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外媒:美在南海首先退讓才可能避免事態嚴重升級

2016年05月12日15:4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據外媒報道,鑒於南海仲裁案預計將在未來幾周內做出裁決,對此,美國近來加快了在南海問題上“煽風點火”的速度。在本月5日,中國海軍6艘戰艦開赴南海,與南沙守島部隊聯合軍演之際,“美國之音”甚至借美國防務專家的口叫囂,稱“美軍‘應不惜一戰’阻止中國建造黃岩島”。美國《福布斯》網站8日更是由此事提出一個聳人聽聞的觀點:中國可能會像伊朗一樣封鎖南海。

  然而,美國一味對抗的姿態引來了美國內部及盟友們越來越多的批評聲。多家外媒或刊文,或援引專家觀點評論認為,美國的對華戰略存在問題。“中國在南海的人造島並不危及美國的國家安全,但美國卻在南海花費巨資投入不必要的糾葛中。美國應該做出妥協,避免與中國在南海陷入不必要的對抗。”美國《國家利益》雙月刊網站刊文稱。

  【“最好從不必要的糾葛中脫身”】

  英國廣播公司(BBC)網站近日刊文稱,從2013年1月菲律賓就中菲兩國間的南中國海爭端啟動強制仲裁程序后,南中國海仲裁案得到空前關注。南中國海局勢日益“風高浪急、矛盾叢生”,似乎離解決爭端的初衷漸行漸遠。即便指日可待的裁決結果如“眾”所願,也無助於爭端的緩解,反而會成為一場沒有贏家的爭斗。

  “美國並非南中國海的利益攸關方,除了公開和私下裡要求中國遵守仲裁、與盟國持續進行航行與飛越自由的努力外,美國不具有空海、地緣和時間優勢,難以支撐太久。其動機其實很明顯:除挑戰中國的主張,向中國施壓之外,更是向世界尤其是其盟友邀功,為日后自己撐不下去時‘全身而退’做好鋪墊。”BBC稱。

  然而,美國當局卻不這麼看。

  “美國是時候超越象征姿態、發起強大的‘海洋自由行動’了。”英國《金融時報》近日刊登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主席約翰·麥凱恩的文章叫囂稱,美國應當提高航行自由行動的節奏和范圍,以挑戰中國的海上主張,增加美國戰艦在南中國海的航行天數。應當擴大聯合巡邏和演習,並繼續執行海洋監視巡邏,以搜集整個西太平洋的情報。

  台灣東森新聞報道,美國前國防部長黑格日前針對南海仲裁案表示,若菲律賓與中國任一方不遵守判決結果,將會意味著“在廣為各界接受的、和平解決爭端的國際秩序中出現危險的開端”。

  “伊朗威脅要關閉海上石油要道,中國在南海會不會也這麼做?”《福布斯》網站8日以此為題發表文章稱,伊朗近日的舉動似乎是中國未來在南海採取行動的“先兆”,特別是在中國加強填海造地等“軍事活動”的背景下。

  “美國有必要表明解決南海問題的決心”,日本共同社報道,美國前海軍作戰部長喬納森·格林納特日前表示,應探討在南海舉行美軍與日本自衛隊訓練級別以上的聯合行動,並強調了繼續展開“航行自由”行動的必要性。不過,他也指出,為避免過度刺激中國,最好先從人道主義救援和救災行動入手。

  不過,雖然美國不斷發聲並抹黑中國,然而從其國內到國際上,卻依舊有很多人並不買賬。美聯社報道,眾議院外交委員會資深眾議員、民主黨人士謝爾曼就對奧巴馬政府的南海政策進行了強烈的批評,指出奧巴馬政府夸大存在主權爭議的南海島礁的重要性,批評五角大樓夸大中國的威脅。

  而據BBC報道,前美軍太平洋司令洛克利爾也稱,美中無法靠軍事解決南海問題,南海問題要冷靜下來,避免誤解誤判,必須持續對話。“南海問題終須雙方妥協,改變情況”,洛克利爾說,應讓中國在區域之內、現行國際機制下有更多發揮空間、發聲管道與角色,而美國則要確保這一改變能為世界及區域盡可能地帶來繁榮與和平。

  最新一期美國《全球策略信息》雜志刊發的其華盛頓分社社長威廉·瓊斯的署名文章指出,美國政府竭力介入南海問題的挑舋政策是當代的“炮艦政策”,亟須改弦更張。

  “盡管美國政府用‘捍衛航行自由’等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為其海軍艦艇在南海的挑舋行為辯解,但實際上其理由比19世紀歐洲侵略者的炮艦停留長江口的行為更站不住腳。”該文稱,美國對中國領海的侵犯,及其在南海地區企圖聯合僅有的幾個盟友搞“迷你北約”,將使南海問題和平解決的可能性降至最低。

  您看完這條新聞的表情是?

(責編:王壹(實習生)、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