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西沙春色映迷彩,滿腔忠誠鑄島礁

——海軍西沙某水警區採訪紀實

閆嘉琪 夏錦
2016年04月22日00:01 |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小字號

4月13日,海軍西沙某水警區琛航島守備隊官兵在主權碑前。閆嘉琪 攝

雲飛浪卷,椰林婆娑。4月中旬,人民網記者登上西沙島礁,走近海軍西沙某水警區守島官兵。西沙的春天已然熱浪滾滾,身著藍白相間迷彩的軍人縱隊巡邏在藍海銀灘,黝黑的面龐滲透著汗珠,眼睛警惕地掃視於島礁和海面之間。

“我從沒后悔過自己的選擇!”五年前,西沙某水警區通信班女兵呂靜僅讀了一個月大學就棄學入伍,主動報名來到永興島戍守天涯。守島的日子苦樂相伴,使命神聖,她愛之彌深。

“上島就是上前線,守島就是守陣地。”記者在西沙採訪時經常聽到這樣一句話,讓我們真真切切地意識到,這些美麗小島並不平靜,這裡是祖國海疆前沿。

“祖國萬歲”

西沙石島老龍頭,“祖國萬歲”四個蒼遒有力的紅色石刻大字映入眼帘時,記者情不自禁瞬間把鏡頭對准了它。

石島全島由岩石構成,與永興島在同一個礁盤上。“老龍頭”是石島上的標志性景觀,一塊大礁石高出海面10多米,狀如“龍頭”。在海水鬼斧神工的打造下,岩壁斜陡濕滑,難以攀援。

“祖國萬歲”位於“龍頭”峭壁之上,如龍目側望小島。

這四個大字的來歷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多年前由提干士兵於東興所刻。在守衛碧海銀灘的最后一年,於東興留戀島上的一草一木和戰友深情。為了表達自己對祖國和西沙的熱愛,他用麻繩拴著自己,讓戰友拉著繩子,懸在峭壁上,用了半年時間,一點點刻下“祖國萬歲”四個大字。從此,一代又一代的守島官兵自覺地給這些大字描紅,表達為國守疆的赤誠之心。

無獨有偶,在西沙最南端的中建島,也有一處“祖國萬歲”的大字。

據悉,早期守衛中建島的官兵從礁盤上撿來20多噸珊瑚石,堆砌了“祖國萬歲”四個大字。2010年9月,超強台風“凱薩娜”狂飆肆虐,從島上卷走60厘米厚的珊瑚沙,“祖國萬歲”四個石砌大字也被吹得無影無蹤。守備隊隊長李萬波帶隊巡邏時被沙灘上深深扎根的海馬草吸引,突發奇想,要是能用海馬草種字,豈不就不怕風吹了?

於是,紅莖綠葉的海馬草被賦予了神聖使命,在官兵們省吃儉用省下來的淡水澆灌下,在銀灘戈壁拼出國旗圖案和“祖國萬歲”字樣。官兵們每次巡邏經過這裡,都要向這面特別的國旗敬禮!

西沙的雷達熒屏經常敵情閃爍,祖國在官兵心中的分量不言而喻,“愛國愛島”的信念早已融入西沙官兵的骨髓。

西沙的島礁很小,面積最大的永興島也僅2.1平方公裡。駐島軍人站在方寸之地,卻護著萬裡海疆。

天涯情結

“我愛這個島!作為西沙人,我很驕傲!”永興島某連士官長唐二潤對記者說。

唐二潤,兩次被評為訓練標兵,兩次被評為優秀士兵,榮立三等功3次,2015年又被評為“十佳天涯哨兵”。

採訪唐二潤時,已是晚上10點多,勞累了一天的他沒有倦態,只是眼神稍顯憂郁。

他來自農村,初中畢業考上了重點高中。孰料,弟弟遭遇車禍,家裡被迫賣房給弟弟看病,唐二潤的大學夢從此雪藏心底,打工四年后入伍當兵。此后家庭又經歷父親重病、母親重病的連番打擊,雪上加霜。

2013年休假,唐二潤與妻子兩班倒照顧重病的母親。母親出院時,他的假期也僅剩兩天。為了彌補內心對妻子的愧疚,他帶著結婚僅1年的妻子去廬山旅游,不料途中飛來橫禍,一場車禍讓他痛失愛妻,自己也多處受傷,左腿大腿重傷,肌腱斷裂。

一系列的變故,特別是妻子的去世,讓這位好強的漢子精神幾近崩潰。

“挺感激部隊,關鍵時刻是部隊首長和戰友幫助我解決困難,撫平創傷,挺過難關!”回憶起並不遙遠的苦痛日子,他首先感謝的是部隊。

“上島之前聽說這裡是個鳥不拉屎的地方,來了之后感覺比我想象中還要好一些。” 他回憶初到永興島時說。

令人驚訝的是,從18歲入伍一直到現在的12年多來。唐二潤不但沒離開西沙,也沒調離過永興島,甚至沒有換過連隊。連水警區領導都對此難以置信。

“我舍不得這裡。每次休假回家或到三亞辦事,短暫的新鮮感一過,我就覺得心裡空落落的,還是想回到島上。”

“在西沙當兵十多年,你后悔當初的選擇嗎?”“不后悔!”他的回答沒有一絲猶豫。

西沙群島自然環境惡劣,記者本以為守島官兵應該更迭頻繁。實地採訪卻發現,很多士兵與唐二潤一樣,如釘在小島的鐵樁,駐守西沙時間少則四五年,多則十多年,吃苦不少,卻不言離開,還常有人為不能繼續留島而痛哭流淚。

西沙某水警區中建島守備隊隊長李輝告訴記者,2014年,中建島上有個名叫王少輝的士官,服役16年,仍強烈要求繼續留在島上,終因編制限制無法如願。退伍離島的時候,他哭的撕心裂肺。同樣的故事曾在很多士兵身上發生。

“請說實話,你願意繼續留在西沙嗎?”在永興島,記者向4名女兵問了同樣的問題,答案是清一色的“願意”。這些穿著迷彩服、留著齊耳短發的女兵們與普通女孩兒有完全不同的生活。她們像男兵一樣在炎炎烈日下摸爬滾打,黑了皮膚,卻絕不服輸。

一日西沙人,終生西沙情。官兵們在這裡結下了難以割舍的天涯情結。

西沙流傳著這樣的說法:待一天是天堂,一周是人間,一個月便是地獄。西沙官兵初到島上時都曾經歷過這樣巨大的心理落差。但在島上待久了,這裡又變成了他們真實而溫暖的家。

如今,島上的生活與過去相比已是天壤之別。官兵們每天能吃到新鮮蔬菜,營房配上了空調,島上有了手機4G信號和電視信號,業余生活更加豐富。永興島上修建了一條北京路,被稱為“三沙王府井”,是小島上最繁華的地方,路邊有銀行、超市、郵局,還有咖啡店、奶茶店等。

永興島上還建起了三沙市第一所學校——永興學校。記者採訪時,看到幼兒園小朋友正在玩彩泥。校長李贊宗告訴記者,學校解決了西沙駐島軍民的適齡子女入學問題,目前已有27名學生。

盡管如此,島上的生活依然艱苦,“四高、兩缺、一多”(高溫、高濕、高鹽、高日照,缺泥土、缺淡水,多台風)的惡劣自然條件未變,官兵與親人長期兩地分居的情況未變。

在永興島碼頭,主權碑旁邊的一面牆上刻著“愛國愛島,樂守天涯”的標語,這8個字正是今日西沙精神的高度概括。

“在種種艱難困苦的考驗下,西沙官兵濾盡私心雜念,濡染天涯情結,升華理想追求,以特有的堅忍和剛毅,扎根南海、艱苦奮斗,形成了西沙精神的風骨品質。”西沙水警區政委柯和海如是說。

(責編:王政淇、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