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長征:危機與中國共產黨的戰略應對【2】

2016年09月27日08:42 | 來源:中國國防報
小字號

記者:中國共產黨又是如何戰勝長征最緊迫的軍事危機的呢?

王曉輝:主要靠因敵制變、靈活用兵。紅軍長征是在敵情異常嚴峻的環境中進行,時時危急、步步驚心。遵義會議后,在毛澤東親自指揮下,紅軍逐漸扭轉了被動挨打的不利局面。第一,中革軍委加強對各路紅軍的統一戰略指揮,使各路紅軍的戰略協同與策應明顯加強。第二,走得巧。紅軍行蹤飄忽不定,牽著敵人的鼻子,使其疲於奔命,正如敵人所說“紅軍轉個彎,國軍跑斷腿”。四渡赤水、佯攻貴陽與巧渡金沙江都是紅軍高度靈活機動作戰的經典戰例。第三,打得活。紅軍避實擊虛,出其不意,迅速吃掉孤立與來圍之敵,恰如紅軍二渡赤水后再佔遵義城,擊潰和殲敵2個師又8個團,俘敵3000余人,取得了紅軍長征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長征勝利証明,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的軍事路線的恢復和發展,是紅軍擺脫困境、革命轉危為安並走向勝利的樞紐。

記者:中國共產黨又是如何堅決而有效地消除了內部的分裂危機呢?

王曉輝:主要的做法有兩條:一是堅守原則,統一軍令,絕不允許槍指揮黨。二是講求斗爭策略,既消除了分裂危機,又有力地維護了黨和紅軍的內部團結。

1935年6月,經過艱難轉戰的中央紅軍與紅四方面軍在懋功勝利會師后,紅四方面軍主要領導者張國燾擁兵自重,個人權欲野心急劇膨脹,以“統一指揮和組織問題”未解決為由按兵不動,並拒不執行黨中央的北上方針,擅自率部南下川康邊並成立第二“中央”。中共中央堅持黨指揮槍的根本原則,對張國燾的分裂行為進行了堅決斗爭。從兩河口會議開始,中共中央重申紅軍指揮權集中於中革軍委手中,要求中革軍委加強對紅二、六軍團和紅四方面軍的行動指導。同時,從維護紅軍團結的大局出發,為爭取張國燾率部北上,中央並沒有向全黨公布俄界會議決定,也沒有開除張國燾的黨籍,將張國燾的錯誤與紅四方面軍廣大官兵區別開來,使全黨全軍同志受到了一次“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教育。在中國共產黨堅決斗爭與講求策略的努力下,張國燾被迫取消“第二中央”,並率部北上,保証了黨的北上抗日方針的實現。

記者:長征中的危機解決,對我們繼續走好新的長征路,有哪些啟示和借鑒呢?

王曉輝:繼續走好新的長征路,關鍵在黨。80年前的長征,面對敵人百萬大軍的圍追堵截,許多紅軍戰士一面喊著“為了蘇維埃新中國”,一面獻出了自己最寶貴的生命。在茫茫草地與寒氣逼人的雪山上,倒下的紅軍官兵手中,常常攥著一張張鮮紅的黨証和最后一次黨費﹔行進在隊伍中的紅軍官兵大多是農民子弟,他們堅信跟著共產黨走才有希望。正是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教育下,各路紅軍面對長征的艱苦卓絕,人心不散、意志不衰、隊伍不垮。長征勝利証明,中國共產黨是紅軍將士的主心骨,是中國革命在驚濤駭浪中駛向勝利彼岸的總舵手。正如毛澤東曾經指出的:“誰使長征勝利的呢?是共產黨。沒有共產黨,這樣的長征是不可能設想的。”

獨立自主,充滿自信,永遠做自己命運的主宰者。回顧長征危機演變,不能不令人得出一個無可推翻的結論:佔據黨的領導地位的左傾教條主義者,既缺乏駕馭中國革命全局的戰略指導能力,更缺乏獨立自主、勇於擔當的戰略膽識。在事關中國革命核心要害等問題上,盲目聽命於外,把自己的命運拱手相讓,給中國革命造成了慘重損失。80年前的長征,中國共產黨在危急關頭,獨立自主地決斷了中國革命的戰略發展方向,這是被中國革命勝利的歷史所証明的﹔80年后的今天,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扎根中國大地、吸納人類文明優秀成果、獨立自主實現國家發展的戰略是正確的,這是被中國社會主義建設輝煌成就所証明的,也是被當今世界所公認的。80年的發展,鼓舞我們的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積攢下的戰略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正如習主席指出的,有了“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裡”的勇氣,我們就能毫無畏懼面對一切困難和挑戰,就能堅定不移開辟新天地、創造新奇跡。(趙利)

(王曉輝:國防大學戰略教研部副教授,大校軍銜,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中國現代軍事思想教研工作。2006年、2010年兩次赴非洲執行援外和聯合國維和任務,獲聯合國維和培訓教官資格証書。曾任《中國軍事百科全書·毛澤東軍事思想分冊(第二版)》編審人。)

(責編:王璐佳(實習生)、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