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人民网>>军事>>正文

中俄联合研制重型直升机 基于米-26适应高原气候【2】

2015年01月20日12:36  来源:钱江晚报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中俄联合研制重型直升机 基于米-26适应高原气候

基础:

中国已掌握第三代直升机技术

“其实,直升机技术比固定翼飞机更复杂,世界上能造直升机的国家比能造固定翼飞机的要少,目前国外掌握重型直升机整套关键设计技术的国家仅有美俄两家。”

军事科普作家张明表示,中国直升机工业起步晚,基础差,积累不足。在外界看来,大量投产的直-8和直-9都是从法国引进专利生产的,直-19也是直-9的深度改进型,仅有武直-10是完全从零开始自主研发的。

“相对于小吨位直升机,重型直升机由于尺寸大、重量大、旋翼转速低、结构及系统复杂,在设计、制造、使用上会有一系列新的技术问题。”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型号副总设计师、AC311直升机总设计师李家云透露,我国已成功研制AC313、AC312、AC311等直升机,技术上已达到第三代直升机的技术水平,“因此,我们已经具备了发展重型直升机的技术基础。”

蓝图:

为高原和热带而生,并非简单拷贝米-26

早在2010年,俄罗斯直升机公司执行总裁安德烈·希比托夫就在发布会上宣布俄中将共同研制30-35吨级直升机的决定。

从近几年的报道中可以发现,中俄合研的这种重型直升机方案,块头越来越小,越来越务实。

2013年8月,俄中总理定期会晤筹备委员会俄方主席、俄副总理德米特里·罗戈津与中方会谈后表示,俄中或联合研发载重量为米-26两倍的超重型直升机。

而在2014年11月的珠海航展上,与会的俄直公司总经理亚历山大·米谢耶夫公开表示,中俄合研的重直项目将于两三个月后签署合同,并在2015年2月前确定直升机气动外形与飞行性能参数。

米谢耶夫称,该机型是在米-26T的基础上发展的,其起飞重量和载重量都比米-26小一些,但却装备米-26的D-136型发动机,因此推重比和机动性将优于米-26。

而俄媒的最新报道将该机描述为“起飞重量38吨、载重量在15吨以下,能在高原和炎热气候条件下使用”,并非米-26的翻版和简单改进。

(本报记者 屠晨昕)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张瑶(实习生)、闫嘉琪)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