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海軍的夢與痛

李劍 等

2015年06月26日05:09  來源:解放軍報
 
原標題:俄羅斯海軍的夢與痛

  從多番征戰終獲波羅的海和黑海出海口,到兵敗克裡米亞和對馬海峽,從蘇聯海軍的空前強大,到俄羅斯海軍的重新起航——

  俄羅斯海軍的夢與痛

  ■李 劍 董倢礽 馬建光

  歷史上,俄羅斯原本只是一個不靠海的內陸國家。為了奪取出海口,俄向周邊發動了一場又一場擴張戰爭,直至成為今天這樣一個東抵太平洋、西至波羅的海、南達黑海、北抱北冰洋,擁有十幾個邊緣海、4萬多公裡海岸線的陸海大國。縱觀歷史,“建設海軍、向海發展”一直是俄羅斯帝國不斷拓展的座右銘。

  向西向南——

  幾經挫折的“溫水海洋夢”

  13至15世紀,蒙古人的統治切斷了俄羅斯與西歐的往來,使它錯過了歐洲文藝復興、宗教改革和商業革命,從而在各方面落后於西方。1480年莫斯科大公國剛成形時,俄羅斯還是一個與海洋沒有聯系的內陸小國。200年間俄羅斯幾經努力,除北冰洋外仍然沒有任何出海口,一年有四分之三時間要經受冰封之苦。“走向暖洋”因此成為世代俄國帝王的夢想,第一個稱“沙皇”的伊凡四世就曾發出這樣的感嘆:“波羅的海的每滴海水都貴似黃金。”1682年,彼得大帝上台,這位頗具雄才大略的帝王在微服遍訪歐洲后,認為“俄國需要的是水域”,要不惜一切代價打通與外界聯系的出海口,方可富國強兵,趕超西方。他選擇向南、向西擴張,希望通過打開黑海和波羅的海的出海口來改變俄羅斯的國運。然而在與土耳其和瑞典的較量中,俄羅斯屢次被擁有海軍優勢的對手擊敗,彼得大帝因此感慨:“任何君王,如果隻有陸軍,他就隻有一隻手,加上海軍,他才雙臂齊全。”

  1695年,彼得大帝親手創建俄羅斯海軍。為了打造一支一流的艦隊,他化名以一名下士的身份赴荷蘭、英國、普魯士等國學習造船、航海、數學等。彼得大帝的親力親為和遠見卓識大大推動了俄羅斯海軍的發展。1700年起,俄羅斯同當時的北歐霸主瑞典展開了長達21年的“北方戰爭”。1721年,瑞典向俄羅斯屈服,雙方簽訂《尼斯塔德和約》,瑞典讓出了其波羅的海沿岸地區,俄羅斯向西大大推進,控制了東波羅的海,贏得了第一個出海口。

  隨著彼得大帝的去世,俄羅斯海軍經歷了約50年的沉寂和衰敗,打通南方出海口的任務留給了葉卡捷琳娜二世。作為一個狂熱的擴張主義者,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名言是:“假如我能活到200歲,歐洲全部就會落到俄羅斯統治之下。”為了獲取南部出海口,俄羅斯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進行了一系列戰爭。1770年俄海軍在切什梅灣夜戰中以微弱代價大勝土耳其海軍,奠定了俄海軍在黑海的優勢。1771年,俄軍攻佔克裡米亞半島,封鎖了達達尼爾海峽。1783年俄羅斯兵不血刃吞並克裡米亞,並在塞瓦斯托波爾建立基地。1785年,俄黑海艦隊正式成立。1788年,以“俄國海軍軍魂”著稱的名將烏沙科夫在費多尼西島附近指揮俄軍分艦隊擊敗5倍於己的土軍,隨后烏沙科夫率黑海艦隊在1790年的刻赤海戰、堅德拉海戰中再次擊敗土耳其海軍,並最終在1791年的卡利阿克裡雅海角戰役中徹底消滅了土耳其艦隊,把俄羅斯在黑海的擴張推向極致。至此,俄羅斯終於打通了彼得大帝夢寐以求的黑海出海口。

圖片聚焦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東京奧運會今日看點:中國隊向女子蹦床金…
  2. 初心砥柱天地間(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
  3. 內蒙古自治區黨委組織部發布一批干部任前…
  4. 重慶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
  5. “祝融號”火星車累計行駛708米!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