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解放軍在炮火聲中迎“八一”

2014年07月31日18:17    來源:人民網-軍事頻道    手機看新聞

在“跨越-2014·朱日和”演習中,59式坦克掩護和引導步兵快速向前沿接近。吳蘇琳 攝

人民網北京7月31日電 (閆嘉琪)8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迎來建軍87周年。今年,又是一個甲午年,也是軍隊深化改革之年。 “實戰”、“演習”、“海洋”等詞匯頻頻出現在對解放軍的報道中。這個建軍節,隆隆的炮聲響徹“三軍四海”,解放軍官兵在實戰化演習的陣地上打牢“能打仗、打勝仗”的能力素質。

密集軍演,提高“能打仗、打勝仗”能力

自7月15日起,解放軍6個軍區派出10支陸軍旅,舉行10場實兵實彈演練,時間持續約3個月。

國家海洋局網站的航行警告透露,解放軍近日在渤海、黃海、東海、北部灣等4大海域同期舉行演習和訓練。

早在5月31日,“跨越-2014·朱日和”系列演習在北京軍區朱日和訓練基地打響,南京、廣州、濟南、沈陽、成都、蘭州6個軍區各出動1支陸軍合成旅輪番上陣,演習一直持續7月28日方才落下帷幕。

在隆隆的軍演炮聲中,解放軍官兵迎來“八一”建軍節。

解放軍近日展開的多軍種、多海域的演習,被媒體總結為“三軍四海”大演習,也招來海外媒體的關注和一些有意的渲染。“中國軍方密集軍演情況罕見”“火力全開”,海外媒體如是評論,有些外媒甚至使用了“史無前例”這樣的詞匯。

其實,在6-10月之間,軍事演習密集本是慣例。“這些演習訓練都是按照我軍年度軍事訓練計劃組織進行的例行性訓練活動,並不針對特定國家、特定事件,演習的主要目的是鍛煉、檢驗部隊作戰能力,提高部隊“能打仗、打勝仗”的能力。”海軍軍事學術研究所研究員張軍社稱,“幾個區域一起進行演習只是巧合。”

“當然我們也向外傳遞一個信息,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與過去不一樣,我們現在有能力進行這樣大規模演習,我們有能力在我們各近海海域同時舉行大規模演習。這說明我們的軍事斗爭准備正在逐步走上正規,而且越來越強,我們有緊迫感,我們還有差距,但是我們正在努力趕上。”軍事專家尹卓的話語懇切而自信。

瞄准打仗,杜絕“假把式”

7月28日,“跨越-2014·朱日和”系列演習結果公布,來自6大軍區的 “紅軍”在輪番與專業化“藍軍”對抗中6負1勝。長期以來我軍實兵對抗“紅必勝,藍必敗”的思維定勢被畫上歷史性句號。

演習結果出人預料,演習講評不留情面、直擊問題,一切瞄准打仗,不怕揭短,軍隊把作戰能力建設放在第一位的決心袒露無遺,演習背后的重大突破更將對解放軍“能打仗,打勝仗”的建設目標影響深遠。

“23個晝夜的礪練前所未有,刻骨銘心。”經歷敗績后,成都軍區集團軍指導組領導感慨。實際上,對這場演習刻骨銘心者大有人在。

“強度非常大。”一位入伍10年的老坦克兵慨嘆。

“子彈貼著頭皮嗖嗖飛的感覺真是太難忘了。”一位參演列兵難忍激動地說。

演習總導演、朱日和基地司令員朱繼安介紹,這次演習“重檢驗不重評比、重實效不重形式、重檢討不重輸贏”。正是在這樣務實的指導思想下,參演部隊沒有了輸贏的包袱,拼出了實力,暴露了問題,量出了部隊與“能打仗、打勝仗”的距離。

按照實戰化標准,放開手腳練實抗,杜絕“假把式”,不玩虛招,是今年以來解放軍訓練、演習的顯著特征。媒體報道的一些細節,能讓我們窺其一斑。

盛夏時節,滇西高原,陸軍第14集團軍某旅合成營進攻戰斗演練完全是真槍實彈,消耗數萬發炮彈、子彈,全部是實彈,沒有1發空包彈。

7月8日,第13集團軍某旅演習硝煙還未散盡,陣地上召開“戰時表彰大會”,下士章淼立功被戴上軍功章。該部戰場立功不再“秋后算賬”。

7月19日,“火力-2014·山丹”演練的復盤檢討會火藥味十足。執行導演一口氣指出參演部隊5個方面的83個問題。句句毫不留情,處處針針見血,在座的部隊指揮員們如坐針氈、汗流浹背。

清除“和平積習”,戰場謀打贏

解放軍報2013年的文章指出,“長期不打仗,使一些部隊滋生了‘和平積習’,戰備意識淡漠,打仗思想弱化,訓練脫離實戰,演習成了‘演戲’。‘和平積習’是戰斗力最致命的腐蝕劑,是當前軍事斗爭准備的頭號大敵,必須堅決予以清除。”

2013年3月,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解放軍代表團全體會議上,習近平明確指出,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是黨在新形勢下的強軍目標,並強調“全軍要准確把握這一強軍目標,用以統領軍隊建設、改革和軍事斗爭准備,努力把國防和軍隊建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

“軍隊首先是一個戰斗隊,是為打仗而存在的。新形勢下我軍職能使命不斷拓展,但作為戰斗隊的根本職能始終沒有變。文無第一,武無第二。戰場打不贏,一切等於零。”

為貫徹落實習主席指示要求,根據中央軍委、總政統一部署,全軍和武警部隊掀起了一場廣泛深入的戰斗力標准大討論活動。這次討論被描述為“是軍事領域的一次思想大解放,是和平積習的一次思想大掃除,是聚焦打仗的一次思想大發動。”

“軍隊隻有‘打仗’和‘准備打仗’兩種狀態,而“准備打仗”是一種常態,隻有平時的准備充分了、實戰化訓練扎實了,關鍵時刻才能做到‘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

解放軍近年來的實戰化訓練,演習中把部隊逼入險境、絕境,正是對戰斗力標准的實踐和檢驗。

“軍人生來為打贏,要從對抗失利的陣痛中振作起來,用生命捍衛軍人的尊嚴、迎接未來的戰火﹔要真打實抗貼近實戰,實事求是面對短板,用實戰的勝利証明我們的實力,報效偉大的祖國!”一位在“跨越-2014·朱日和”演習中失利的集團軍副軍長道出肺腑之言。 

分享到:
(責編:康哲(實習生)、張玉珂)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