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
人民网>>军事>>正文

漠河雷达站官兵:坚守零下58摄氏度"祖国北极"

2015年11月21日10:01  来源:解放军报  手机看新闻

上图:升旗仪式上,官兵们向国旗致以最崇高的军礼。金 阳摄

  在祖国“雄鸡”版图的“鸡冠”上,镶嵌着这样一支熠熠发光的部队——沈空雷达某旅漠河雷达站。这里一年之中霜雪期长达9个月,气温最低可达零下58摄氏度,面对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一茬茬雷达站官兵扎根“祖国北极”,勇于担当、爱站建家、无私奉献,连续25年被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连续27年被评为“军事训练一级单位”,站党支部被中组部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近日,记者慕名走进漠河雷达站,探寻他们强军兴军的精神之源。

  铸牢精神“压舱石”——

  让旗帜永不褪色

  踏入漠河雷达站荣誉室,如同穿行在时空隧道。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一件件实物模型,无声地讲述着官兵们铁心向党、无私奉献、坚韧拼搏的历史。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力量,激励着官兵不断延续辉煌?

  站长马东平告诉记者,一代代官兵继承发扬艰苦奋斗传统,逐步形成了以“敢于胜利、不怕牺牲”为内核的“七棵松精神”,“以连为家、爱站建站”的“千里背篓精神”,“扎根边陲、忠于职守、以苦为乐、拼搏进取”的“北极星精神”。官兵们自豪地称之为“精神上的压舱石”。

  记者“拾级而上”,追寻着这些触手可及的“压舱石”:走廊上是一代代雷达站官兵立足艰苦环境创业、战斗的“白山黑水”精神宣传挂图,政工网上开设“红色记忆”专栏,官兵的床头、水杯上印有“红色格言”……在“学习践行强军目标、做新一代革命军人”主题教育活动中,站党支部充分挖掘光荣传统这个传家宝,让“红色基因”深深融入官兵血脉。

  凌晨5点,上士郭平便起床整理国旗。再过一会儿,每周一次的升国旗仪式将在营区广场上举行。郭平说,官兵们把这面国旗看得比什么都重——看到她就想到党和人民的重托,就想到肩上的使命。

  依靠党员“主心骨”——

  让热土永不冻结

  宿舍楼大厅里,一个巨大的“党员公示栏”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只见显示板上,每名党员名字下方既有党员给自己制订的当月目标计划,也有官兵们留给每名党员的评价和意见建议。党小组长张营告诉记者:“党员是官兵的‘主心骨’,每当从公示栏前走过,我都深深地感受到身为一名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只有强化党员的党性意识,才能真正发挥先锋模范的光和热。”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站里党员每年入党日都要到荣誉室过“政治生日”——回顾向党旗宣誓的那一刻承诺了什么,入党后为连队都做了什么,党员的义务履行得怎么样。操纵班班长沈旅兴奋地告诉记者:“入党3年,年年都过‘政治生日’,每当举起右拳在党旗前庄严宣誓的那一刻,心中就升起一种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正是这样一种神圣质朴的仪式,让厚重的“红色土壤”滋养了官兵的灵魂,让红色热土在冰天雪地中永不冻结。

  党员树好样,官兵有劲头。不久前,连队供水泵突然发生故障,副站长郭鹏程带领“党员突击队”冒着零下40多摄氏度的严寒奋战在抢修一线。几名官兵在狭窄的空间操作,膝盖和手掌都擦破了,鲜血与衣服、手套顿时冻结在一起,但他们仍然个个斗志高昂、干劲十足,坚持圆满完成抢修任务。

  传承时代“接力棒”——

  让脚步永不停歇

  “接力不掉链,坚守不断线。”一位旅领导介绍说,“强军目标之所以能在漠河雷达站落地生根、全面开花,关键在于他们不断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凝聚意志,一茬接着一茬传承好时代的‘接力棒’。”

  面对社会多元化思潮的冲击,一些年轻官兵吃苦精神弱化,对训练存有畏难情绪,对教育产生逆反心理。针对这些情况,站党支部坚持把“知党、爱党、信党、护党”理想信念教育融入主题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全领域。每当重大政策出台,他们及时组织官兵议热点、评焦点,在解疑释惑中牢记党的嘱托和军人使命责任;通过创办《北极月报》刊登官兵撰写的理论文章,建立“北极星回音壁”在线解答官兵关注的问题。官兵们纷纷表示,有了党的创新理论的武装和指引,虽然身处雪域边关,但争当“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信心决心却愈发强烈坚定。

  手指阵地旁一棵高耸入云的根雕,指导员李佳宁告诉记者:就像这棵多年前在森林大火中严重干枯却始终傲然屹立的百年古松,雷达站官兵将镌刻其上的“扎根北陲、建功立业”八个字诠释得淋漓尽致,训练成绩连续3年获得旅里第一名,训练尖子更是层出不穷。

  告别密林簇拥的漠河雷达站,明媚的阳光下,“最北最寒最坚定”七个大字,在松树、白桦中格外醒目、涤荡人心。(徐生 王军)

  

分享到:
(责编:邱越、张玉珂)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