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刘忠从英国留学访问一年回来。在朴茨茅斯大学留学期间,他如饥似渴,广泛接触了国外信息系统领域的先进理念、先进概念、先进技术。归国前,他在给团队骨干黄副教授的电子邮件中,意气风发地勾勒了回国施展拳脚、创造一片天地的雄心。
回国后第二天,他没来得及倒时差,就夹着一包从国外带回的资料,兴冲冲地到学院报到。学院领导专门听取了他的留学成果汇报和团队建设计划,祝贺他在国外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后委婉地说,“你的想法很好,但现在有个更重要的任务,学院党委考虑交给你,想听听你的意见”。该领导告诉刘忠,在他出国期间,国家批准建设信息系统工程重点实验室,现在需要一位有眼光、会组织、善谋划的专家来主持该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经过慎重考虑,打算由他来负责。
得知这个决定,刘忠心情很复杂,他明白该重点实验室对我军实现信息化转型意义重大,但由于体系性强、要素包含多、集成难度大,需要不断深化和探索,一旦投入进来,需要花多少时间精力还是未知数。时值“十一五”初,各个团队都在积极规划建设,而他带领的团队也在理论研究、关键技术和重大工程中承担了大量工作,如果现在自己就投入到重点实验室建设这个征途漫漫的工程中,对个人和团队发展是否有利,他犹豫了。学院领导理解地说,我给你一天时间,你认真考虑一下。
回到办公室后,整整一个上午,刘忠反复斟酌。他认识到,实验室建设将形成一个指挥信息系统体系实验床,本身是国家和军队最急需、最具挑战的任务,同时也是学院深化指挥控制系统研究发展提升的机遇。学院党委让他承担这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是对他的信任,也是对他所在重点实验室建设的支持,作为共产党员、革命军人,应该义无反顾的扑上去。下班前,他来到学院领导的办公室,表示服从组织安排,坚决完成好重点实验室建设任务。
经过3年的努力,信息系统工程重点实验室建设顺利完成预定目标,通过总部验收考核。现在,该实验室已经成为我国在信息系统工程领域的“排头兵”和“国家队”,为军队信息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验收成功当天的日记中,刘忠对这几年的工作做了回顾,并重重写下“今天的结果证明,我的选择没有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