蘇聯海軍從序列中除名。另有2艘分別在1986和1988年因機械故障而引發的事故中遭到重創,而先后退役。其余各艘盡管成功地完成了值勤戰斗任務,但由於技術復雜,維修和保障困難,使得海軍在該艇壽命未到就作出了將其全部退役的決定。至1996年7月31日,最后一艘705K型潛艇退出現役,傳奇般的705/705K型核潛艇完成了其短暫且神秘的一生。

雖然705型給人以“紅顏薄命”的感覺,但不可否認,該型艇在自動化研究、高航速、大下潛深度等眾多方面取得的成果仍是極具意義的。其中許多成果被成功地用於下一代潛艇的制造當中,也對西方核潛艇和海軍反潛武器的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美國全力開發的海狼級潛艇就是最為明顯的一個例子。

上一頁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趙煜(實習生)、閆嘉琪)

相關專題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