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厲害了!高原邊關用上“氧二代”【5】

2017年03月16日09:04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原標題:厲害了!高原邊關用上“氧二代”

  高原部隊科學用氧標准發布

  吸氧有了“度量衡”

  ■胡紅升

  高寒缺氧威脅著高原官兵身心健康。但其影響究竟有多大,范圍有多廣,從哪些途徑影響,如何降低缺氧帶來的危害……這些問題一直缺乏系統的研究和論証。吸氧是應對高原反應和防治高原病的重要手段,但什麼人需要吸氧、吸多少氧、如何吸氧,全世界都缺乏系統研究。

  科學確定“為什麼吸、吸多少、怎麼吸”,是實施制供氧工程建設的科學支撐。為此,軍委有關部門組織第三軍醫大學、解放軍總醫院、軍事醫學科學院等7個單位近百名專家集智攻關,科學確定《高原部隊官兵吸氧標准》《高原部隊科學用氧指南》。

  課題組不僅要在高原醫學史上首次開展關於用氧標准的大規模人群研究,更要制定出官兵看得懂、用得好,經得起時間檢驗的用氧標准。作為世界上唯一的高原軍事醫學系的學科帶頭人,第三軍醫大學高鈺琪教授受領牽頭這一研究任務時,感到“壓力山大”:“不能制定的標准熱了三四年,基層官兵卻說不實用、不管用﹔標准也不能太復雜,參數多了官兵不好用、不肯用。”

  從科學要求出發,課題組與統計學專家合作,敲定了3650米、3700米、4300米、4500米、5100米5個海拔高度,隨機篩選了1026名參試高原官兵。隨后,研究人員攜帶60余台儀器設備奔赴9支高原部隊,歷時115天,獲得4200余份樣本數據和12.7萬余個檢測參數。

  最終,驗收專家組認為,該研究“明確提出了高原官兵用氧方案,建立了不同海拔高度高原部隊的吸氧模式。在此模式下,吸氧后對官兵精神和體力有顯著改善,停止吸氧后對身體健康無副作用”。

  經過在一線部隊推廣應用,課題組制定的《高原部隊官兵吸氧標准》國家軍用標准於2016年5月5日發布,於2016年6月1日頒布全軍實施。從此,我軍高原官兵用氧步入科學化標准化時代。

  用氧標准在一線部隊試用后,受到官兵歡迎。參照用氧標准,官兵隻需通過“望、聞、問”就能算出急(慢)性高原反應症狀量化評分,通過指夾式血氧儀測量就能得出血氧飽和度,通過指尖採血就能測出血紅蛋白,綜合起來就能知道該不該吸氧、吸多少氧。

  “為什麼是每天吸1次,每次1小時呢?”高鈺琪教授解讀道:“因為按照這個用氧流量才能達到血氧平衡穩定,組織細胞的‘氧債’才能得到償付,機體的氧代謝才能達到均衡。”

  通俗易懂、操作簡便的背后,是專家們的求真精神和良苦用心。由於尚無敏感的、特異的高原低氧損傷標志物,為了確定吸氧效果的評價指標,課題組邀請呼吸、心內、神經、心理、麻醉等領域專家召開了十余次研討會,耗時半年才最終確定低氧損傷的主要評價指標。

(責編:黃子娟、閆嘉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