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不議”催生新氣象
今年年初,一份美化營區方案擺到了成都軍區某山步旅領導案頭,按說這算不上什麼大事,但卻在該旅掀起風波。
原來,營房科本著改善營區環境,預算60萬元,准備修建池塘、休閑長廊等。本來打算“露一手”,沒成想碰了“一鼻子灰”。
對於戰斗力建設,可花可不花的錢絕不能花!兩天后,該旅領導把此事帶到了行政辦公會上,他們以此為戒,出台了黨委議事“五不議”原則。這“五不議”中,第一條即是:無關戰斗力建設的不議。
旅政委廖碧洲認為,黨委議事是單位建設的“風向標”,隻有黨委的方向准了,各單位才會將人力物力財力向訓練聚焦,官兵才會將心思和精力向打仗上傾斜。
這邊斤斤計較,那邊“大手大腳”。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該旅投入500余萬元升級改造綜合訓練場,集中優勢資源開工建設作戰指揮大樓、藍軍模擬陣地。堅持每年拿出50余萬元重獎愛軍精武標兵,將75.6%的表彰獎勵名額用於訓練先進,大力宣揚有理想、血性足、本領高的精武尖兵。
“五不議”成了黨委抓主業的具體抓手,為部隊帶來了新變化。基層官兵謀打仗、鑽打仗、練打仗的事例一抓一大把。比如,某步兵營在研究“吃”的問題中發現,“七個碟子八個盤”不適應未來戰場。於是,他們從野戰主副食制作到戰場熱食前送進行規范訓練,總結出一套管用的戰場飲食保障法……
上一頁 |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