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军事

勤务保障营的专业训练“三问”

2020年04月28日09:56 | 来源:解放军报
小字号
原标题:勤务保障营的专业训练“三问”

第77集团军某旅勤务保障营积极探索专业训练新路,全面提升战场综合保障能力。勤务保障营全力保障,确保了该旅“千人百车”准时安全抵达演训地域。董浩 摄

一问:专业多、杂、深,干部如何带训组训?

装甲车突发故障,第77集团军某旅合成二营装甲技师汪利江直抓脑袋,也想不通问题究竟出在哪儿。无奈之下,他赶到勤务保障营的修理工间求助。

“连长,帮忙看看我的车吧……”汪利江没有找别人,直接“堵”住了修理一连连长肖朝阳。

面对眼前这位年轻的上尉连长,汪利江很客气。因为他知道,“找肖连长准没错”。

果然,肖朝阳查问了装甲车故障情况,大体猜出可能的几种原因,便安排2名装甲底盘维修技师去“支援”汪利江。

这件事,让肖朝阳有点“小得意”——老班长汪利江能够在专业上如此信任他,说明自己这2年来的努力没有白费。

2年前,肖朝阳到修理一连当连长,遇到的第一个大难题就是专业能力不够。

“连里骨干们讨论专业训练,我有时连话都插不上。”肖朝阳说,“外行咋能指导内行?”

强烈的本领恐慌,让肖朝阳迅速行动起来,什么专业不会就学什么专业,什么是短板就补什么。

可翻开连队专业编制表一看,他刚坚定的信心又动摇了:“全连12个大专业、16个工种,这咋学?”

在肖朝阳叫苦不迭的时候,修理二连连长王玉鹏遇到的挑战更大。他需要面对的是几十个方向完全不同的修理专业。

专业多、杂、深,干部如何带训组训?这个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勤务保障营各级干部的头疼事。况且,如此复杂的专业训练情况,全旅找不到第二家,根本没有可借鉴的经验。

为此,该营营党委多次组织召开专题议训会,研究解决办法。在专题议训会上,他们特意邀请“汽修能手”李周全、装甲维修技师王宏涛等各专业技术骨干参加。经过多方探讨,营党委决定,让干部与士官技术骨干互帮互学,并为每名干部制订学习任务清单。

“不学不行,全学也不行——专业太多太杂了,干部精力根本不够用。”该营营长杨增告诉记者,在学专业过程中,他们引导营里干部突出重点专业深入学、兼顾小专业了解学。

作为一支全新的保障力量,勤务保障营的建设自始至终都在该旅首长机关的具体指导和帮建下进行。

在该旅“学理论、熟装备”活动中,勤务保障营得到了旅卫生科、装备维修科、弹药科等众多科室的直接指导培训。旅党委最大限度确保勤务保障营的干部任职配属专业对口,并常态组织勤务保障营干部开展“营里小培训、机关大培训”活动,为他们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足够的“养分”。

随即,该旅勤务保障营掀起了干部专业大练兵的热潮,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今年年初,在该旅组织的分队军官主战装备操作比武中,勤务保障营的干部技压群雄,夺得了第一名。

如今,在训练场,面对初学的修理工,修理一连连长肖朝阳自信地讲述自己的领悟:“装备修理跟医生治病一样。医生是给人治病,我们是给装备治‘病’……”

二问:“独苗”专业训练困难重重,如何“破土发芽”?

每当部队正常展开训练时,勤务保障营训练场的角落里,总有零零散散的几支队伍,被“隔离”在热火朝天的训练氛围之外。

这些队伍,就是营长杨增所说的“独苗”专业。

“这些专业编制岗位只有几个人,有的甚至就一个人。”对照办公桌上的那份营专业编制表,杨增向记者介绍。

实际上,这些小专业组训的最大困难不在于人太少,而在于目前旅里处于无教案、无教练员、无装备的“三无”困境。

营长的话在修理二连连长王玉鹏那里得到了印证。修理二连的“独苗”专业数量居全营之最。王玉鹏坦言,连里有好几个专业长期无法“开工”,像无人机修理技师周潜每天训练“从头到尾都是他一个人”——自己备课、自己训练……

“这些专业大多都是改革之后新增的,我们完全没有基础。”王玉鹏介绍,“独苗”专业大多是新型保障力量,涉及到光电、导弹、电子信息等领域,基层部队目前既没有这类人才储备,也不具备培养这类人才的条件。

“独苗”专业人很少,但这些人对于战斗力建设必不可少。营长杨增心里很清楚这些新型保障力量的重要性,“困难再多也要想办法解决”。

外送学习是目前“独苗”专业常用的培养方法。近2年来,勤务保障营每年被外送学习的官兵,数量居全旅之首。这无形中已经成为该营人才培养的一个特色。

“培养这些专业人才‘火力’要集中,‘种子’很重要。”杨增指出,“独苗”专业有其特殊性,大多是技术密集型岗位,人才培养周期长、文化知识水平要求高,很多专业课程甚至达到了大学本科水平。

从实际情况来看,“独苗”专业尤其要精心挑选学习对象,力争培养出一两个好苗子。盲目地大范围送学培训,反而会导致这些“独苗”专业人才多而不精,专业训练始终在低水平徘徊。

让杨增感到欣慰的是,旅里的大力支持让他们能够挑选更多更优秀的“种子”。该旅创造条件,使勤务保障营能够在全旅范围内挑选那些喜欢钻研且愿意长期留在部队干的战士,最大限度挖掘和保留这类特殊人才。

同时,对于勤务保障营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该旅机关更是“倾囊相助”。为了分到更多的培训学习名额,旅里相关科室千方百计向上级争取。

这种“上下合力”共同培养人才的模式,带来的效果是明显的。修理二连指挥与控制系统修理工官运便是最先“破土发芽”的“种子”之一。

组建之初,该旅无人能够胜任装甲车指挥与控制系统修理技师这一岗位,每次装备指控系统出现故障,他们只能千里迢迢返厂维修。

最近,经过2年多的培训学习,修理工官运学成归来,填补了该旅在装甲车指挥与控制系统维修领域的人才空白。一时间,官运成为部队炙手可热的“宝贝疙瘩”。

更可贵的是,官运目前带出了几名徒弟,这一“独苗”专业正由“从无到有”向“从弱到强”转变。

三问:动态分散的“新常态”下,“以工代训”如何保质保量?

“队伍都在哪儿?”面对记者的疑问,勤务保障营供应保障队队长杨有伟把目光投向了广阔的营区——“到处都有”。

水电工刘金旺正在机关某科室维修电路,油库保管员谭建潇正在加油站为驾驶员复训所需的车辆补充油料,车场保管员施建飞正在为繁重的装备换季保养工作忙碌……

“这就是我们的特色,聚起来一大片,撒出去不见人。”杨有伟对记者说,他这个队长想把全队集合起来都困难。

与此同时,勤务保障营其他分队的官兵也在上演着同样的情景:驾驶员驾车外出执行运输任务,军医卫生员分赴各个点位进行卫生消毒作业,各专业修理工正在全旅各营巡检巡修装备……

在这种情况下,“以工代训”就成了勤务保障营组织专业训练的基本方式。

“以工代训”这4个字看似简单,但对于负责全旅日常保障任务、且需要不断提升专业保障能力的勤务保障营来说,却是个大难题。

“越是动态分散,越要强调坚持训练高标准。”营长杨增说,保障分队在以往执行保障任务过程中,经常因为点多人散,影响专业整体训练进程,导致专业训练水平参差不齐。

在各专业“以工代训”过程中,该营大胆探索,采取以强带弱、交叉配属、定期更换的模式。

以运输连为例,连长刘世峰按驾驶技术水平,将驾驶员划分为5个等级,精准施训、因材施教。每次出车执行运输任务,该连都采取以老带新、新老交替的方式进行精准帮带。

对于勤务保障营来说,面对难以调和的工训矛盾,“以工代训”并不完全是一种妥协。从某种意义上看,这也是理论联系实践、快速增长专业技能的一个良好平台。

“训练大纲只是标准‘课本’,要练就实战硬功夫还需要丰富的实践作为‘辅导资料’。”卫生连连长高天介绍,他们全连大专业有10多个,共计170多个训练课目,都必须在实践中去学习,而“以工代训”就是一个“在干中学、在学中干”的好机会。

去年赴高原演习期间,卫生连军医惠岗带着卫生员们,跋涉在海拔4000多米的演习场为官兵巡诊。他们向嘴唇发紫的战友询问病情,给喘着粗气的战友发放抗高原反应药品,积累了宝贵的高原救护经验。

修理一连则实现了“以工代训”与专业训练的紧密契合,使两者相辅相成。他们把每次成功排除装备故障的方法、跟着厂家巡修学习的案例录入电脑数据库,并作为参考,不断细化和完善训练内容。最终,专业训练水平的提升又促进了日常保障任务的顺利完成。

营长杨增告诉记者,动态分散是他们勤务保障营的“新常态”。事实上,这也是当前许多新组建、新整编部队转型建设的一个大趋势。部队专业分工不断细化,任务类型逐渐多样化,而保障分队自然成为这一矛盾问题集中发生的窗口。

要想忙而不乱,新组建、新整编部队就必须去适应这个“新常态”,并建立合理的训练、工作新秩序。

“动态分散的‘新常态’,客观上也在倒逼着部队去学习动中抓建、散中抓建。”该旅领导对勤务保障营在专业训练方面的探索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他们解决问题的思路值得借鉴。

目前,该旅在全旅范围内倡导各级指挥员围绕工作进行“自我巡查”,激励干部骨干积极动起来,不怕麻烦、不怕折腾,以保证军事训练有序高效进行。

(责编:陈羽、黄子娟)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