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军事>>专题策划>>典型>>空政文工团创作员、著名剧作家阎肃:时代歌者的追梦人生>>媒体聚焦
人民网>>军事>>正文

解读阎肃同志的“风花雪月”系列报道之

战地黄花,抒发壮丽深情

李幽幽

2015年11月24日15:30  来源:人民网-军事频道  手机看新闻

“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岑寂。”“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憔悴黄花总带愁。”寻遍有关“黄花”的诗句,总有百来句。不是凄凄惨惨,就是柔柔弱弱。可偏就“战地黄花”一句别有一番意境。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1929年重阳节,毛泽东在闽西征途中,欣逢重阳佳节,目睹闽西山区黄菊花竞放,触景生情,因此成词。诗情画意,最为浓郁。秋季的战地风光,写得鲜明爽朗。一年前,阎肃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讲到军人也有“风花雪月”,那花是“战地黄花”,是“人间遍种自由花”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黄花实际是指野菊花,战场上无数的野菊花,通过炮火的洗礼和熏陶,其品质更坚强、姿态更美丽、散发的气味更芳香。一

其实,在阎肃的笔下,对“花”的描写贯穿了他一生的作品,他的笔下在用文字抒写对着花的赞歌,他的面容时常笑靥如花。可以说,阎肃的作品里是百花争艳,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在战争年代,满山遍野飘舞的“战地黄花”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给人以巨大的鼓舞。阎肃的代表作《红梅赞》,歌颂的正是这种精神。

红岩上红梅开,千里冰霜脚下踩,三九严寒何所惧,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昂首怒放花万朵,香飘云天外……

他种下一株迎风傲雪的红梅,这个形象在我们内心开始用力生长,并给予人无穷的力量。

红梅代表了革命女性形象。在《红梅赞》的旋律中,几代中国人被一位女英雄的故事深深打动,在为她的命运流下悲伤泪水的同时,又被她的精神深深鼓舞。江姐,一个信念坚定、忠贞不渝的共产党人,一个为了多数人的幸福而甘愿忍受磨难的革命者,一个献出了宝贵生命的美丽女性,恰如一株傲雪的红梅,让一个民族看到了信仰、收获了感动、集聚了力量。

应该说,革命者的乐观主义,是建立在对客观事物发展规律和前途的远见卓识基础上的,是科学的、革命的乐观主义。新生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正义必然战胜邪恶,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一切抽象的东西在阎肃笔下都跃然纸上,更加具体生动。

如果没有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红军绝对不敢凭区区700多人的队伍,就把红旗插上井冈山。正是因为有了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毛泽东才会相信革命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1928年,红军的粮食短缺问题开始显现,一个80人左右的连队,一餐饭只有3斤米。当时有一首歌谣:“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味好香,餐餐吃得精打光。”条件虽然艰苦,可将士们仍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大家围坐在一起,穿着厚厚的补丁衣服,头上绑着绷带,哼唱着歌曲,晚风拂面吹来,路边战地黄花随风摆动。阎肃的作品中,对这一历史时期有深刻的感悟。他深知,战场上,瞬间可能阴阳两隔,生命之花随时可能凋谢。在这种环境下,人的心态会更加平和,对人生理解得更加深透。那种对生命的珍惜、对和平的向往,体现得更加明显。此时,他们讴歌生命、赞美生活、追求美好、乐观向上,就是自然流露出对黄花之厚爱。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中,有机会品味黄花也是欣慰的,因此感到战地黄花分外之香!二

新中国成立后,各行各业百废待兴,我们是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开始建设国家的。没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就不可能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革命不是苦役,工作不是苦力,乐观精神能让我们从中体会到无穷的乐趣。人们劳动和工作的过程,本身就应该是一种充满欢乐的过程,是一种享受。

训练工作之余,三五个战友聚在一起,拉着手风琴,轻声和着歌曲,营院值班室窗台上的小黄花展开了笑脸。

阎肃的这首《亲亲的茉莉花》,展现了生活在和平时期,人们追求美,热爱生活的画面。

古老的东方有个少女名字就叫茉莉花,太阳抚着她,月亮抱着她,春风雨露吻着她。她不爱艳丽的妆扮也不爱金饰繁华,她将一片芳心,一腔爱意,送给千万百姓家。啊,茉莉花呀,亲亲的茉莉花,我爱你秀丽淡雅,洁白无瑕,啊,茉莉花呀,亲亲的茉莉花,伴着你的清香,你的甜蜜,我走遍了天涯。

这之后,阎肃也开始把他的创作关注点放在了对建设者的讴歌上。

阎肃,一生写有无数脍炙人口的作品。创作《复兴之路》时,已是近80岁高龄。作为一位艺术泰斗,此时的作品已经是炉火纯青了。他与团队合作打造《复兴之路》,作为核心创意组成员,他是这部作品的灵魂人物。

在其中的选段中,他这样写道:

有一种花儿名叫马兰,你要寻找她,请西出阳关,伴着那骆驼刺啊,扎根那戈壁滩,摇着那驼铃吹着那银笛,敲醒了黄沙漫卷灰蒙蒙的天。有一个地方名叫酒泉,你要寻找她,请西望阳关,丹心照大漠啊,血汗写艰难,放出那银星舞起那长剑,撑起了艳阳高照晴朗朗的天。啊马兰,啊酒泉。

阎肃笔下的马兰花就是当年革命战争年代的战地黄花,新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代代追寻者,青丝化白雪,一辈辈科技人,情铸边关恋。青春无悔,生命无怨,莫忘大漠深处,万缕云烟。”

就拿《复兴之路》的序曲《我的家园》来说,它既简单又不简单。创作一个能够拖带这样一部宏大主题的序曲,这种感觉并不好找。

有人说,创作,与其说是一种创造,不如说是一种寻觅——寻觅人们心底的声音,聆听社会的呼吸,扣准时代的脉搏。思想解放、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教育振兴、文艺繁荣、科技进步,这些都是几代人矢志追求的梦想和民族复兴进程。虽然在前行的道路上会遇到沟沟坎坎,但只要心中有信念,用积极、乐观的态度去面对,就会走向胜利。

在阎肃的海量艺术作品中,并不仅仅是描述这些事情本身,而是刻画这些带给人们内心的幸福感,歌唱他们在和平年代的如花人生。一种平淡自然的幸福感、亲切感、眷恋感,无需任何刻意的装饰和渲染,在低吟轻唱中撩拨心弦。这种幸福感就存在于平凡点滴之中,一如我们脚下的这片实实在在的土地,播种、收获、宁静、和谐。

面对困难,乐观主义精神能让人多一分镇定和从容。“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如果你充分相信并能把握自己,不管面对任何困苦,都可以坦然面对。

“每个人在历史长河中,不管你活多大,在天地之间都是一个孩子,岁月你是挡不住的,生命规律不可抗衡,但你的心可以永远年轻”,这是阎肃一辈子的生命感悟。在阎肃的自述中,有一段话特别感人,“我极少用愤怒和忧愁的情绪对待世间事,事情横着来,我就顺着想……我的生活很简单,粗茶淡饭、布衣棉衫足矣。我和人相处也是遵守简单的原则,不结党、不奉迎、不抱怨,情趣相投,山高水长。我还像个孩子一样的好奇,世界在我眼前每天都是新的,一场春雨,几片落红,南飞的大雁,西沉的落日,我都觉得是那样得新奇美好。我还能和我一对龙凤胎孙子孙女,像好朋友一样,笑在一起,玩在一块……当然每一个生命的体验过程都是不一样的,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存在,内心的博大和身心的和谐才是最重要的。”在一首歌中他这样描述:

天心里装着明月,花心里装着芳蕊,在这花香月美的时刻,想一想心里装着谁?马心里装着千里,鹰心里装着高飞,在这潮奔浪涌的时代,问一问心里装着谁?走过的千山万水?面对的大野芳菲?只心里装着普通老百姓呵,便坦坦荡荡无愧迎接每一寸朝晖。

在阎肃的作品中,似乎都有一个小小的情节,那朵小小的战地黄花一直在他心中飘舞。他的作品不仅写花,战地黄花的精神也贯穿始终。六十载的军旅生涯,他洗尽铅华,笑书人间遍地花。

作为一名空军老兵,阎肃之所以能飞得高和远,因为他高远飞翔的动力,一边来自他一生多部鸿篇巨制的推动,一边来自他的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向着蓝天放声高歌。

分享到:
(责编:黄子娟、闫嘉琪)

相关专题


我要留言

进入讨论区 论坛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 最新评论
  • 热门评论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