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唐代陌刀陣圖
唐朝:閱兵已是訓練的重要形式
閱兵是唐代訓練的重要形式,《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中記載了當時軍事訓練的思想和方法,首先就是循序漸進,分等教練,大將軍檢閱后,然后是皇帝大閱。這樣常規的閱兵幾乎每年都舉行。此外,在大軍出征或凱旋時,皇帝也要親自閱兵,一方面是檢閱部隊,另一方面也是炫耀武力,振軍旅揚國威。
閱兵有時作為戰前動員的特殊形式。如《舊唐書》卷一一《代宗紀》所說大歷九年(774)夏四月“乙酉,詔郭子儀等大閱兵師以備吐蕃”的情形。
宋太祖親御閱武
北宋建立后,宋太祖趙匡胤大講武事,注重禁軍的教育訓練。如,首議教閱擊刺騎射、選天下驍騎集闕廷、親御近郊閱武等。之后的歷朝統治者,加強對軍隊訓練,並逐步形成了一套訓練制度。北宋前期太祖、太宗各朝,將“大閱”(亦稱大教)安排在八九月份進行。之后,禁軍的教閱逐步形成了“毋過兩時”(春秋兩季)的制度。南宋對軍隊的訓練也很重視,並制定嚴格的法規予以保障。宋高宗建炎元年,為加強對新組建軍隊的訓練,頒行樞密院教閱法,“專習制御摧鋒破敵之藝”。
元朝時騎兵為主要兵種,因此閱兵主要是檢閱騎兵的馬術,以及對弓箭、馬刀、標槍和戰斧的使用。
明朝三年一大閱
明朝的閱兵, 每年年終考閱一次,三年大閱一次,也稱“小閱”和“大閱”。朱元璋十分重視部隊的訓練,他頒發《教練軍士律》,要求高而嚴,賞罰分明,從制度上保証了軍事訓練的質量。永樂時期,特別重視加強在京各營的軍事訓練。在京軍三大營中,專門編制管操官掌管軍事訓練。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