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專家訪談:創新驅動是決定我軍前途命運的關鍵【2】

 
2016年03月21日09:30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原標題:專家訪談:創新驅動是決定我軍前途命運的關鍵

記者: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以重點突破帶動和推進全面創新。您怎樣認識“五抓”的內涵及其關系?

顏曉峰:抓理論創新、抓科技創新、抓科學管理、抓人才集聚、抓實踐創新,是習主席在人大解放軍代表團重要講話的主體內容,指明了推進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主要抓手,體現了以強軍目標引領軍事創新的特點規律,具有很強的科學性、針對性、指導性。

理論創新是先導,為強軍興軍提供科學理論支撐。科學的軍事理論是強軍興軍的行動指南,融入軍事實踐之中,就是戰斗力。大力推進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創新,是實現強軍目標的必然要求和理論先導。習主席國防和軍隊建設重要論述,是馬克思主義軍事理論創新的最新成果,是十八大以來國防和軍隊建設取得歷史進展、創新發展的科學指導。不斷開創強軍興軍新局面,就要加深學習、著力踐行、不斷豐富這一軍事理論創新成果,加快形成具有時代性、引領性、獨特性的軍事理論體系。

科技創新是核心,為強軍興軍提供物質技術支撐。科技創新及其在軍事領域的應用,是戰爭形態轉變的技術動因,信息化戰爭是現代信息技術的產物。習主席深刻指出,現代高新技術武器裝備是大國地位的重要支撐,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利器。因此,我軍必須高度重視戰略前沿技術發展,通過自主創新掌握主動。既要敢於亮劍,也要善於鑄劍,加快構建適應信息化戰爭和履行使命要求的武器裝備體系。

科學管理是保障,為強軍興軍提供秩序效能支撐。創新在很多情況下是科學管理的結果,科學管理是創新的條件,同時軍事管理本身也需要創新。軍隊能不能打仗、打勝仗,科學管理起著關鍵作用。目前,軍隊創新驅動的發動機和車輪運轉得還不夠高效,與科學管理的水平不高有很大關系,例如某些部門和單位粗放式、隨意性、低效率的管理方式。要更新管理理念、完善管理體系、優化管理流程,推動我軍向質量效能型轉變。

人才集聚是基礎,為強軍興軍提供主體力量支撐。人才是創新的核心要素,軍事創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軍事人才所引發推動的,軍事人才的數量和質量決定著創新驅動戰略的成效,影響著強軍興軍的進程。隨著我軍武器裝備和新型作戰力量快速發展,人才匱乏問題將越來越突出,加緊集聚大批高端人才是推動我軍改革創新的當務之急。要把聯合作戰指揮人才、新型作戰力量人才培養作為重中之重,努力培養造就宏大的高素質創新型軍事人才隊伍。

實踐創新是目的,為強軍興軍提供轉化落實支撐。馬克思的哲學是實踐的哲學、改變世界的哲學。創新無論有多少環節、多少機制,最終都必須轉化落實為實踐創新,不能隻停留在口頭上、止步於思想環節。抓實踐創新,就是要堅持問題導向,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中實現創新。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實現新跨越,需要破解這樣那樣的矛盾、攻克大大小小的難關,這就要激勵全軍官兵爭當創新的推動者和實踐者,使謀劃創新、推動創新、落實創新成為全軍的自覺行動。

記者:習主席要求把創新擺在我軍建設發展全局的重要位置,怎樣才能貫徹落實這一戰略定位?

顏曉峰:首先要讓新發展理念深入人心,成為我軍各級領導、廣大官兵的自覺共識。要從發展方式轉變的歷史規律和軍事革命發生的內在邏輯,從經濟社會發展戰略與國防和軍隊發展戰略的統一布局,從我軍建設發展面臨的形勢任務和主要矛盾等方面,深刻認識習主席要求國防和軍隊建設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理論根源和實踐依據。要破除安於現狀的守成思維、因循守舊的習慣思維、怕擔風險的利己思維、為官不為的消極心理,各級領導帶頭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推動創新、支持創新、引導創新,讓創新創造在軍營蔚然成風。

要以強軍目標為引領,統籌改革強軍和創新興軍,堅持戰斗力標准,形成讓創新在全軍蔚然成風的動力機制。創新是發展動力,形成和產生創新、擴散和強化創新,是一定思想觀念、體制機制的產出,同樣要有動力驅動。強軍目標確定了創新的目標驅動,為實現強軍目標而堅定實施創新戰略。改革強軍激活了創新的內在動力,消除阻礙軍事創新的體制羈絆,改革創新相得益彰。戰斗力標准作為創新發動、創新指向、創新深度、創新檢驗的最高准則,保証了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成為謀勝今天、制勝戰場、決勝未來的堅實舉措。

要大力弘揚創新文化,在強軍興軍新征程中打造具有高度創新能力的軍隊。軍事領域最需要創新,軍事創新能力決定軍隊強弱勝敗,創新文化是強軍文化的重要構成,是創新能力的精神要素。要按照習主席要求的那樣,尊重官兵主體地位,發揮官兵首創精神,激發官兵銳意創新的勇氣、敢為人先的銳氣、蓬勃向上的朝氣。創新文化存在於軍隊建設的各個方面、表現為各種形式,要把創新文化和制度保障統一起來,切實使創新成為我軍發展壯大的不竭動力。

(採訪對象:國防大學馬克思主義教研部顏曉峰研究員)

(責編:黃子娟、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