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初,雲南省軍區工作組在普洱、西雙版納等地檢查戰備工作時得知,這些地區在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中,主動向駐軍征求意見,按規定將數十處戰備工程列入保護范圍。
近年來,隨著邊境口岸走向開放,邊境貿易快速發展以及城鎮化建設加速推進,邊疆地區軍事設施保護問題凸顯。如何將軍事設施保護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大盤子”?雲南省邊防軍分區、人武部做了大量工作。
巡邏道上怎能擺攤作集市?
霓虹閃爍、商賈如織。位於西雙版納州勐臘縣的磨憨口岸建設日新月異,挖掘機、推土機等施工機械穿梭其間,一片繁忙景象。
轟鳴聲中,駐守口岸的某邊防連官兵驚訝地發現,一個房地產開發商的挖掘機,竟然伸向了連隊的備用訓練場。西雙版納軍分區依據相關法規,及時叫停了挖掘作業。但這件事給軍分區黨委“一班人”敲響了警鐘:長期處於和平環境,讓不少人產生“仗打不起來”的麻痺思想,以至於有些地區片面強調開發建設,出現了對軍事設施保護不重視、不作為等問題。
腦子裡有國防意識,才能有效保護軍事設施。這個軍分區及所屬人武部經過大力協調,將軍事設施保護教育納入地方黨委中心組學習內容,並牽頭組織開展軍事設施保護專題講座、“軍地聯合走邊關”等活動,大力普及國防知識,見縫插針開展宣傳,促使地方黨委政府和普通群眾自覺保護軍事設施。
該軍分區有一條邊防巡邏道從某少數民族村寨旁穿過。近年來,隨著邊境貿易的發展,村民們佔用巡邏道擺起集市﹔每到趕集日,道路擁堵不堪。2013年3月,村寨裡突然失火,巡邏道又被趕集的商販佔據,巡邏車難以通過,隻得繞道行駛,折騰了半天才趕到現場救援。
“巡邏道是軍事設施,不能隨意佔用!”此事過后,在軍地宣傳引導下,村民們易地趕集,給部隊讓出了巡邏道。
旅游觀景台怎能修在營區旁?
“瀾滄江河水暴漲,附近村寨被淹,你部迅速組織人員前去救援。”2012年5月,瀾滄江汛期來臨前,普洱軍分區以抗洪搶險為背景,組織水上應急救援演練。
然而,當參演官兵前往瀾滄江某軍民合用碼頭時,看到的情景卻讓他們感到無奈:通往碼頭的道路凹凸不平,劃歸軍隊優先使用的通道被一些臨時住房佔用﹔江面上,漁船雜亂停泊,演練幾無展開的空間。
這次演練給官兵們上了一課:沒有制度作保障,靠臨時“勾兌”,很難走開軍事設施保護的路子。為此,軍分區領導在多個場合呼吁建章立制,解決軍事設施保護難的問題,並多次與有關部門商談具體措施。當年10月,市委、市政府出台《軍事設施保護實施意見》,在資源整合、項目建設、維護管理等12個方面明確了權責,並組成聯合工作組對轄區內軍事設施周邊環境進行檢查評估,發現危害國防安全的活動,堅決予以清查制止。
某邊防連駐地臨近一處旅游景區。去年底,為吸引更多游客,旅游公司准備對景點進行改造,想在距離營區不遠處的一座小山上修建一個觀景台。
“要建的觀景台距離營區不到1公裡,且四周無遮擋。登上觀景台,營區布局、裝備設施等情況一覽無余,部隊戰備訓練將難以保密。”得知消息,軍分區及時將意見反饋到政府有關部門:“根據相關法規,營區附近工程建設必須以保証營區安全為前提。”
“觀景台項目不能建!”最終,在駐地政府的干預下,旅游景區調整了改造方案。
戰備工程附近怎能私建倉庫?
“軍地聯合辦事不麻煩,而且能避免麻煩!”談及軍事設施保護,勐海縣人武部部長陳雲川頗有感觸。
去年,打洛口岸進行擴建。該人武部在調查中發現,某開發園區邊沿離國防光纜較近,建廠施工會對光纜安全造成威脅。於是,人武部主動與地方政府協商,調整園區建設設計方案,並在部隊專業人員指導下重新鋪設管道,既保護了軍事設施安全,又沒耽誤駐地開發建設。
“邊疆地區軍事設施保護,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而在邊疆加快開發的背景下,軍事設施保護又面臨很多挑戰。”2013年上半年,雲南省軍區在專題調研的基礎上,要求各邊防軍分區、人武部與地方政府加強溝通,通力合作,營造軍地共同保護軍事設施的良好氛圍。
按照省軍區要求,普洱、西雙版納等軍分區與駐地政府聯合出台《邊防軍事要地及設施管理實施細則》,並逐級簽訂《軍事設施保護責任書》,建立了軍、警、民共管聯防的長效機制。各軍分區還針對防區點多線長的特點,在邊境一線村寨培養了百余名軍事要地及設施管理“信息員”,建立健全信息傳遞網絡,及時掌握軍事要地及設施管護情況。
去年4月,江城縣一名“信息員”報告,當地某公司打算在某處戰備工程附近修建倉庫,此舉將對工程布防造成嚴重破壞。在與該公司多次溝通無果的情況下,普洱軍分區與政府相關部門成立聯合工作組,將這一事件列為軍地聯合督辦的重點案件。依照《邊防軍事要地及設施管理實施細則》規定,地方司法部門及時出手,制止了該公司破壞戰備工程的行為。
壓題照片:2月3日,雲南省臨滄市組織黨政軍領導走邊關,宣傳保護軍事設施。柯 穴攝
(來源:中國軍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