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專家訪談:創新驅動是決定我軍前途命運的關鍵

 
2016年03月21日09:30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原標題:專家訪談:創新驅動是決定我軍前途命運的關鍵

3月13日,習主席在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強調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下大氣力抓理論創新、抓科技創新、抓科學管理、抓人才集聚、抓實踐創新,推動國防和軍隊建設實現新跨越。怎樣深入理解習主席這一關於國防和軍隊發展動力、發展機制、發展戰略的重大戰略思想?記者採訪了國防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顏曉峰。

記者:“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也是國防和軍隊建設的關鍵時期。在“十三五”開局之年,習主席提出把創新擺在我軍建設發展全局的重要位置,背景和意義是什麼?

顏曉峰: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列在五大發展理念之首。習主席強調,要著力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抓住了創新,就抓住了牽動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牛鼻子”。這表明,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與之相適應,發展動力要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創新驅動作為“十三五”乃至更長時期的國家發展戰略,是規律所驅、大勢所趨。

軍隊發展戰略與國家發展戰略密切相關。國家層面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從發展環境、發展趨勢、發展機制等方面,決定了新形勢下國防和軍隊建設,必須從主要依靠數量規模轉向創新驅動,全力增強創新對於強軍興軍的推動力度,著力提高創新對於戰斗力、制勝力增長的貢獻程度,系統培塑創新對於國防建設質量、軍隊運行效率的促進功能。

創新驅動表明了國防和軍隊現代化的主導要素和內在動力,反映了世界新軍事革命加速發展的必然要求。信息化戰爭是科技創新運用於軍事領域的產物,導致戰爭時空特性變化、制勝機理改變。何以打贏,唯有創新,創新是強軍之道、制勝之基。圍棋人機大戰,AlphaGo對李世石的勝利,說到底,是科技創新的勝利。要推進從武器裝備到戰法訓法、從軍事理論到戰爭准備、從體制機制到人才培養的全方位創新。盲目自大、故步自封,隻能拉大與強敵的差距,決不可能穩操勝券。

記者:習主席強調:“創新能力是一支軍隊的核心競爭力,也是生成和提高戰斗力的加速器。”這是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基本依據,扭住了軍隊競爭力和戰斗力的關鍵,應該怎樣深入理解把握?

顏曉峰:軍事競爭體現在軍事領域的方方面面,其中,核心競爭力是創新能力。這種創新能力首先是國家創新能力,國家科技創新能力決定了軍事科技創新能力、武器裝備研發能力,決定了軍隊在世界軍事競爭中的地位高低﹔國家改革完善軍事制度、構建新型軍事力量體系的能力,決定了軍隊的體制競爭力。從軍隊自身看,軍隊建設的各個領域,從軍事理論、軍事訓練到軍事管理、軍事保障,軍隊體制的各個層級,從指揮機構到作戰部隊,都有創新的要求和空間,都要具有不同性質和內涵的創新能力。創新能力作為軍隊的核心競爭力,是指隨著國防和軍隊發展方式的轉變,創新能力成為軍隊各項能力的第一能力﹔是指在軍隊各項競爭力,如指揮能力、組織能力、作戰能力、協同能力的相互關系中,創新能力賦予各項競爭力以生命和新質。

戰斗力生成和提高有著多種路徑、不同節奏。依靠數量的增加、漸進的過程,也能達到目的,但卻是一個效率不高、速度不快的進程。現代戰爭時間要素不斷升值,既包括進行戰爭,也包括准備戰爭。軍事創新通過轉變軍事主體思維方式、改變軍事要素組織方式、調整軍事活動信息方式、提升軍事組織學習方式,就能夠實現戰斗力生成和提高的換擋加速、快速變革。特別是戰爭爆發、戰場較量、實戰對抗沒有預定的時間表,遏制戰爭、防范風險、佔據優勢沒有固定的路線圖,創新加速器就是制勝力。習主席指出創新驅動是決定我軍前途命運的一個關鍵,思想深刻,內涵豐富,拓展了強軍興軍路徑,完善了強軍興軍機制,加快了強軍興軍進度。

(責編:黃子娟、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