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班长张小龙,父亲张克国曾是八十年代退役的一名老兵。
年初,张小龙休假时跟父亲说起部队正在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就来了兴致。
“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张小龙回答。父亲听着他的回答,复述了几遍,又琢磨了一阵,若有所思地说:“这个‘四有’确实提得好,我们那个年代也有‘四有’。”
“爸,你们那时候的‘四有’是什么?”张小龙迫不及待地问。
“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父亲回味无穷地说:“我们那时天天倡导‘四有’,正是这‘四有’,不仅让我们好多人在部队成才,而且不少人回地方后也大有作为。”
“老爸,你对‘四有’印象还那么深刻?你们当时是怎么开展这个活动的?”
“我们当年不光在课堂上天天讲,还在训练工作中时时比,学出了榜样,比出了干劲。”
聊着聊着,张小龙隐隐感到,现在的“四有”跟过去的“四有”一脉相承,都是对不同年代革命军人提出的目标要求,都是为了托举强国兴军的伟大梦想。
老张又饶有兴趣地问儿子:“你们现在是如何开展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活动的?”
“我们除了像你说的那样天天讲、时时比外,还有网上谈、视频看、电脑学,手段多得很呢。”
父亲继续问道:“你们现在培养‘四有’有什么意义呢?”
张小龙很自豪地说:“我们是在强军目标下培养‘四有’军人,培塑的是忠诚,瞄准的是打赢,锻造的是作风。”
张小龙跟父亲越讨论心里越亮堂,感到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就要传承好前辈的光荣传统,更要把新的“四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不负前辈的期望、不负时代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