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兩個8噸多的“大家伙”在每秒7.9公裡左右的速度下完美對接

天地聯手 “天神”牽手

2016年10月20日08:4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19日,神舟十一號航天員景海鵬(左)和陳冬順利進入天宮二號,向全國人民問好並敬禮(攝於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大屏幕)。新華社記者 琚振華攝

“飛船轉30米保持、飛船最后靠攏,狀態正常、對接機構捕獲、對接環開始拉回、對接機構鎖緊完成……”

隨著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指揮大廳發出道道指令,現場雷鳴般的掌聲隨之響起,神舟返回艙的兩名航天員景海鵬和陳冬緩緩豎起了大拇指。10月19日3時31分,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與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成功實現自動交會對接。這是天宮二號自9月15日發射入軌以來,與神舟飛船開展的首次交會對接。

讓兩個8噸多的“大家伙”在每秒7.9公裡左右的飛行速度下,完美地對接在一起,這個過程無異於在太空中“穿針引線”。那麼,這次高難度的太空牽手是如何實現的?與此前任務相比有哪些新特點?兩位航天員在天宮二號內將迎來怎樣的生活?

對接前飛船進行了4次停泊,航天員進天宮要開三道門

在科技人員精確控制下,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經過多次變軌,到達與天宮二號相同的393公裡高的軌道,並於19日1時11分轉入自主控制狀態,以自主導引控制方式向天宮二號逐步靠近。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就對接准備狀態進行最終確認后,神舟十一號開始向天宮二號緩緩靠攏。

對接前,飛船共進行了4次停泊——分別為兩者相距5公裡、400米、120米和30米時。飛船通過敏感儀和通訊設備,檢查位置、距離、姿態是否合適。在120米處的停靠站,如果神舟十一號和天宮二號的設備出現問題,將切換到航天員手控交會對接。

在30米停靠站,神舟十一號的捕獲鎖伸出,卡在天宮的卡板器裡,這樣飛船和天宮就建立了初步的連接。之后,捕獲鎖往回慢慢收縮,將飛船和天宮拉近,當對接環完全對上時,對接環裡的12把鉤鎖緊緊鉤定在一起,完成對接。兩個飛行器建立剛性連接,形成組合體。

自動交會對接實施期間,景海鵬、陳冬並沒有閑著。他們在神舟十一號飛船返回艙值守,密切監視著飛船儀表盤上的各類數據和對接過程,認真執行各種指令發送操作,並通過天地通信系統,迅速准確地向地面報告交會對接實施情況。“儀表顯示,對接完成,完畢。”航天員景海鵬向地面發回報告,地面和天上進行指令的雙重確認。

在兩個飛行器完成浪漫“牽手”后,兩名航天員開始從神舟十一號飛船進入天宮二號。

對接后,兩個飛行器之間的對接機構形成了一個直徑約80厘米,長約1米左右的通道。航天員就是通過這個通道進入到天宮二號中。然而,要進入天宮二號並不容易,需要開啟“三重門”。

根據地面口令,兩名航天員解開束縛帶,從座椅上緩緩起身,首先要打開的是返回艙和軌道艙的艙門,這個過程大約耗時1小時左右。航天員必須先調整艙門兩側的氣壓,才能在安全的情況下打開這兩道門。打開這兩道門后,航天員則需要面對最后一道、也是最難打開的天宮二號艙門。由於對接通道隻有約1米長、80厘米左右粗,航天員想找到一個穩定的姿態開門並不容易。此時,他們會使用手腳限位器幫忙。“神舟十一號報告,已打開空間實驗室實驗艙前艙門,關閉艙門平衡閥。完畢。”“北京明白。”19日凌晨6時32分,景海鵬、陳冬以漂浮姿態先后進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

“北京,我是神舟十一號。”“我是北京,神舟十一號請講。”通過天宮二號實驗艙裡的攝像通信系統,航天員景海鵬、陳冬說:“神舟十一號在空間實驗室向全國人民問好!敬禮!”

(責編:王璐佳(實習生)、黃子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