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軍事

瞄著戰場發起科研沖鋒

2022年08月31日09:58 | 來源:解放軍報
小字號

電子科學學院學員在課堂做實驗。楊柳攝

電子科學學院科研人員在做實驗。李沛秦攝

電子科學學院科研人員在做實驗。李沛秦攝

朝陽東升,陽光透過梧桐樹映照在國防科技大學電子科學學院“鐵塔樓”上,“強國必須強軍,軍強才能國安”的紅色標語格外醒目。

一滴水,折射太陽的光輝,一個群體,展現強軍興軍時代風貌。多年來,從湘江之濱出發的一批批軍隊科研工作者,著眼回答“勝戰之問”,“追著硝煙”搞教學,“聞著戰味”鑽科研,加強核心關鍵技術攻關,精心培育能打勝仗之才,努力在強國強軍中書寫輝煌篇章。

向戰創新,鑄造國之重器

2020年7月31日,習主席宣布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這一天,比計劃提前了半年。

自主發展、獨立運行、安全可控,既是北斗系統的特色優勢,又回應著統帥的殷切期望:“要牢牢扭住國防科技自主創新這個戰略基點,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努力在前瞻性、戰略性領域佔有一席之地。”

用科技賦能戰斗力,是電子科學學院北斗團隊探尋制勝的密鑰之一。他們一方面著力突破核心關鍵技術,一方面瞄准實戰需求,推動科研成果直通戰場。

“把北斗模塊裝進手機中。”2012年,留校任教的李井源立下誓言。從讀書到任教,他見証了北斗用戶機性能不斷提升的過程,深刻感受到科技強軍的力量。

幾年后,李井源所在團隊著手迭代升級北斗系統。為解決部隊反饋的用戶容量受限、信息發送偶發性不穩定等問題,突破衛星導航核心技術瓶頸,團隊主動請纓,挑戰這塊難啃的“硬骨頭”。沒有資料可參考、沒有經驗可借鑒,他們就一遍遍做方案,一次次做實驗,加班加點成為家常便飯。

經過無數次設計、試驗,飽嘗成百上千次失敗、迷茫后,團隊實現了系統關鍵技術突破,使得北斗用戶機終端更加小型化、滿足千萬量級用戶需求,憑借體積小、重量輕、穩定性高、續航時間長、傳輸語音圖片清晰等優勢,科研成果迅速應用到部隊。

“部隊需要什麼,我們就研制什麼。”團隊某技術負責人劉文祥告訴筆者,應用於各種導航裝備的某核心芯片,70%由團隊研制生產,並全部實現了自主可控﹔衛星抗干擾、系統高精度測量等重大技術瓶頸先后被攻克﹔提高車輛、船舶和無人機平台定位與測向精度的精准導航測向系統均出自團隊之手……

這是學院一代代科研工作者在科技強軍征途中書寫的亮眼答卷。去年,由電子科學學院北斗團隊主持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北斗三號系統級試驗床等系列創新成果,在首屆北斗規模應用國際峰會正式亮相。未來,這項成果將會全面促進行業領域規模應用。

向戰執教,課堂對接戰場

“我們小組實現了從無人機偵察視頻中自動檢測坦克、人體目標。下一步計劃對模型進行輕量化改造,以適用於更加復雜的實戰環境。”前不久,在“信息工程綜合設計”實驗課程答辯會上,學員田紀龍走上講台,一邊演示實踐成果,一邊有條不紊介紹技術方案。

高品質特色課程聚焦軍事前沿,實裝演訓和對抗式畢業設計“硝煙彌漫”……一系列務實舉措讓課堂無縫對接戰場,體現了電子科學學院全面重塑課程體系和教學模式的生動實踐。

“國防科技研究不僅要頂天,還要立地。”學院牢牢把握“仗怎麼打,教員就怎麼教”的鮮明導向,構建“以作戰需求為牽引”課程體系,按照“緊貼實戰、理技融合、技戰一體”原則,全面重塑教學內容、培養方案等向實戰聚焦的新型課程體系,推動課堂與戰場對接,面向實戰育人才。

那年深冬,為獲取某新型設備的性能數據,學院教授雷菁帶領課題組輾轉深入某偏遠基地。在嚴寒氣候下,他們一連多天熬夜採集電磁干擾信號,白天則對信號進行緊急處理和分析。從試驗場返回后,他們趁熱打鐵,完成了某項技術在戰場應用的教學案例試點任務。

筆者看到,專業實驗室內,學員們正使用“穿牆雷達”“多模融合目標識別方艙”等“戰味”濃郁的教具開展實驗﹔教室裡,副教授蔣彥雯結合講台上的導彈模型,正在講授“精確制導系統原理”。她告訴筆者,這門課凝聚了實驗室沉澱多年的技術精華。

教學科研處參謀龔廣偉列出了這樣一組數據:近年來,學院精選40多個典型軍事案例充實到各門課程﹔學員立項大學生創新訓練項目100余個,其中90%以上都是針對一線部隊反饋的實際問題﹔學院已上線的60多門網絡課程全部根據一線部隊提供的“需求清單”制作而成,選修官兵已達數十萬人次。

向戰服務,錘煉打贏招法

西北戈壁,戰機轟鳴。在空軍某部一場實戰練兵中,電子科學學院科學家團隊主導設計的創新戰法可行性正在緊張驗証。

“自己先懂得明天的仗怎麼打,才能教會學員怎麼打好明天的仗。”科學家團隊副組長、研究員施龍飛已從事教學科研工作數十年,但當他真正走進“中軍帳”,內心仍受到了不小的震撼。

“以前也參加過大項軍事任務,但大多是在外圍。”施龍飛說,在這次演練中他發現,無論從作戰概念創新到核心戰法提出,從科學計算到指導任務部隊完成裝備改裝測試,還是從演習規則制定到紅藍軍協同,從演習推演到輔助首長現場指揮,每一個環節都要精准對接,不能有絲毫偏差。

與施龍飛一樣,盧中昊、馬佳智等科學家團隊中的教員及研究生學員,也都化身為“戰斗員”,走進由自己牽頭主導的戰場中,接受“硝煙”洗禮。

某次赴部隊調研時,某實驗室研究員文貢堅組織團隊攻關,很快就提出優化打擊精度的軟件開發方案。解決問題不算難,難的是要滿足戰場嚴苛復雜的環境條件。根據官兵反饋意見,團隊多次進戈壁、上海島,獲取第一手數據,經過近兩個月刻苦攻關,終於有效提高了該技術方案的戰場適用性。

“謝謝你們對試驗任務的指導把關”“希望我們能建立長期密切的聯系”……一聲聲來自基層部隊的感謝,是對學院教研人員深入演訓一線,著眼實戰需求推進教學科研能力提升的最大肯定。

如今,一批批科學家團隊成員,奔波於打通裝備技戰術服務戰場的“最后一公裡”,踐行著“一切工作都必須堅持戰斗力標准,向能打仗、打勝仗聚焦”的錚錚號令。(張照星 方姝陽)

(責編:陳羽、梁秋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