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研發未來戰場“致命殺手”:定向能武器【2】

事實上,早在20世紀90年代和21世紀初,美國國防部花在定向能武器發展上的研究經費就高達數十億美元,雖然成果低於預期,但定向能技術一直在穩步發展。
2013年,美國海軍展示了用艦載戰術激光器擊落敵方無人機的能力﹔2014年11月,美國海軍首次在海上用激光武器打擊敵方小艇。目前美國正抓緊研制第六代戰機,將配備用於近距離防身的激光與微波定向能武器,據稱可以實現對敵機的近距離“秒殺”。
那麼,這種高新武器究竟有什麼特殊魅力,能讓世界各大強國都爭相研制發展呢?
適合防御性任務並有望擴展進攻性打擊任務。現代高能激光系統和高功率微波系統最適合運用於防御性任務,且有望擴展運用到進攻性打擊任務。以反導彈的防空激光武器系統為例,當遠程預警雷達捕獲目標時,指揮控制系統發出攻擊命令,由激光器發出光束對目標進行破壞。然而,鑒於大功率激光發射器仍處於研究階段、大氣激光“熱暈”效應還無法有效克服,進攻性激光武器進入實戰應用仍需假以時日。
發射成本低,可以充當高性價比的力量倍增器。與相應動能武器系統比較,定向能武器具有較高的費效比。雖然每套系統的成本不同,但預計每次發射成本隻有1美元到20美元,非常經濟實惠。倘若有新型電力驅動系統可以現場充電,其彈藥量更可以得到大幅度擴充,提升武器平台生存能力。
武器平台多樣化,作戰靈活,潛力無限。定向能武器系統可以集成到各種空基、陸基、海基和潛在天基平台,作戰靈活性極強。根據配置不同,可以前沿部署,也可以從后方使用,並可以配屬執行防御性或進攻性任務。雖然某些類型的定向能武器需要有利的天氣條件,但是大多數定向能武器能夠在各種氣候條件下運行。在某些情況下,定向能武器具有多用途潛力——既是一種武器,同時也是一種潛在的監視、導航、通信設備。
(《解放軍報》2016年12月01日 07版)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