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人民网>>军事>>正文

外国专家:中国更西方化 想回避与美国直接冲突

2015年06月04日08:45  来源:环球网  手机看新闻
原标题:外国专家:中国更西方化 想回避与美国直接冲突

中国海外行动的规模和频率急遽增加,近年来吸引国际关注的几次撤侨是最显著的例子。这种基于保护公民和资产需求的力量投射,很多时候被外界视为中国目标明确的战略性扩张。丹麦驻华盛顿使馆外交安全事务主管帕雷罗-普莱斯纳和瑞典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资深研究员、中国和全球安全项目负责人杜懋之(Dr Mathieu Duchatel),则在新作《中国的有力臂膀——保护海外公民与资产》中写道,中国的海外行动是由企业和人员“走出去”倒逼而来,海外力量建设也并非出于通盘战略规划,而是基于单一地区的具体利益需求。不过,这一过程正在重新塑造中国的外交和安全政策,也将给世界安全秩序带来深刻影响。该书发布会在第14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举行,会后,《环球时报》记者对杜懋之进行了专访。

企业及人员遭遇的安全危机把中国卷入海外行动

环球时报:一国保护海外公民和财产安全的行动,属日常性事务。中国在这方面的动作为什么引起了您的兴趣?

杜懋之:集中在高风险地区的中国公民有时数量惊人,中国采取的应急性海外行动比如撤侨,规模也往往较为庞大。你可以看到,在这一持续性过程中,中国面对海外安全事务的行为方式已经改变。“走出去”的企业和人员遭遇安全危机,触动了中国政策层面的变动。我想,最早提出“走出去”战略的时候,中国并没有充分预估到它会引起如此广泛且深层次的变化。

从2002年至今,十几年过去了,促使企业走向全球化的战略决定已经重新塑造了中国的安全利益和风险定义。未来中国保护其海外利益的手段、形态以及相应的政策调整,将对世界安全秩序产生深刻影响。

环球时报:根据书中的观点,中国政府展开海外行动是一个被倒逼出来的被动过程?

杜懋之:对,一直以来都非常被动。以前,给驻在国中国公民提供领事保护,甚至不在中国驻外使领馆的职能范畴里。转折点是在2004年,几个月内,中国企业人员在苏丹、阿富汗和巴基斯坦连续遭袭,16名中国人死亡,这完全出乎中国政府的意料。当时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企业,保护海外人员的经验都非常有限。2004年的一连串事件惊动了高层,保护海外人员安全由此上升到政策面的关切。

可以说,是中国企业和人员在海外遭遇的安全危机,把中国政府卷入一场又一场海外行动。在这个过程中,中国面对海外安全事务的行为方式及相关外交政策,也由一个又一个突发事件推动着,并逐渐发生变化。

环球时报:政策层面发生变化,是否说明中国的海外行动以及介入外部安全事务的姿态,正从被动向主动过渡?

杜懋之:中国一直奉行“不干涉政策”,这一政策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给中国带来了好处,让中国得以专注于经济发展。当然你也可以说,中国因不介入外部安全事务而获利。比如,西方之前经常批评中国在阿富汗的安全事务上搭便车,在那投资的中国企业希望从多国部队改善安全环境的努力中受益。

现在,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中国政府已经做出主动性努力。中国开始和地方上的不同力量接触合作,希望从中得到对中国公民的某种安全承诺。这是中国外交政策的显著变化之一。还有一个例子是,中国刚刚派出首支战斗部队抵达南苏丹参加维和任务。去年最终做出这一决定前,中国说服了联合国安理会,把保护外国石油工人纳入联合国南苏丹特派团的授权范围。你知道,南苏丹的外国石油工人绝大部分是中国人。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娄杨宣(实习生)、闫嘉琪)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