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組圖:解秘2014年解放軍六大神秘軍事科技【6】

2014年07月02日11:05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不看你就OUT了,解秘2014年解放軍六大神秘軍事科技[圖]

   兵棋是什麼?

從實驗室走向戰場,叩響現代戰爭制勝機理之門

兵棋,是怎樣進入當下人們的視野呢?2002年12月9日,一場“戰爭”在卡塔爾多哈郊外的大漠中悄然展開。然而,這並不是一場真槍實彈的較量,而是美軍利用兵棋系統舉行的演習,彩排“打伊倒薩”作戰預案。讓人尤為震撼的是,這次演習的最終結果,和幾個月后美軍進攻伊拉克,並取得勝利的方式和結局幾乎完全一致!

“作為推演戰爭、訓練指揮的工具,兵棋的歷史源遠流長。”國防大學兵棋工程總師胡曉峰教授介紹說,中國很早就有用“解帶為城”“聚米成山”來演示陣法、研究戰爭的記載。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計算機兵棋系統在上世紀中葉登上舞台,並充分體現了科學推演戰爭進程的強大功能。兵棋系統由於其公認的重要性、強烈的敏感性和技術的復雜性,一直為少數西方發達國家所獨有並嚴密封鎖。自主研發兵棋系統,成為當代中國軍人必須解決的重大課題。2007年,軍委總部審時度勢,正式賦予國防大學兵棋系統研發重任,拉開了“中國兵棋”的序幕。

眾所周知,信息化是現代戰爭的主題。可現代戰爭究竟怎麼打,系統如何體現戰爭制勝機理、如何構建戰爭復雜體系、如何模擬聯合作戰環境?如何確保規則和數據貼近實戰、經得住使用者的檢驗和質疑?如何迫使指揮員沉浸於實戰練謀略、練指揮,克服“演為看”、“走程序”、演習就像“演戲”的老大難問題?

在戰役教研部聯合戰役某教研室主任彭希文眼裡,這三道難關是兵棋研發運用必須首先突破的。

“兵棋,隻有從實驗室走向戰場,才能叩響戰爭制勝機理之門。”胡曉峰帶領兵棋團隊,以戰斗力標准指引系統建設的方向路徑,找准了聚力攻關的著力點。先后組成十幾個調研組,深入機關、部隊和院校調研,並注重利用到部隊保障演習的機會搜集需求、驗証效用,使兵棋始終緊貼未來戰爭需求、緊貼我軍訓練實際。系統可真實模擬陸戰、海戰、空戰、特種作戰和后裝保障、執行民事任務等百余種行動。參演指揮員可指揮上百萬人的虛擬部隊參與作戰,一次演習可下達幾千條指令,處理幾十萬份報告,真實反映未來戰爭的基本情況,可以實現練指揮、練謀略、練戰法的目的。

經鑒定,兵棋系統工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在多個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和創新,整體上屬國內領先,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上一頁下一頁
分享到:
(責編:何天天(實習生)、閆嘉琪)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