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影儀?攝像機?這個部隊的書吧來了新“成員”【3】

海軍某潛艇基地模擬訓練中心中士教練員張衍明登上書吧內的“軍營大講壇”,與戰友們一起探討《中國書法藝術初探》,並現場揮毫與戰友切磋。魏穎 攝
把流失的讀者“拉”回來
“軍營大講壇”的開設使這種頹勢徹底扭轉。
魏穎回憶說,最初將“軍營大講壇”設在書吧,目的就是想把官兵吸引過來。基地黨委考慮:“聽演講的官兵多了,說不定會順便翻翻相關的書看看。”
“軍營大講壇”的演講內容涉及南海形勢、戰備訓練、網絡安全、影視作品賞析、音樂鑒賞等五花八門的內容。
某軍械倉庫教導員林凡獨辟蹊徑,通過揭秘《潛伏》《亮劍》等一批優秀影視作品中的人物原型,來講《開國將帥風採錄》,把本來極有可能落入俗套的課題講得妙趣橫生。演講結束后,書吧的軍史和人物傳記類書籍被借閱一空。
某艇員隊部門政委張建與身為歷史老師的家屬合作,通過官兵們聞所未聞的歷史故事,深度剖析了“黨領導改革開放的探索與實踐”。生動的歷史細節,令官兵們情緒高漲。演講結束,很多老士官都來咨詢演講資料出自哪些書,書吧的《小崗村的故事》《激蕩人生》《交鋒三十年》等涉及改革開放的書籍成為熱門。
這些演講似乎都與讀書無關,但因為“軍營大講壇”設在書吧,卻又與讀書脫不了干系。
如今,“軍營大講壇”已經開講80多期,效果顯而易見。
崔健琨的感受最為直接。在當管理員的這段時間,平時來書吧讀書的人一般有十多個。但是在“軍營大講壇”開講的周四晚上,書吧往往擠滿了人,最多的時候能有近百人。
演講結束后,前來聽講的官兵很多就留了下來看看書,或者登錄電子閱覽室,查閱與演講內容相關的資料,進一步加深學習。
“‘場’是物理學概念裡的一種特殊物質,它每時每刻都在產生影響。”魏穎深有感觸地說,“書吧就是一個‘場’,‘軍營大講壇’激活了書吧的這種‘場效應’。”
![]() |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