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西藏軍區某旅“酵母效應”助力鍛造后備勁旅

2018年12月07日09:15 | 來源:中國國防報
小字號

攀雪山,越冰川,過寒潭……12月初,西藏軍區某預備役旅開展冬季極限拉練,官兵生龍活虎,精神振奮,絲毫不受極端氣候和地理環境影響。

駐地分散、動員潛力弱、骨干缺乏,這些因素曾一度制約該部戰斗力提升。“高原預備役部隊不好編組,但隻要編一個就得成一個,讓他們成為‘酵母’,帶動更多打仗型人才走進部隊。”該旅領導說,通過發揮“酵母效應”,部隊戰斗力得到顯著提升。

設立激勵機制,遴選優質“酵母”因子

3公裡跑、軍事知識考核、心理測試……經過層層選拔后,西藏某工程公司職員尼瑪次仁圓了“參軍夢”。令人出乎意料的是,與他同台競技的一些“老預備役”,竟然被淘汰出局。

年初,作為預備役部隊“一號工程”的整組編兵工作如期展開,一項“憑考入隊”的整組選兵機制讓該旅收獲滿滿。然而,就在幾個月前,該旅選兵編配還面臨“無米下炊”的尷尬境地。

負責拉薩片整組編兵任務的司令部參謀張瀟告訴記者,駐地動員潛力有限,雖然可動員人數基本滿足需求,然而關鍵崗位的兵員即使“翻爛”花名冊也補不齊,特別是高炮、工兵等幾個核心戰斗崗位接連出現“用兵荒”。一位來自北方的旅領導如此比喻:“編准配強預備役官兵如同‘發面’,沒有骨干人才這個‘酵母’,面團再大也是發不起的死面。”

問題擺上全旅整組工作會議。旅黨委一班人主動協調拉薩警備區及相關人武部,將民兵與預備役部隊兩個整組計劃對接融合,達成預備役部隊優先編組的共識。與此同時,他們聯合自治區公安、民政、教育等政府部門,推開預備役入隊獎勵激勵機制,鼓勵優秀人才加入預備役部隊。

一石激起千層浪。駐地適齡青年主動申請入隊的熱情普遍高漲,一時間,“用兵荒”變成“擇優選”。該旅順勢糾正以往過多編入地方黨政干部的傾向,將專業對口率、退役軍人編入率作為兵員整組“硬指標”,並推開“憑考入隊”機制,對預征兵員進行擇優選用。不到一個月,50多名優秀專業人才走進該旅核心戰斗崗位。

編兵實打實,兵員個頂個。6月初,該旅組織入隊訓練中期考核,多個專業達到驗收標准,並提前進入協同訓練階段。

創新組訓模式,優化配置“酵母”資源

前不久,一場復雜電磁環境下的聯合防空作戰演練在西藏某市“打響”。來自拉薩、日喀則、山南等地的近百名預備役官兵穿梭於各個防空陣地,在現役官兵的配合下快速捕捉目標、精准命中。裝備出現故障時,他們手到病除,很快讓火炮再次投入戰斗。

“能順利完成此次防空演練,與預備役人員過硬的素質分不開。”旅領導介紹,該旅現役官兵少,部隊分駐西藏多個地區,統一組訓極為困難。為破解這一難題,他們調整組訓方法,按照結對互助的模式優化配置骨干資源,讓現役官兵幫帶預備役官兵、預備役骨干幫帶其他隊員,實現預備役與現役官兵融合式組訓。針對駐地分散的實際,他們還跨區調整骨干配備,讓各個作戰單元實現強弱互補、優化配置。

年初以來,該旅黨委利用指揮演練時機,增設預備役作戰席,定人定點幫帶核心崗位預任軍官指揮訓練﹔預任基層軍官嵌入分隊現役軍官訓練,推動參謀“六會”和“六種能力”同步提高﹔現役士兵與預編士兵結成幫帶對子,在互幫互促中進行專業技能訓練和戰術訓練。

組訓求創新,訓練有后勁。前不久,該旅工兵分隊訓練一改以往黨委機關大包大攬的“保姆式”組訓,向營連“自助式”組訓轉變,組織今年入隊的預備役官兵與現役官兵共同擔任指揮員,培養出一批專業能手,帶動工兵分隊訓練水平逐步提升。

接受實戰淬煉,全面激發“酵母”活性

“嘟、嘟、嘟……”隨著一聲急促的緊急集合哨音劃破夜空,數百名全副武裝的預備役官兵整齊列陣。今年夏天,該旅一場長途機動演練驟然展開。

機動途中,一台牽引車突然“趴窩”,編配在該分隊的某物流公司技術員、預備役上士張成東迅速趕赴現場,從分析故障到拆換維修,僅用10多分鐘就使故障車重新歸隊。而在旅指揮所內,預任軍官與現役指揮員正一起完成情況判斷、作戰籌劃、指揮協同等多個課目演練。

兵在一起練,仗在一起打。該旅領導介紹,像這種預備役與現役官兵同步進行的高強度、實打實演練,在部隊已形成常態。很多預備役官兵感慨:“現役與預備役共同接受實戰淬煉,不僅能提升技戰術水平,還能練出兵味。”

針對以往預備役部隊偏訓漏訓問題,他們依據《軍事訓練與考核大綱》要求和年度軍事訓練計劃,在組織拉動演練、野外駐訓、實彈射擊時,採取同台競技、同頻訓練、同步考核的方式,將預備役官兵視作完整的作戰單元開展組訓。與此同時,在所有參訓官兵中組織“軍事理論行家、神炮(槍)手、體能尖子、隊列標兵”等軍事訓練評比,激勵預備役官兵與現役官兵比學趕幫超。

日前,該旅全體官兵按實戰化要求,人人攜帶戰斗裝具參加拉動演練,現場指揮員隨機出情況,考驗臨機處置能力,大幅提高預備役官兵的實戰能力。

隨著預備官兵參訓率的提升,該旅訓練骨干不斷增多,訓練質量節節攀升。近年來,該旅開展訓法戰法研究和技術革新活動,由預備役和現役官兵共同總結出的訓練研究成果達10余項。(晏良)

(責編:趙苑旨(實習生)、羋金)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