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精力練大綱不考的“窗口靶”,劃不劃算?

近日,陸軍第41集團軍某旅一連自創“窗口靶”投擲訓練引發爭議,《軍事訓練與考核大綱》裡沒有的內容究竟練不練?
基礎訓練是夯實練兵備戰的基礎工程。今天的《解放軍報》“新聞觀察哨”走進訓練場,選擇一連組織“窗口靶”投擲訓練這組有意義的樣本進行觀察,聚焦備戰練兵中的短板弱項,擷取可供基層官兵參考借鑒的經驗做法。
陸軍第41集團軍某旅一連自創“窗口靶”投擲訓練引爭議
大綱沒有的內容,練不練
■記者 陳典宏 通訊員 李源俊
3月中旬,在陸軍第41集團軍某旅一連手榴彈投准訓練現場,這樣的一幕吸引了記者的注意:上等兵以上人員,正一枚接一枚往一個鐵架子上的方框內投擲手榴彈。
“這‘玩意兒’挺新鮮,有什麼用嗎?”記者問道。
“這是我們自創的立式‘窗口靶’,專給官兵們練投准用。” 連長呂維清給記者介紹,“窗口靶”高約15米,用五根鐵杆劃出五個面積約為1.5平方米的方框,模擬樓房的窗戶。官兵們在30米外以立姿或跪姿投彈,命中第一個框計1分,往上依次加2分,投彈3枚得3分為合格。
呂連長自豪地說,在“手榴彈使用”這一課目中,大綱明確規定了投准訓練內容的目標為“地環靶”。近幾年,一連手榴彈投准的優秀率都保持在90%以上。
“那投‘窗口靶’合格的人多嗎?”“合格率75%左右。”呂連長一邊比劃一邊解釋道,“向垂直地面的‘窗口靶’投彈,力量的使用、力道的把握相較‘地環靶’而言,難度當然更大。”
“幾十米外往建筑物的窗戶投彈,沒兩把刷子還真不行。不過,這都是‘戰場’逼出來的。”呂維清有感而發。在去年的一場處突演練中,“暴恐分子”聚集到樓房內作案,擔任指揮員的呂維清下令實施瓦斯催淚偵測敵情。緊急關頭,一名有著“投准王”之稱的戰士主動請纓。然而,他向樓上窗戶連投兩枚都沒投進去,其中一枚撞上牆壁反彈回來,引起現場觀摩人員一陣哄笑。
摔個跟頭撿個明白。在隨后的復盤總結中,呂維清結合以樓房為主體的巷戰特點,提出了開展“窗口靶”投擲訓練的意見。然而,有人對此持不同意見,覺得大綱並沒有要求訓這個內容,擔心“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大綱沒有的內容,練不練?大多數官兵認為:“仗怎麼打,兵就該怎麼練,‘窗口靶’投擲訓練應該搞,也能夠搞。”綜合大家的意見后,一連立即組織骨干研練“窗口靶”投擲訓練,制定出訓練實施、考核評定等細則。
“‘窗口靶’投擲訓練的效益到底如何?”記者在訓練場上繞了幾圈,回過頭問身旁的下士班長陳慈恩,陳班長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談起了幾天前的一件事:在旅裡組織的戰斗體能連貫競賽中,他和戰友代表營裡與其他單位角逐。頗具戲劇性的是,四營代表組第一個到達終點,結果卻無緣前三甲,而稍后到達的他們最終奪冠。
“在手榴彈投准項中,我們得25分,四營才得5分。”陳慈恩頗為得意地說,“高難度的‘窗口靶’我們都投得准,還怕‘地環靶’不成?”
值得一提的是,一連投擲“窗口靶”的新做法受到旅裡的關注和肯定,日前還組織各連干部骨干前來學習觀摩。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