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打通保障鏈“最后一公裡”——

無人系統將刷新未來戰場補給方式

2019年10月15日09:56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原標題:無人系統將刷新未來戰場補給方式

無人系統的快速發展及廣泛運用,使其不但在預警探測、偵察情報、電子戰、火力戰方面優勢突出,而且在后勤保障領域也發揮著獨特作用。由於無人系統“平台無人”且續航時間長,可在危險環境下連續不間斷進行適時、適量、適當的精確保障,尤其是對一線作戰部隊進行彈藥、食品、燃料、裝備器材等物資的末端補給,既可有效解決保障鏈“最后一公裡”難題,又可極大地減少保障人員傷亡。目前,世界主要國家軍隊都在嘗試開發無人后勤裝備運用於戰場保障,在提高后勤保障效率的同時,又節約用於非戰斗任務的戰斗人員數量,將其從繁重、重復的保障工作中解脫出來,專注於作戰任務的完成。

更靈活——

分散前送式補給

分散前送式補給,是指利用運輸型無人作戰平台,由后方保障基地或前進基地、物資補給站等物資集中配置點,輻射、送至一線各作戰區域內遂行任務的部隊。此種方式,以無人運輸車、無人運輸機為主,通常在環境危險、地形條件受限,其他運輸手段難於實施的情況下,用於擴大運送補給范圍,滿足前線部隊作戰所需。在實施過程中,地面無人運輸系統一般採取“跟隨”模式,即由士兵駕駛運輸車在前“領航”,無人運輸車編隊隨后跟進。通常用於距離遠且相對安全的情況下,向各個相對集中行動的部隊實施物資補給﹔空中無人運輸系統一般採取“自主”或“遙控”模式,即無人運輸機按預設航線自主行進,或由后方操作員遙控控制行進。通常在地形、敵情復雜的環境下,用於向相對獨立、高度分散行動的小分隊實施物資補給。在阿富汗戰爭期間,為避免簡易爆炸裝置對地面運輸車輛的威脅,美軍曾運用K-MAX無人直升機向前沿基地和駐守哨所的陸戰隊進行物資補給。該機能根據GPS系統進行定向飛行,也可由地面人員通過遙控裝置遠距離操控飛行,並在人員輔助下完成物資吊裝或投送,每次可吊裝運送物資2噸,每天可送達13.6噸左右。美國海軍陸戰隊駐阿富汗地區總部發言人曾透露:從2012年底至2013年5月,K-MAX無人機在阿富汗的飛行時間超過30000小時,執行了145萬余千克的物資運送任務,相當於600台卡車的運送量。此外,在水下作戰中,大型水下無人潛航器也可擔負物資前送補給任務,它既可以為秘密執行任務的特戰分隊或其他海上平台提供裝備、給養等物資器材的保障,也可以輸送、補充或撤離少量的戰斗人員。

實施分散前送式補給,應根據戰場情況,合理規劃無人運輸平台前送路線或航線,盡可能避開敵威脅區域。在機動作戰中,應加強與前線部隊通信聯絡,實時掌握其位置和物資消耗情況,以便及時調整、規劃無人運輸平台路線或航線,並適當、適量配送所需物資。

更安全——

機動預置式補給

機動預置式補給,是指根據作戰計劃,在預定時間將作戰所需物資提前運送到己方能夠掩護的預定臨時會合點或補給位置,為部隊持續作戰提供不間斷的后勤保障,以減少有人保障力量預先前置補給可能帶來的傷亡。此種方式以空中運輸型無人機、海上無人運輸平台為主,通常在作戰部隊機動途中和進攻方向上的適當位置預先送達,進行跳躍式的連續集中性補給﹔有時也可配合其他保障力量,在作戰部隊后方一定距離上,跟隨機動、隨機設點,而后再實施分散前送補給。在實施過程中,根據敵情威脅情況或補給對象,按照作戰進程和物資消耗預計,無人后勤保障力量稍早於作戰部隊進至預定補給區域,卸載或待機補給﹔如果該區域敵情威脅較大,可與作戰部隊溝通后調整補給點位置,或由無人保障力量在相對安全區域機動待機,待作戰部隊奪控該區域后迅速進入預定補給點。比如,空中無人加油時,無人加油機往往先於有人作戰飛機進入到敵前沿地帶的預設加油區,待機飛行,為往返的作戰飛機進行不間斷的空中加油保障﹔如果敵威脅較大,無人加油機則在有人作戰飛機編隊的伴隨掩護下逼近戰場前沿,在適當空域為其加油后自行返航。在戰場環境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無人后勤保障力量可根據保障平台續航能力,進行超前長時間預置,為途經保障區或在該區域執行任務的其他作戰力量進行連續補給。再比如,大型水下無人潛航器,可秘密潛至距敵岸適當位置的海域建立補給站,為長期在此執行偵察、監視任務或途經該區域的其他無人潛航器進行充電、彈藥補充,同時也可將其他平台獲取的情報信息進行轉存帶回﹔也可為將要在該海區或近岸執行任務的特種部隊進行物資、器材預置以及在行動中的再補給。

實施機動預置式補給,應根據敵情和戰場環境,合理選擇預置補給位置,並與被補給部隊搞好協同,把握好會合與補給時機﹔准確預計作戰物資消耗的種類和數量,確保補充的有效性﹔重視其他作戰力量對無人后勤保障力量的支援掩護。

更持續——

伴隨支援式補給

伴隨支援式補給,是指利用無人運輸平台跟隨作戰部隊行動,協助士兵或戰斗車輛攜帶彈藥、油料、食品和其他裝備器材,有效減輕作戰部隊自攜負荷,使士兵以最大的體力和精力遂行作戰任務,使戰斗車輛以最大的空間攜帶彈藥進行突擊,實現以無人作戰平台的“持久性”支撐有人作戰的“持續性”。研究表明:士兵因負重增加難以保持毀傷能力、防護能力和機動性,作戰效能明顯降低。有資料顯示,如果士兵攜帶46千克載荷,行進20千米,射擊命中率會降低26%,同時會導致士兵身心疲憊。特別是信息化戰爭中,戰斗節奏快,部隊機動頻繁,戰場消耗大,攜帶物資器材多,採用無人運輸平台伴隨保障,可以使部隊更加專注於作戰任務。此種方式,以陸上高自主性無人運輸車輛為主,通常以單個無人運輸車伴隨方式實施,即小型車輛伴隨單兵、中大型車輛伴隨班組(戰斗車輛)行動,但如果地形條件允許,也可以多台無人運輸車輛編隊伴隨戰術分隊行動,擔負整個分隊的物資攜行保障任務。在實施過程中,戰斗群(隊)在前方機動,無人運輸車通過自身的傳感器組件識別被跟隨士兵或戰斗車輛的立體三維影像,對其進行鎖定和跟蹤,自動在側后適當位置跟隨機動或適時停止運動,作戰人員也可通過操控手柄遙控或語音口令等方式對車輛進行靈活控制。2011年11月,美陸軍向駐阿富汗南部的第10山地師配備了4台具有伴隨行動功能的“班組任務支援系統”(SMSS)多功能無人運輸車,協助作戰分隊完成后勤運輸任務。當前,具備“伴隨”作戰能力的無人地面車輛是各國無人保障裝備發展的重點。伴隨支援主要運用於后勤保障領域,未來隨著大型戰斗車輛自動化后,還有可能執行火力伴隨支援任務,戰斗時前出進行先導突擊。

實施伴隨支援式補給,應根據任務和地形條件合理選擇不同運動類型(輪式、履帶式等)的無人運輸平台,並根據需要採取自主伴隨與遙控、有人駕駛模式相結合的方式實施。(趙先剛)

(責編:陳羽、岳弘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