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陸軍第一集團軍演練兩棲登陸作戰 向“懂水戰”躍升

2016年08月29日09:02 |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小字號

海上編隊直航訓練。孫洪強攝

8月中旬,記者來到第1集團軍某師海訓場探營,恰逢他們組織部隊進行兩棲登陸作戰演練。與以往不同的是,在連續31個小時不間斷的攻防較量中,海訓官兵接受了海上游弋射擊、岸海電磁對抗等4類50余項硬指標的檢驗評估。海訓標准由適應性向實戰化轉變,正是該集團軍緊貼戰場需求推動瀕海訓練轉型的一個縮影。

眺望波峰浪谷間的炮火硝煙,記者頗有感慨:以往海訓偏重於基礎課目訓練,誰皮膚晒得黑、誰坐船時間長,似乎成了海訓成績優劣的標准。“‘老乘客’就是‘老水手’嗎?身上沾滿海鹽味,不代表就具備海戰能力。”該集團軍領導坦言,過去有的單位片面地將“下海”理解為“學游泳”“練坐船”,導致海訓標准“偏移”,瀕海訓練在低層次徘徊。為此,他們以陸軍轉型建設為牽引,以戰場視角重塑海訓新標准,推動海訓部隊從“游”向“打”轉變,從“識水性”向“懂水戰”躍升。

掌握“避水咒”,跨越“海岸線”,才能對接未來戰場。為了讓部隊練就陸軍海訓的新本領,該集團軍探索建立海訓新的內容和指標體系:團以上指揮員對在海上何時發起進攻、選擇哪些地方突擊等實戰化課目進行推演﹔分隊軍官要經歷海訓理論、海圖識別等20余項海戰基礎指揮方法訓練﹔戰士則要通曉潮汐、涌浪等10余種水文常識。與此同時,他們以海上直航訓練為突破口,“挂賬銷號”了一批海上訓練險難課目,一舉突破了海上直航極限距離,還進一步規范海上搜救、綜合補給等10余個海訓課目新標准。

標准之變,帶來的是戰斗力水漲船高。兩棲戰車群即將抵近一線灘涂,某團團長朱偉依據海上偵察實時回傳的戰場情報,及時調整作戰部署並傳到各作戰單元﹔特種兵機降至目標島嶼后,利用激光照射系統,精確引導陸航實施空中打擊﹔某炮兵旅濱海列陣,夜間跨海偵察、火炮大偏角側向射擊等一批高風險課目交替上演……穿梭於該集團軍座座海訓場,標准之變讓過去單一的官兵泅渡、裝備“潛游”的海訓場景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在硝煙彌漫的“海戰場”厲兵秣馬。岸海之間,朱偉感慨地說:“以前陸地作戰靠‘鐵腳板’‘車輪子’,現在下海換成‘螺旋槳’‘推進器’,不卡嚴海訓實戰標尺,就磨礪不出鋒利的‘兩棲尖刀’。”(張捷、李勇)

制勝陸海,視線要超越“諾曼底”

■魏 兵

古人鑄劍,有“淬火”之說,是將銅鐵經烈火焚燒之后,再投入水中急速冷卻。水火相濟,方能鍛造利器。穿越戰火硝煙成長壯大的陸軍,加快實現由區域防衛型向全域作戰型轉變,亦應在波峰浪谷間尋找戰斗力新的增長點。

涉水而戰,古來久矣。三國赤壁之戰時就有“南船北馬”之論。西方軍事學家亦曾預言:“陸軍的任務范圍是一個很寬的地面行動頻譜。”二戰時期的諾曼底登陸,更是制勝陸海、兩棲作戰的光輝范例,至今仍被兵家奉為圭臬。然而,時代在變,戰爭在變,今天的陸軍作戰力量越來越多元、越來越立體,多軍兵種聯合作戰也日漸成熟。我們該如何審視今天的“諾曼底”,我們又該在陸海之間打一場什麼樣的仗?

打什麼樣的仗,就應該確立什麼樣的訓練標准。海訓,是一個新的實戰化課堂。“陸上猛虎”闖大海,光“識水性”不夠,更重要的是“懂水戰”,隻有多經淬煉,多嘗“海味”,才能使謀略、戰法、技能、素養,既“接地氣”又“接水氣”,真正掌握制勝陸海的勝利之鑰。

(責編:邱越、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