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校“導航”:哪些專業帶你“上天入海”?【4】

大連艦艇學院學員在國際賽事上屢獲佳績
軍隊指揮類專業培養目標為海軍初級指揮軍官、潛艇初級指揮軍官,採取“學歷教育合訓、任職培訓分流”的培養模式,即學員在學歷教育院校用4年時間完成普通本科學歷教育和軍政基礎訓練,爾后分流到相應任職教育院校,用10個月時間完成初級指揮崗位任職培訓,培訓結束后統一分配到海軍部隊工作。“合訓”階段第二學年末,學員可根據個人興趣特長選擇兵器科學與技術、儀器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指揮信息系統工程、軍事海洋學、航海技術6個“合訓”專業。
【航海技術】完成普通本科學歷教育和海軍指揮軍官軍政基礎訓練,使學員系統掌握船舶操縱性、船舶動力學、船舶導航系統、海上定位原理等本專業基本理論和知識,了解本專業前沿技術與發展方向,培養學員初步具備解決航海領域一般性技術問題和從事航海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並初步開展航海領域科研活動,為學員終身發展、軍事職業發展和分流階段任職培訓打牢堅實基礎。
【兵器科學與技術】完成普通本科學歷教育和海軍指揮軍官軍政基礎訓練,使學員系統掌握兵器科學與技術領域中的機械、自動控制、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測試技術和武器系統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初步具備運用現代科學方法和工程技術手段處理艦載武器系統領域的武器技術運用、裝備維護和武器對抗等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並有一定武器系統分析與論証、技術革新與創新、科研與學術研究以及知識自我更新等能力,為學員終身發展、軍事職業發展和分流階段任職培訓打牢堅實基礎。
【儀器科學與技術】完成普通本科學歷教育和海軍指揮軍官軍政基礎訓練,使學員系統掌握機械、自動控制、電子技術、計算機技術、測控技術、信息技術、導航技術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初步具備運用現代科學方法和工程技術手段處理航海導航領域的測控技術應用、裝備維護、導航保障與對抗等工程技術問題的能力,並有一定的分析與論証、技術革新與創新、學術研究以及知識的自我更新等能力,為學員終身發展、軍事職業發展和分流階段任職培訓打牢堅實基礎。
【信息與通信工程】完成普通本科學歷教育和海軍指揮軍官軍政基礎訓練,使學員系統掌握電磁頻譜知識、電磁環境知識以及作戰信息獲取、傳輸、處理與應用的理論基礎,培養學員能夠熟練掌握運用信息化武器裝備所需的信息素質,鍛造學員在戰斗力生成中起主導作用的信息能力,培養學員基於信息技術優勢的創新能力,為學員終身發展、軍事職業發展和分流階段任職培訓打牢堅實基礎。
【指揮信息系統工程】完成普通本科學歷教育和海軍指揮軍官軍政基礎訓練,使學員系統掌握軍事信息獲取、傳輸、處理,信息安全與對抗等指揮信息系統的基礎知識,養成綜合運用知識進行科學研究、探索和創新的良好素養,培養靈活的理性思維、快捷正確的事件判斷能力,初步具備從事作戰信息獲取傳輸與處理及其應用的工作能力,為學員終身發展、軍事職業發展和分流階段任職培訓打牢堅實基礎。
【軍事海洋學】完成普通本科學歷教育和海軍指揮軍官軍政基礎訓練,使學員系統掌握軍事海洋學專業基礎理論,了解海洋環境對艦艇作戰及武器裝備使用的影響和評價方法,初步掌握海洋環境信息的獲取、傳輸、分析處理和軍事應用等基本專業技能,培養學員具有把復雜的戰場海洋環境基礎專業知識與海軍信息化作戰、海軍主要作戰武器裝備使用結合起來的能力,緊密圍繞海軍作戰指揮需求,為學員終身發展、軍事職業發展和分流階段任職培訓打牢堅實基礎。
![]() |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