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宣傳“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有何考量

近日,俄羅斯軍方高調宣布了“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的研制進展和部署計劃,俄媒體也對其快速打擊能力、毀傷力及研發裝備速度等大力宣傳。這項早已對外公布的洲際導彈計劃,選擇在此時報道有何考量?
其一,俄現役的“撒旦”洲際導彈及其核彈頭因為服役時間過長,面臨技術日益落后和老化的情況,更新換代已迫在眉睫。提升戰略導彈的威懾力,可提振國民對於國家安全的信心。
據報道,“薩爾馬特”RS-28重型洲際彈道導彈,是一款針對西歐和美國採用“一體兩型”設計思路的新型戰略核導彈,兩種設計都採用了分導式核彈頭,但針對美國的方案導彈起飛重量更大、射程更遠。因其可攜帶16枚75萬噸TNT當量的核彈頭,或者當量達4000萬噸級單彈頭,媒體渲染稱,一枚便可毀掉一個法國。與之相比,在廣島和長崎投放的原子彈簡直就是“玩具”。另外,“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時速可達1.1萬公裡,採用無尾焰的冷發射方式且能攜帶多達40個誘餌,可以突防現有任何導彈防御系統。如果不出現大的變數,“薩爾馬特”預計將於2018年到2020年間裝備部隊。
其二,俄羅斯從實際行動到宣傳手段上都向美國和其主導的北約宣告,俄完全有能力採取必要的手段維護國家利益。
目前,俄羅斯由於經濟衰退和制裁壓力,無力和美國全面競爭,而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東擴之勢加快,包括“薩德”在內的反導系統相繼部署,對俄造成的戰略壓力越來越大。為避免重蹈因冷戰競爭而被拖垮的覆轍,俄羅斯不願在常規武器領域廣泛鑄矛固盾,於是將有限的財力物力集中運用於“撒手锏”武器上。俄此次高調渲染“薩爾馬特”洲際彈道導彈計劃,正是希望這款“撒手锏”武器發揮威懾作用。
因此,此次不循以往的高調報道,是俄洲際導彈更新換代前,面對北約反導網絡步步緊逼採取的威懾措施。可以肯定的是,“薩爾馬特”導彈一旦列裝,將成為俄羅斯反制北約反導體系的重要戰略武器。
(宮春科 海軍工程大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