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我们的工程已验收合格,审计也基本完成,什么时候能拿到钱,不行我们就组团去找你们上级要钱!”
2012年临近春节的一天,陈玉晋接到某建筑公司项目部刘经理的电话。对于刘经理的这个电话,陈玉晋早有打算,“节前一定督促施工单位把工程款付清。”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刘经理所承包的某医院综合大楼已竣工,主体工程也已完成审计,就差建筑方提出的建筑计取保管费、总保服务配合费和建设单位安排项目费,临近年关医院领导忙着走访慰问,想节后再算账。
“有钱没钱都要回家过年,这是中国老百姓根深蒂固的观念。在这个节骨眼上拖欠施工单位欠款,极容易把小矛盾酿成大问题,为部队单位造成负面影响。”陈玉晋的心中反复掂量着。
预感到事态发展的严重性后,陈玉晋当即拨通了分部审计处张广平处长的电话:“老张,节前咱们赶紧把医院剩余的那几笔建筑款审计定案吧,让农民工拿着钱回家过年……”
他的想法迅速得到了该分部领导支持。很快,陈玉晋与分部和医院领导加班加点审计核实承包方审计材料,并根据当地省、市规定和行业惯例于年前全部支付了工程款。
事后他们了解到,该建筑公司正准备组织农民工到上级机关“讨说法”。正是由于陈玉晋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对事态发展的超前预判,成功避免了一起军民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