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專家解讀大空軍:大空軍≠大規模

2014年04月18日17:01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陳虎點兵:大空軍是一個開放的體系

4月1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專程到空軍機關就空軍建設和軍事斗爭准備進行調研。這是習近平接見空軍機關副師職以上領導干部。新華社記者李剛攝

4月14日,習近平主席到空軍機關進行調研,提出要加快建設一支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強大人民空軍。作為軍委主席,黨和國家的最高領導人,習近平主席的這種提法,確實是一件令國人振奮的事情。

空天一體、攻防兼備的強大人民空軍,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空軍?建成這樣的空軍最核心、最根源的因素又是什麼?是殲-20戰斗機?還是意味著更多?值得深思。

歷史見証:個人戰績輝煌仍難免整體失敗

要回答這些問題,首先來看一個歷史案例:

空軍時代,源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在那場迎來空軍時代的戰爭中,個人戰績最為輝煌的莫過於德國空軍。據戰后數據統計,德國空軍中擊落敵機超過5架的“王牌飛行員”超過3000人,擊落百架以上者有107人。世界空戰史上擊落敵機超過300架的“超級王牌飛行員”僅有2人,全部出現在二戰時的德國空軍。德軍最凶悍的第52戰斗機聯隊,擊落敵方飛機達萬余架。再看美國空軍,“王牌飛行員”總數不過1300余人,成績最好的擊落敵機總數不過40架。與德軍相比,美軍飛行員的個人戰績顯然流於“平庸”。

但是,與飛行員個人戰績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德國人最后輸掉了那場戰爭。而且,在二戰中后期的主要戰場上,德國空軍完全喪失了制空權,盟軍的戰略空襲成為德國人揮之不去的夢魘。即使是在戰爭初期的不列顛空戰中,德國空軍也未能達成預期的戰略目的。

這形成一個很大的反差,緣何德國空軍個人戰績如此輝煌,但在空軍整體上卻是失敗的?面對這種反差,人們站在不同的視角審視,自然會得出迥然不同的觀點。然而,今天看來毋庸置疑的一點,也是最具說服力和現實指導意義的結論是:德國空軍在建設和使用的指導思想上,出現了巨大偏差。

二戰中的美國空中力量,可以說是一支實力雄厚、后備充足、力量均衡的大空軍。相比之下,當時德國的空軍司令是納粹德國第二號人物戈林,德國空軍地位不可謂不高,不可謂數量不多,不可謂投入不大,但其戰略視野卻非常狹窄:戰爭前夕,德國未能建成具備獨立完成戰略任務的遠程轟炸航空兵﹔戰爭初期,德國空軍的任務僅局限於支援地面作戰,是一支不折不扣的前線航空兵﹔戰爭后期,在盟軍強大的空中壓力下,德國空軍又不得不淪為一支以防空任務為主的防空軍。

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包玉鵬(實習生)、閆嘉琪)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