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专题策划>>典型>>王飞雪:强军报国,托举“中国北斗”遨游苍穹
人民网>>军事>>正文

强军报国,托举“中国北斗”遨游苍穹

——记国防科技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中心主任王飞雪教授

2015年06月23日08:00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手机看新闻

人民网6月23日电   (董晓伟、蔡渭滨、张喆) “年轻、干练、精神抖擞,有着科研人员惯有的严谨认真,又不缺乏军人特有的刚毅果敢。”这是初见王飞雪教授时的印象,丝毫看不出刚从美国出差回来那种倒时差的疲惫。更让人惊叹的是,这个年仅44岁的教授不但是博士生导师,而且还是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骨灰级”专家。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之后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1994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制全面启动,2003年北斗一号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2012年底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面向亚太地区正式开通服务,2015年我国成功发射首颗北斗全球系统导航卫星。

而在北斗问天征程上,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王飞雪教授的名字必将永载史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发展30年,王飞雪投身北斗事业20年,先后攻克一系列攸关北斗系统成败的核心关键技术,用忠诚智慧与使命担当,托举“中国北斗”遨游苍穹!

心怀北斗,强军报国矢志不渝

上个月在莫斯科举行的第九届国际导航论坛上,俄罗斯导航产业界的领袖们在探讨全球4大导航系统发展水平时,一致把中国北斗排在俄罗斯格洛纳斯和欧盟伽俐略之前。王飞雪在会场上静静听着,内心无比激动:斗转星移,20年的奋斗,北斗排名从第4上升到第2。回国后他对前来迎接他的同事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下个目标就是拿第一!”

敢于立下如此的军令状,与王飞雪及其团队一以贯之的“自主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北斗精神密不可分。

而说起他与卫星导航系统的缘分,还得追寻到1984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门广场的阅兵仪式,科技方队的“银河”彩车引起王飞雪的注意,解说中的“银河-I”、“我国首台亿次巨型机”、“填补国内空白”、“国防科大”等关键词在他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也正因如此,在王飞雪的初中毕业留言簿上,他的老师杨闽写下“希望有一天能在我们国家卫星发射的指挥台看到你的身影。”30年过去了,我们国家的北斗卫星导航事业果然与王飞雪深深的联系在了一起。

为了不辜负自己心中的这份梦想,1988年6月高中毕业,王飞雪放弃了被推荐北大的机会,选择了向往已久的国防科技大学,四年后以全院排名第一的成绩完成了本科学业,并决定继续读研深造。那时,国防科大是军校但学员不是现役军人。中国科学院因为他出色的表现,向他伸出了橄榄枝,而学校也挽留他留校深造。面对选择,王飞雪还是放不下心中的军旅情结,依然义无返顾地选择了后者,成为人民军队中的一员。这次选择注定了他将与北斗结下不解之缘。

1995年,正在前进中的北斗导航系统建设遇到了瓶颈问题——信号快速捕获,该核心技术经过国内专家十年攻关未获突破。

从海湾战争就已高度关注国际定位导航技术发展的王飞雪,在一次调研中知道了此事。看到攸关国家安全的系统工程研制受阻,他的心情非常沉重。当晚,他彻夜未眠,把以前掌握的文字资料和这次的实验数据仔细研究对比,思考从数学理论上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他连续熬了几个通宵,反反复复推理论证,得出了一个解决方案。

这套“全数字化快速捕获信号与接收技术方案”,得到了中国卫星测量控制技术奠基人、中科院陈芳允院士的高度关注,并专门组织专家召开评审会,进行论证。论证会上,王飞雪从理论到实践,从数据到推理,旁征博引,回答质疑,得到陈院士和与会代表的充分肯定。

“王飞雪”的名字,在北斗业内名声鹊起。那一年,他才24岁,正在攻读博士学位。

为了把这个理论转化为实践,王飞雪和同学欧钢、雍少为开始了艰难的攻关历程。3年后,当显示器上脉冲闪耀,信号捕捉成功的一刻。业内20多位专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10年时间、十几家单位、几十位知名专家先后为之奋斗的未能解决的瓶颈技术,竟然在3年内、被3个名不见经传的毛头小伙子解决了!

但是,为了这次信号捕捉的成功攻关,王飞雪三次推迟毕业答辩,差点毕不了业,最终每天只睡一两个小时,连续熬了7天7夜才写完毕业论文,在答辩现场甚至因为体力不支几乎昏倒。

如今回想起那段时光,王飞雪笑称:“真是不知者无畏,如果提前知道那三年那么难,说不定就不敢去做了。”虽是调侃,但却可以感受到他的无悔和骄傲之情。

从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研究的20年,他带领团队攻克导航信号快速捕获、短时高精度测距、强抗干扰能力等关键技术185项,为建设我国独立自主的北斗系统做出了卓越贡献,先后研制出我国第一台便携式用户机,世界领先的监测接收机、精密测距码模块及注入系统、星载上行测距终端等星地设备,用忠诚和智慧在全国全军树立起新一代革命军人的精神坐标。

下一页
分享到:
(责编:董晓伟、闫嘉琪)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