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人民网>>军事>>正文

外国专家:中国更西方化 想回避与美国直接冲突【3】

2015年06月04日08:45  来源:环球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外国专家:中国更西方化 想回避与美国直接冲突

中西海外合作有机会

环球时报:您是乐观主义者还是悲观主义者?

杜懋之:我从中欧关系的视角看,更算是乐观主义者。中欧现有安全合作几乎为零,在中东及东欧等地区的联合反恐,包括撤侨在内的人道主义合作,是中欧安全合作的重要支点。中国从利比亚大撤侨之前,曾和英国使馆提出分享非战斗撤侨行动的实践经验。在撤侨和人质营救行动中使用过军事力量的美国、法国和以色列,也接到中国的请求。而且,从利比亚撤出的一些中国公民在没有任何身份证件的情况下,欧洲国家同意他们入境。这都是相当积极的方面。

环球时报:那么站在中美关系的立场上,您就成了悲观主义者?

杜懋之:我站在中立的立场上说,相较中欧关系,中美关系在表层之下有一些潜在层面,内涵更复杂。这又回到我刚才说的,中国的全球性政策和地区性政策有一定差异,虽然这个差异在缩小。现在在南海,中美监视和反监视的冲突比较明显。我认为中国想回避直接冲突,美国则有更明确的日程和时间表。

之前一段时间,南海已淡出舆论。今年年初美国智库提出关切,国会议员写信给总统,2月南海问题进入国会首要议程,5月克里访华和香格里拉对话会,6月有中美战略对话。你觉得现在言语冲撞激烈,其实香会只是整个日程的一环,9月中国国家主席访美才是高潮。这意味着,美国想用4个月时间管控南海动态。

环球时报:管控不力会不会导致直接冲突?

杜懋之:我认为南海局势现在处于一个升级状态,需要有一个缓和。地区各国之间现在还没有一个危机管控的稳定机制,关键时候,需要有人迈出能够让局势稳定下来的一步。

环球时报:那会是谁?

杜懋之:我不知道。中美之间目前还是有一个危机管控机制的。但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政策和反应是美国导向的,而中美间在地区层面的互动势必冲击中国和其他东南亚国家的关系,中国和这些国家之间也需要有一个危机管控的可靠机制。 (刘畅)

上一页
分享到:
(责编:娄杨宣(实习生)、闫嘉琪)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