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衛隊(資料圖)
日本掀起炒作高潮,中國需加強防備
馬藝:日本抹黑中國軍隊形象、制造地區緊張氣氛的行為,又進入了新一輪的“間歇性發作期”,背后一定有著不可告人的多重目的,您認為可能會體現在哪些方面?日本又想要達到什麼效果?
羅援:日本不斷地掀起一個波次又一個波次的“中國軍事威脅論”的高潮,這次是它又掀起的一個新的高潮,背后肯定有一種不可告人的目的。這個目的,我認為有幾種,一是借此制造中國軍事威脅論,轉移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單邊挑舋造成中日關系緊張的壓力。但事實証明,不是中國在打破現狀,而是日本在打破現狀,所以它先要轉移國際視野、國際焦點﹔二是為突破日本和平憲法制造一個輿論氛圍。現在日本所有的一些小動作,其實都圍繞著一個主線,就是要為修改和平憲法造勢﹔三是為日本在釣魚島和東海附近可能發生的擦槍走火事件做一個輿論准備,也就是准備對中國進行硬殺傷和軟殺傷。
馬藝:其實,這樣一些做法在以往中日兩國交往的過程中,也是有所顯現的,可不可以這樣說呢?
羅援:日本是一個善於搞偷襲的民族,它是在為可能發生的軍事摩擦做輿論上的鋪墊。對此,我認為我們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必須要做好這種准備。今年是甲午戰爭120周年,大家看看甲午戰爭,當時的豐島海戰就是日本不宣而戰,接著日俄戰爭它又是不宣而戰,再接著就是太平洋戰爭,偷襲珍珠港,還是不宣而戰。再從中國和日本的幾次較量,一個是九一八事變,一個是七七事變,日本都是把一些莫須有的罪名,強加在中國頭上進而挑起戰爭,所以我們必須保持一種高度的警惕。
面對日本輿論造勢,中國必須保持高度警惕
馬藝:從輿論的准備方面,我們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與此同時,面對日本在輿論上的造勢也好,還是對於它現在一系列的軍事動作也好,從我們這方面綜合來講,還要做一些怎麼樣的應對工作?
羅援:現在都說,中日之間有可能發生一些擦槍走火事件,我認為擦槍走火有兩種類型。一種就是意外事件、偶發事件。比如,2001年中美在南海的撞擊事件,這種偶發事件的可能性是嚴重存在的。因為日本飛機現在經常對我們的飛機進行遞進偵查,近距離干擾飛機飛行。從我們現在已經公布的這些視頻來看,最近的距離達到30米,很可能就發生這種沖撞。一旦發生這種沖撞,中國會善罷甘休嗎?所以,這種即便是一種意外事件、偶發事件,它也可能變成一種軍事沖突。
另一種擦槍聲走火事件的類型就是人為制造的。比如,安倍晉三已經揚言,如果外國無人機進入日本領空,他將下令將其擊落,他所說的“日本領空”絕對不是講日本的本島,他講的“日本領空”就是講的釣魚島。如果我們的軍機在我們的釣魚島上空進行正常的巡邏警戒,他將我們的無人機擊落,中國會善罷甘休嗎?所以,在這個方面我們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
怎麼來應對日本的一些無賴行徑?第一就是要事先揭露,要搶佔話語權,防止日本惡人先告狀﹔第二就是要嚴陣以待,要常備不懈﹔第三就是要做好一些危機處理的預案,加強進行這方面的演練,以防不測。(馬藝)
上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