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21D反舰弹道导弹
伴随着庞大的二炮“东风”导弹方阵驶过天安门广场,整个阅兵进入高潮阶段。接受检阅的包括常规弹头的“东风-15B”、“东风-16”和“东风-21D”中近程弹道导弹、“长剑-10A”巡航导弹,核常兼备的“东风-26”远程弹道导弹以及携带核弹头的“东风-31”和“东风-5B”洲际导弹,共计七大导弹家族,为共和国历年阅兵之最。
外界最想一睹真容的莫过于“东风-21D”弹道导弹。美国海军情报办公室数年之前就大肆炒作称,这种全球独一无二的反舰弹道导弹能携带穿甲弹头从大气层外垂直冲向美国航母的飞行甲板,现有技术根本无法拦截。“东风-21D”也因此成为外界眼中的“航母克星”,是解放军执行“区域拒止”战略的核心武器。然而弹道导弹攻击数千公里外的活动目标需要克服一系列技术难题,美国最为困惑的是中国到底是如何解决这些世界性难题的?他们希望能从实物照片来获得线索,但始终未能如愿。
9·3阅兵首度揭开了“东风-21D”的神秘面纱,不过美国情报人员可能要失望了。中国导弹技术专家杨承军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经过多年研发,“东风-21”系列导弹衍生出多个型号,不同型号的性能差异很大:弹头有核有常、射程有远有近、精度有高有低、打击目标有静有动,但它们的外形和几何尺寸相同,仅靠图片很难识别。据介绍,“东风-21D”通过对工艺和材料的改进,具有反应速度快、突防能力强、寻跟目标准、打击精度高的特点,能对海上大中型移动目标实施精确打击,实现了我军常规导弹打击能力新飞跃。
阅兵式上另一种备受西方关注的导弹是“东风-26”。英国简氏信息集团认为,它的射程约3000-4000公里,使解放军得以将美国在太平洋的关岛基地或印度洋的迭戈加西亚基地纳入攻击范围。报道猜测,它可能和早先服役的“东风-21D”一样,具备攻击海上目标的能力。在阅兵式上,中国官方证实了这种说法,宣称它“具备打击大型水面舰艇的能力”。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军事专家介绍说,五角大楼评估认为,“东风-21D”射程约1500公里,为确保安全,美航母必须退出中国近海;相比之下,“东风-26”射程更远,所谓的“安全范围”将进一步后退。杨承军介绍说,“东风-26”采取了大量全新的信息、测量和制导技术,具备打击静止或移动等多种目标的能力。它既可以携带核弹头,也能搭载常规弹头,能实施机动无依托随机发射。
二炮导弹方阵的“压轴大戏”惯例是最新型洲际导弹,但这次出场的却是看似老态的“东风-5B”液体燃料洲际导弹。据介绍,“东风5”系列洲际导弹于上世纪70年代研制成功,采用发射井固定发射的方式,属于第一代洲际导弹。而近年服役的“东风-31”固体燃料洲际导弹则采用公路机动方式,性能和生存力得到大幅提升。杨承军解释说,在30多年的服役期内,“东风-5”洲际导弹一直在进行改进,其战斗部、制导系统和推进系统都得到根本性改进。传统液体燃料导弹发射前必须提前加注,需要花费数小时乃至十余小时;加注完成后若不立即发射,还得退出战备值班并将燃料清空,否则内部管路容易遭腐蚀。俄新网曾炫耀称,俄罗斯是唯一仍在研制全新液体燃料洲际导弹的国家,因为俄罗斯已掌握了加注燃料后像固体燃料导弹一样长达数年战备值班的技术。一名中国军事专家称,中国可能也已掌握了相关技术。
公路机动导弹尽管没有提前加注燃料的问题,但发射前还需进行寻找发射阵地、测量各项参数等准备工作。而对于发射井中的液体导弹而言,由于所有发射参数都已经预先设定,一旦没有了加注燃料的限制,反应速度反而比固体燃料导弹更快。此外“东风-5B”可携带多个分导式核弹头,可打击不同目标,威慑力比单弹头的“东风-31A”更强。因此参加阅兵的“东风-5B”反应快、威慑力强,“东风-31A”导弹的生存力高,两者可谓是相互补充。(环球时报记者联合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