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日海外派兵第一刀或不會揮向中國 但威脅陡增

資料圖:美日海上聯演。
人民網北京3月30日電 (邱越)日本新安保法從3月29日零時起開始實施,正式解禁集體自衛權。軍事專家尹卓在接受人民網採訪時表示,日本新安保法事實上完成了對和平憲法的閹割,使和平憲法第九條形同虛設。日本今后海外軍事行動揮“第一刀”應該不會以中國為目標,但對中國的威脅將陡然上升。
不會選中國開“第一刀”
日本新安保法包括1個新立法《國際和平支援法》和10個修正法《和平安全法制整備法案》,共計11部法案。《國際和平支援法》實質是“海外派兵永久法”,旨在鬆綁自衛隊海外軍事行動。該法實施后,日本可隨時根據需要向海外派兵並向其他國家軍隊提供彈藥運送、戰機加油等后方支援。報道稱,這部被稱為“戰爭立法”的法案正式實施,為自衛隊的海外軍事行動鬆綁,標志著日本戰后延續了半個多世紀的“專守防衛”政策終止,成為日本軍事安全政策乃至發展方向的重大轉折點。
尹卓表示,新安保法的實施意味著即使日本不修憲,實際上也已經完成了對和平憲法的閹割,使和平憲法第九條形同虛設。從此,日本可利用集體自衛權,在海外及周邊地區使用武力。尤其針對台海問題,如果美國軍事干預台海問題,日本一定會跟進。
為了讓新安保法案真正落地,日本會選擇在哪開第一刀呢?
尹卓認為,新安保法實施后,日本今后海外軍事行動揮“第一刀”可能會非常謹慎,應該不會選擇容易引起強烈國際反響的目標,尤其會選擇以中國為目標,因為這樣會使其國內輿論力更大,還會引起周邊國家警惕。
“選擇南蘇丹的可能性最大。”尹卓說,日本派駐南蘇丹的維和部隊原本即將到期,但如今日本將維和期限延長至十一月份。借著新安保法實施的機會,日本可能會對這支維和部隊進行武力加強或更換,使其變成一支具有實戰能力的部隊。在聯合國的旗幟下,日本邁出新安保法突破的步子,政治風險相對較小。同時,南蘇丹在亞太之外,日本在此實施海外作戰行動,引起的反響相對較小,不會引起亞太周邊國家的連鎖反應。
開始發展進攻力量 對中國威脅將陡增
在新安保法實施的當天,日本國會就通過了史上最大規模的國防預算,防衛費較去年增加了1.5%,首次超過5萬億日元大關。
此前,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中心副主任廉德瑰在談及日本此次國防預算時表示,這一次日本防衛費的增加的目標顯然是中國。近年來,日本防衛費是一點點逐步增加,整個國防力量的擴張也是漸進式的。
“即使沒有新安保法案,日本的擴軍行動也早已開始了。”尹卓說,日本目前雖然隻有20多萬自衛隊員,但隻要啟動全國動員,短短數月內,就能擴大到100萬人。同時,日本自衛隊在武器裝備方面也在不斷升級。海上自衛隊最大型出雲級戰艦排水量已達2萬多噸,如果再購買美國的F-35B艦載機,便可成為名副其實的航母,這已突破了美國對日本的限制﹔日本空中自衛隊正在F-15J的基礎上研制“心神”戰機,還打算引進四十多架F-35A戰機。如果日本引進了F-35A,將成為亞太地區第一個擁有實戰型五代機的國家﹔此外,日本陸上自衛隊正在建設兩個“尖刀”部隊,即空警團和西普連,打算將其打造成3500人以上的旅級單位。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個部隊都是海外用兵的進攻性力量,說明日本已經開始培養自衛隊的進攻能力。
“日本沒有核武器,目前自衛隊人數也不多,對中國尚不構成致命威脅。但未來,日本對中國的威脅將陡然上升。”尹卓在接受央視採訪時如是說。
尹卓表示,日本實施新安保法是美國鼓動的結果。這樣日本便可派出作戰部隊參與與美國相關的戰爭,而不僅僅為美國提供后勤和經費支持。2005年,“台灣有事”首次被納入《美日安保條約》范圍內。但當時日本尚不能向中國台灣地區出兵。而新安保法案修訂后,日本出兵就變得“合法”了。
雖然如此,美國對日本修憲行為仍一直持批評態度,“畢竟修訂新安保法案和修改和平憲法的意義是完全不一樣的。”尹卓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