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軍事

中國8萬噸模鍛壓機助力殲11:有人千方百計刺探

2014年10月02日16:12    來源:新華網    手機看新聞
原標題:中國8萬噸模鍛壓機助力殲11:有人千方百計刺探_軍事_環球網

資料圖:二重集團副總工程師陳曉慈(左三)與幾十位工程師建造了世界最大的8萬噸模鍛壓機。

《致敬!國家工程師》系列報道之三:鑄造“大壓機”

簡單的藍色工裝上衣,更簡單的牛仔褲,輕便鞋子。陳曉慈在狹小的辦公室裡,站起來熱情地向我們記者伸出手。他“頗為慚愧”地說,你看我連塊表也沒有,你們都戴著表,都是“表哥”啊!

在德陽,重工之城裡的中國第二重型機械集團公司(以下簡稱“二重集團”),副總工程師陳曉慈與幾十位工程師攻城拔寨,終成今日——他們的作品中就包括8萬噸模鍛壓機。

二戰后,飛機作用凸顯,如今軍機對於戰爭結果有決定性意義。但制造飛機起落架、主梁等大型航空模鍛件,都需要得力的“大壓機”。上世紀70年代,美、俄、法分別有了5萬噸、7.5萬噸以及6.5萬噸“大壓機”。

8萬噸“大壓機”的列裝,使中國成為擁有世界最高等級模鍛裝備的國家。

談起“大壓機”往事,二重集團副總經理閆杰對我們回憶:新世紀初,中國工程院院士師昌緒上書國家領導人,建議圍繞大飛機項目的保障能力課題,研制大噸位壓力機。 “大壓機”的夢想開啟了。

一生中要做成一件事

中國和二重集團的“大壓機”夢想,應該回溯到上世紀50年代。

1958年,作為中國三線建設項目、“一五”重點項目,一個名叫西南重機廠的企業開始在四川建造。

在它周邊還有諸如東方電氣、東風汽輪機廠等一大批三線企業——中國領導人希望它們造就“中國的烏拉爾工業區”。

在1964年國務院的一份通知中提到,國家為該廠設計的生產任務是:年產“大型火炮100門(戰時300門),航空鍛件一萬零四百噸??”

原一機部的報告中說:“這是我國自行設計的第一個軍品生產與民品生產相結合的現代化重型機器廠。”

幾番停建,二重廠的銘牌最終被挂起時,已是1971年。這期間如閆杰所述,開始有職工萬余人,后來7000人“淚別二重”。

1965年到二重集團時,一級技術員褚榮國每月可以拿92元工資,10年后才漲了10元。

這位如今82歲的老工程師對我們記者回憶起那時候人們的干勁:“單純,敬業,一分錢獎金也沒有,但晚上設計院燈光都亮著。”

在德陽,他一家三口擠在12平方米的房子裡,直到1972年。

生在二重、長在二重的重型機械設計研究院產品工藝研究室主任陳文記得,小時進廠玩耍,在車間門口看鍛工鍛件,“很宏偉”。

原重慶化工廠工人陳曉慈的命運因恢復高考而改變。他的志願是冶金專業,因為“叔叔阿姨是重慶特鋼廠的技術人員,他們當時都在實驗室穿白大褂”。

1982年進入二重廠的陳曉慈始終是個好學的榜樣,因為証明出了一道老師沒有完成的題目,被老師請吃了一頓東北餃子。

那時候的二重氣氛熱烈。“科學的春天”來了,每天晚上辦公室裡都燈火通明,老人們毫無保留地向年輕人傳授知識,人們都希望能搶回失去的時間。

一再承接重點項目的二重集團是“天之驕子”。比陳曉慈晚進廠8年的閆杰記得——作為大學學生會干部,他接新生時發現,來自二重集團的子弟行裝“豪華”——背著大米、香腸和榨菜,並且是從臥鋪車廂下來的。

1989年,最后一屆分配回廠的大學生陳文趕上了中國鍛壓設備輝煌期的尾巴。那時德陽流傳著一句話:“女兒女兒快快長,長大嫁進二重廠。”

輝煌沒能持續多久。1993年,二重集團的項目沒有以前多了,很多人停薪留職下海了。

90年代中期,在新加坡工作的同學可以一年收入二三十萬元人民幣。

1994年,如今的模鍛廠副廠長李蓮川也回到了二重集團,他退伍兵出身的父親看好仍然很困難的企業。

熬到了2000年,“一下子有活干了,越來越擋不住了”。他們也開始與國外合作項目。

也就是在那一年,業內提出要上6萬噸以上的“大壓機”。

消息一出,各地爭搶項目——“這樣一台機器的影響力、輻射力很大。”

一個典型例子是,“大壓機”花落二重集團后,德陽很快出現了一批航空配套企業。

2003年,二重集團由陳曉慈牽頭,組織團隊申報8萬噸級“大壓機”項目。他們態度堅決:“一定要做出來,也隻有我們能做。”

當時二重集團一位領導曾經說,“我們這一代人,一生中有一件事做成了,就值得銘記。”

一個男人的選擇

中國崛起,使二重集團與中國大飛機再次相遇。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因為“運十”項目,二重集團承擔研制6.5萬噸大型鍛壓機的任務。可惜“運十”中輟,“大壓機”隨之停步。

多年后,師昌緒院士說,國產大飛機立項,研發大飛機大型鍛件的鍛壓裝置必須立足於國內,否則會“受制於人”。

陳曉慈算賬:8萬噸大型模鍛壓機,可以使成形的機械構件具有精確外形與高精度尺寸。飛機上85%左右的零件都是構件,以中國航空市場目前的發展態勢,未來全國新增加的機場數量與飛機數量,將成為“大壓機”巨大的市場空間。

但8萬噸的模鍛壓機此前從未有人做過,全球最高紀錄是蘇聯的7.5萬噸壓力機。

中國“大壓機”,也被二重的工程師們視為人生中的大戰役。

畢業時,閆杰“毫不猶豫地選了二重”。因為“這是一個男人的選擇”。

曾經有一段時間,“我們動搖過,覺得國家不支持軍工”。他們曾給汽車做模鍛件,也盈利不少,“每年有一個億”。

轉機始自“南聯盟炸館”事件,國防項目上馬。閆杰回憶,當時人們覺得“機會來了”。此后,二重集團一直在“盯”相關行業、相關部門。他們曾無數次跑原國防科工委、跑“沈飛”爭取項目。8年前,“沈飛”的“11號工程”終於被他們獲得。

二重集團迅速砍掉了所有的汽車模鍛件業務。作為中航工業體系外唯一的鍛造廠,二重集團的主力生產廠“萬航模鍛廠”,從“擠進門”到“坐到沙發上”,后來“坐到了飯桌上”。

這背后是幾十年老廠“一聲令下,沒有任何含糊”的風格。

中航系統飛機專家的公開回憶錄中說,“11號工程”就是殲11系列戰機。

熱血鑄就錘八萬

2006年1月,獲悉“大飛機”啟動,二重集團將作為航空制造業保障技術的“大壓機”作為“一號項目”。

大型化、精密化、整體化、輕型化的航空模鍛件時代早已來臨,但國內始終沒有稱心的“大壓機”。

陳曉慈在寒風中帶隊進京,希望爭取項目,但“踏破鞋襪,備感心冷”。

陳文記得,申報團隊針對不同的評審部門寫了幾十個版本的申報方案﹔二重集團技術中心副主任王月喬說,那時申報團隊出差連打印機都要自己帶著。

2007年,另一家項目爭取方突然在《人民日報》上發了一則消息,聲稱8萬噸項目已經落戶己方。

陳曉慈大驚,感到“被壓得喘不過氣來”。

他始終堅信自己的申報理由有足夠的說服力:作為國家重大項目,要充分考慮戰略安全,不能在邊境、水壩地區,不能在金融中心與大城市,否則戰略性目標太集中,敵方會降低首次打擊成本。同時,自己還要考慮運輸、安裝成本。所以應該是就地制造、就地安裝。

2007年11月15日,“大壓機”花落二重集團。

陳曉慈吸了口煙,戴上眼鏡,頭微向后仰,右手滑動鼠標,點出當時的技術資料。“一個部件要5個鋼包來澆鑄!”

每個鋼包的鋼水成分必須一致。一個零件要加工一個月,提高效率並不容易,“哪有那麼多設備啊?”他的聲音陡然增大。

機器造出來,安裝還是問題。體量巨大的機器要分階段安裝。它的4根支柱有36米高,每根支柱需要5片“C型板”貼合組成,每片重250噸,相當於167輛轎車的總重。

裝完這4根柱子,要用一個月。

龐大的壓力機單位載荷很大。曾有專家考察說,8萬噸的土建,相當於三峽工程的壓力標准。400平方米之內,沉降差不能超過15毫米。為控制沉降,“大壓機”安裝的5個月中,每安放一個部件,都要監測一次沉降量。

由於地下部分施工量浩大,施工中僅降水這一項工程,前后就持續了兩年。

2010年,“大壓機”活動橫梁澆鑄成功,創造了國內最大鑄件一次澆鑄758噸鋼水的新紀錄——這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重的單個零件。

次年,用於“大壓機”支柱的長達36米的“C型板”整體加工完成,實現了國內超長零件整體機械加工的突破。

2010年12月31日,看到項目進展順利,陳曉慈陡生豪氣,填詞雲:“豪情撐起旗一竿,熱血鑄就錘八萬。”

不能受制於人

“錘八萬”被安置在一座巨大的車間裡。撳下按鈕,卷帘門緩緩開啟,龐然大物如同電影《變形金剛》中的巨人出場一般緩緩亮相。

這個13層樓高的綠色金屬體,除了擁有目前世界上最重的單個零件,還有世界上最厚的筒形鍛件、世界上單個零件最長的機械加工件、世界上最厚的焊接件單件重量在75噸以上的零件就有68件,壓機外形尺寸、整體重量和最大單件重量均為世界之首。

當操控台上的工作人員摁下控制鍵,“大壓機”啟動:巨型工作夾鉗從加熱爐中夾出高溫的合金毛坯件,送上工作台。與此同時,液壓油從紅色管道注入主工作缸,下壓,工作台上方的鍛壓錘降下??鍛壓,成型。

這個過程,隻需要一個人控制,如陳曉慈所說,“設備越先進,操控的人越少”。

鍛壓可能是多次的:初鍛、中間鍛、再鍛。陳曉慈說,多次鍛壓為的是“淨近成型”。

他說,我們所做的工作就是要控制好“三場”和“三率”。三場是:溫度場、質場、應力場﹔三率是:材料利用率、加工效率、質量合格率。三場是技術性表現,三率是經濟性表現。

2012年,這台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噸位的液壓機正式投入使用。師昌緒院士電賀說:“對國防重大裝備的考慮重點是有無問題,不是利用率,否則就要受制於人﹔再者這種裝備可面向世界,為我國成為機械制造業強國打基礎。”

能夠顯示這部強大機器對於中國重要性的是:二重集團多次得到國家安全部門通報,有人千方百計想混進廠區打探,甚至冒充外媒記者提出採訪要求。

陳曉慈說:“沒有這個東西,中國就不可能有自己的先進戰斗機。裝備上的依賴,可能變成軍事上的依賴,最終變為政治上的妥協。”(記者齊岳峰/四川德陽報道)

分享到:
(責編:覃博雅、肖紅)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使用其他賬號登錄: 新浪微博帳號登錄 QQ帳號登錄 人人帳號登錄 百度帳號登錄 豆瓣帳號登錄 天涯帳號登錄 淘寶帳號登錄 MSN帳號登錄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 最新評論
  • 熱門評論
查看全部留言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